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部美幸《魔術的耳語》

宮部美幸《魔術的耳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這套商周出版社發行的《日本推理名家傑作選》總共有二十一本,後來應該是分裂成了獨步出版社跟依然存在的商周出版社兩個團體(公司?),因為書脊造型充分表現出落款式的《日本推理名家傑作選》的樣貌,所以我一直珍藏著沒有丟棄或捐贈,然而這一年多來,我卻反常地試圖以作賤自己的價位來出售給讀友們,誰知道呢?已經賠本到一個沒有羞恥心的價位,仍然是乏人問津。那好吧!今年我就來把這一套給讀完好了,看到自己去年十二月從日本行之後到現在,總共刷卡了五十多萬台幣的荒唐,這些胡作非為的敗壞真是讓我懊惱不已,一如這麼多年來,買了又亂丟,買了也不讀,買了也不愛惜的書一樣。

這本小說是早期宮部美幸的社會本格派的作品,我覺得應該是以一個社會派的基底運用本格推理的手法來詳述這個來龍去脈有些光怪陸離的故事。自然而且又不意外的,宮部美幸仍然是以一貫讓我失望的解答來交代手法,以往閱讀經驗裡有的外星人、超能力或者荒誕怪異的靈異現象在這個本應該是社會本格派的故事裡,仍以一個你不能否定卻也不能盡信的方式來畫下句點,這一點,我本來期望得到一場合理的本格饗宴,卻不意外地以失望作收,嗯,多半女作家都會有這一些與我閱讀志趣無法交集的情況發生。

另外,一個智慧與膽市雙雙有著超齡表現的男主角(或許在一九八九年的人都比較成熟吧?當時的我才國中二年級,還是那種被姜育恆牽著鼻子走向憂鬱山谷的小男生),在言行與智力上都讓我汗顏或者嗤笑的劇情裡東奔西走的搞七捻三,不過話說回來了,老大也悄悄地自己都安排了近視雷射手術的細節跟昂貴的費用,我又能說些什麼呢?當年我還是到了三十歲才能鼓起勇氣幹這種事情呢!

好吧!上個月刷了那麼多錢,今年不能再買衣服了,而比起衣物更要誇張百倍,根本是汗牛充棟的叢書山脈群,要不然就是努力耕耘,要不然就是清空百分之八十。宮部美幸的七十多本,有機會就來折磨我吧!

買回來的,早晚都要讀一讀,這是避無可避的自我反省。

avatar-img
亞熱帶往事
6會員
154內容數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亞熱帶往事 的其他內容
《惡意》這個故事秉持著一貫本格派推理的手法,把讀者引導成為了對兇手與受害者兩造之間委屈或殘暴看法的顛三倒四的擁護者,這種反過來又倒回去的翻轉,可能在那個一九九六年的時候還可以堪稱一絕,所以不少兩光又俗氣的推理名家是卯起勁兒的拍手叫好
這是一本在二零零二年(我那時候還在波士頓的地鐵列車上,聽皮癢們唱著淒涼的海闊天空顧影自憐。)發行的本格推理小說,這個故事一度在閱讀的過程裡被我認定為熱鬧有餘的犯罪小說,因此我讀得有些意興闌珊。然而,到了最後一部分,我雖然可以知道是大概的情況,也知道同父異母
我讀了好幾本伊坂幸太郎的作品後,發現他的寫作套路都具備了一整套讓讀者眼花撩亂的旁徵博引,但是到最後將拳頭握緊後又攤開謎底的瞬間,又多多少少讓讀者有一股鬆了一口氣卻又懊惱的嘆息:對呀!我怎麼都沒有想到。或者是那種只敢在心裡悶著:哎呀!我以為我猜到了,但是萬萬沒想到竟然是這樣。
最後雖然結局來得倉促,真兇身份的意外程度以及現身的節奏感並不能讓我覺得有驚喜感,因為過於平鋪直敘地就讓真凶登場,這點本來預期來個本格派不在場大反轉的驚訝頓時降到冰點,這一點比較可惜,而且行兇手法並沒有本格派該有
《惡意》這個故事秉持著一貫本格派推理的手法,把讀者引導成為了對兇手與受害者兩造之間委屈或殘暴看法的顛三倒四的擁護者,這種反過來又倒回去的翻轉,可能在那個一九九六年的時候還可以堪稱一絕,所以不少兩光又俗氣的推理名家是卯起勁兒的拍手叫好
這是一本在二零零二年(我那時候還在波士頓的地鐵列車上,聽皮癢們唱著淒涼的海闊天空顧影自憐。)發行的本格推理小說,這個故事一度在閱讀的過程裡被我認定為熱鬧有餘的犯罪小說,因此我讀得有些意興闌珊。然而,到了最後一部分,我雖然可以知道是大概的情況,也知道同父異母
我讀了好幾本伊坂幸太郎的作品後,發現他的寫作套路都具備了一整套讓讀者眼花撩亂的旁徵博引,但是到最後將拳頭握緊後又攤開謎底的瞬間,又多多少少讓讀者有一股鬆了一口氣卻又懊惱的嘆息:對呀!我怎麼都沒有想到。或者是那種只敢在心裡悶著:哎呀!我以為我猜到了,但是萬萬沒想到竟然是這樣。
最後雖然結局來得倉促,真兇身份的意外程度以及現身的節奏感並不能讓我覺得有驚喜感,因為過於平鋪直敘地就讓真凶登場,這點本來預期來個本格派不在場大反轉的驚訝頓時降到冰點,這一點比較可惜,而且行兇手法並沒有本格派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