觀測
含有「觀測」共 4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Jauh Tom的啦滴賽
2025/02/18
天衛一裂谷與潛在地下海洋的最新科學發現
天衛一裂谷與潛在地下海洋的最新科學發現 研究背景與主要來源 天衛一(Ariel)是天王星的一顆大型冰衛星,過去僅有旅行者2號在1986年飛掠時拍攝過部分表面影像。多年來科學家一直懷疑,外太陽系許多冰衛星可能藏有冰下海洋,例如木星的木衛二(歐羅巴)和土星的土衛二(恩克拉多斯)都已確認存在地下液態水
#
科學家
#
海洋
#
觀測
2
留言
時光土場
2025/02/04
探索系外行星的偵測方法
科學家透過各種方法觀察恆星,試圖尋找宇宙中可能存在的系外行星。本文探討了四種主要的偵測技術:天體測量法、徑向速度法、凌日法、重力透鏡法,並介紹過去成功發現的系外行星案例。這些方法各有優缺點,但共同促進了我們對宇宙及潛在生命的理解。
#
行星
#
科學家
#
觀察
4
留言
真師傅的AI沙龍
2025/01/13
為何可觀測#宇宙的範圍半徑約為465億光年?( 因為目前推測宇宙年齡約為138億年 )
因為目前推測宇宙年齡約為138億年, 但可觀測宇宙的半徑卻達到了約465億光年, 這背後有幾個原因: 宇宙膨脹:宇宙自從大爆炸以來一直在膨脹。 這意味著距離我們非常遙遠的物體,其實是在膨脹過程中被拉遠的。 因此,雖然光從這些物體出發到
#
天文
#
大爆炸
#
年齡
3
1
真師傅
1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哈伯常數 宇宙學模型 綜合上述方法和數據,天文學家最終計算出,我們可觀測宇宙的半徑約為465億光年。
真師傅的AI沙龍
2025/01/13
目前推測宇宙的形狀是? - 最有可能是接近平坦的!
目前科學家對宇宙的形狀有幾種主要的假設。 根據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背景輻射的觀測結果, 宇宙有三種可能的幾何形狀: 平坦宇宙:就像一張平的紙張,這意味著宇宙的曲率為零。在這種模型下,平行線永 不相交,宇宙是無邊無際的,且可以永遠擴展。 開放宇宙:形狀類似於一
#
宇宙
#
科學家
#
觀測
1
1
真師傅
1
根據目前的觀測數據,特別是來自微波背景輻射的觀測結果,科學家們認為我們的宇宙最有可能是接近" 平坦的 "。
空白筆記本
2025/01/09
SPHEREx:NASA 的 all-sky 光譜觀測任務
SPHEREx 是 NASA JPL 開發的一項全新太空觀測任務,任務目標包含取得全天空光譜資料,以及探索宇宙的起源與結構。該任務預計於 2025 年初發射,計畫為期兩年。(來源) 1. 任務內容 探索宇宙起源: 調查宇宙大爆炸後的膨脹歷史,揭示星系和結構的形成過程。 大範圍紀錄星系和行星:
#
觀測
#
NASA
#
宇宙
2
留言
地方 賊The thief of places的沙龍
2025/01/02
【賊藝識 花蓮 展覽】2024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星球爆裂觀測站」筆記
2024 Palafang 花蓮跳浪藝術節以「星球爆裂觀測站」為主題,結合藝術創作與在地文化,探討花蓮地震後的土地與生命韌性。展覽作品多元,包含裝置藝術、繪畫、攝影等,藝術家們透過不同角度詮釋地震、斷層、土地與人之間的關係,引發觀者對花蓮土地的重新思考。
#
博物館
#
遺址
#
爆裂
3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4/12/22
《科學革命的結構》讀書會(三):常態科學是在典範中做解謎工作
解謎活動的性質一方面給予了科學家持續工作的熱情與動機,另一方面,它確保了人類將他們在科學上的智力更大程度應用在這些「已經被給定可以找到答案」的問題。科學家不會漫無邊際地觀測,不可能發明一個隨機的機器,探測不知怎麼應用的數據。必須根據典範才能設計實驗以及所需的一切,包括得到養活這些科學家的薪水。
#
前圖紙
#
科學革命的結構
#
讀書會
23
留言
Jauh Tom的啦滴賽
2024/12/22
《創造之柱: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如何改變我們對宇宙的理解》Part II: 四大地平線
Part II: Four Horizons 第三章: First Horizon: Close to Home 以下是《Pillars of Creation - Richard Panek》中第三章《First Horizon: Close to Home》的重點摘錄: 第三章:第一地平
#
宇宙
#
韋伯太空望遠鏡
#
科學家
3
留言
Jauh Tom的啦滴賽
2024/12/22
《創造之柱: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如何改變我們對宇宙的理解》Part I: Vision and Mission
以下是《Pillars of Creation》Richard Panek 一書中 Part I: Vision and Mission 第一章: Vision 本章主要探索了天文學和科學發展中「視野(Vision)」的意義,以及從伽利略時代到現代的望遠鏡技術如何逐步拓展人類對宇宙的理解
#
韋伯太空望遠鏡
#
文學
#
天文
2
留言
Jauh Tom的啦滴賽
2024/12/21
《創造之柱: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如何改變我們對宇宙的理解》
《Pillars of Creation: How the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is Transform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smos》 作者:Richard Panek 簡介 《Pillars of Creation
#
韋伯太空望遠鏡
#
宇宙
#
科學
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