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2-24投資金融股心得,常見的金融股,金管會對金融股的作用
付費限定

2-24投資金融股心得,常見的金融股,金管會對金融股的作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常見幾間金融股投資標的

官股的部分有合庫金、第一金、華南金、兆豐金等官股銀行是比較多存股族喜歡的標的,長期的營運穩定,同時發放股息也是政府的稅收來源之一,等於股息發放的穩定度較高。

2023年金管會公布「大到不能倒銀行」中信銀、台北富邦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合庫銀、兆豐銀及第一銀行,政府都會特別對這銀行做測試,確保他們營運穩定跟風險控管,從 2022 年起到 2025 年分 4 年提列,並向主管機關申報「經營危機應變措施」及每年辦理並通過 2 年期的壓力測試。這對投資人來說也是一種保障。

 

若一般投資人去投資個股,還要非常細心去關注個股是否有倒閉風險,至少金融股會有政府來共同把關,穩定度跟投資後持有的信心較高。

 

其他民營的公司常見的有玉山金、台新銀、永豐金、中信金等,另外也有一些是營運績效不錯的銀行,例如台中銀、上海商銀等,都是投資人可以研究的方向。

 

金管會緊盯金融股息,政府保障投資人的措施

 

一般來說台灣的這些金融銀行業者,如果要發放股息都要向主管機關金管會申請核准。所以當過去疫情的年度,銀行業普遍衰退9%,卻還要發放比去年高的現金股息,金管會就會怕銀行沒有保留足夠的現金在銀行中,可能導致風險產生。

 

金管不會禁止金控跟銀行發放現金股息,但是有些公司發完後還要增資就要注意。銀行因為手上的現金由九成是來自於債權人,債權人就是我們這些存戶,所以要針對銀行業獲利先保留30%在公司中後,才能發給股東,這樣才能保護這些存股。

 

金管會還會針對銀行作壓力測試,例如低利差的情況或是疫情環境下的條件,來看看是否發放股息會不會對銀行產生問題。銀行業在發放股息錢需要作壓力測試,另外含有人壽的金控公司,因為會計制度的問題,本期淨利並非完全反映真正的獲利能力。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2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投資小白貓之旅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威利財經生活隨筆的沙龍
25.0K會員
823內容數
投資小白貓之旅,期望用投資新手的觀點看待投資。就像貓咪吃飽睡得很安穩?睏霸吃罐罐,買股的你就該這樣。平時會看投資理財的金融書籍等,也希望與大家分享,這邊主要收錄我的價值投資研究、節目文稿、EXCEL投資工具等、新手投資觀念、讀書心得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為何買金融股 一般會想要持有金融股的投資人多半是認為金融股的波動較低且長年有配發股息,長期價值投資為主,當然也不排除少數是為了賺價差,但這種的人相對少很多。   個人認為會想要買金融股的人本身就不是在追求打贏大盤報酬,因為金融股的特性屬於成熟性產業,本來就不預期會有大幅的產業成長。  
1.著眼於看得見的股息,對於投資人的心性較容易維持長期投資。 當對於未來的公司股價漲幅不敢把握有持續的漲幅時,擁有穩健配息與填息紀錄的公司較令人安心,即使股市短期系統性的下跌,但由於股息配發的紀錄穩健,且今年度是配發上一年度的股息,因此股息的配發率與金額可以推估,較不影響投資人的心情。
在台灣存股的概念很盛行,但有一派投資人認為國外以市值型投資為常見的方式,難到國外沒有存股這個概念嗎?人性喜好配息,難道有所不同嗎? 國外有沒有存股的概念? 事實上【存股】在國外的投資世界沒有查到這個關鍵字,沒有對應存股票這種投資方式的英文詞,取而代之是Dividend Stocks、High-D
何謂低波動? 所謂低波動的意思就如同字面上的解釋,股價長期在某個區間內上下波動的幅度可能不會太大,但一般來說還會希望有固定的股息收益,當然還要能填上息也是一個必要條件。   如何觀察低波動股票?我們進股票市場的確是要賺錢,要有累積不錯的報酬成果,相信是大家都想要的,但投資一定要追求絕對的高
股息百萬好不好? 如果我們在google蒐尋器上打股息百萬,會出現以下的標題: 圖1 google 翻拍   為什麼股息百萬好像是很多人所追尋的目標,希望透過股息來達到被動收入的成就,這樣就彷彿可以退休?到底原因是什麼?你會不會也想要股息百萬?股息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為
存股非常危險嗎?如果在google搜尋器上面打上【存股非常危險】或【存股缺點】可以找到很多有趣的內容。什麼是真定存股?不要污名化存股好嗎? 只存金融股的缺點 1. 銀行聯貸案踩雷的問題 2. 股本膨脹的問題 3. 穩定現金流但不穩定怎麼辦? 4. 當成定存認為無風險
為何買金融股 一般會想要持有金融股的投資人多半是認為金融股的波動較低且長年有配發股息,長期價值投資為主,當然也不排除少數是為了賺價差,但這種的人相對少很多。   個人認為會想要買金融股的人本身就不是在追求打贏大盤報酬,因為金融股的特性屬於成熟性產業,本來就不預期會有大幅的產業成長。  
1.著眼於看得見的股息,對於投資人的心性較容易維持長期投資。 當對於未來的公司股價漲幅不敢把握有持續的漲幅時,擁有穩健配息與填息紀錄的公司較令人安心,即使股市短期系統性的下跌,但由於股息配發的紀錄穩健,且今年度是配發上一年度的股息,因此股息的配發率與金額可以推估,較不影響投資人的心情。
在台灣存股的概念很盛行,但有一派投資人認為國外以市值型投資為常見的方式,難到國外沒有存股這個概念嗎?人性喜好配息,難道有所不同嗎? 國外有沒有存股的概念? 事實上【存股】在國外的投資世界沒有查到這個關鍵字,沒有對應存股票這種投資方式的英文詞,取而代之是Dividend Stocks、High-D
何謂低波動? 所謂低波動的意思就如同字面上的解釋,股價長期在某個區間內上下波動的幅度可能不會太大,但一般來說還會希望有固定的股息收益,當然還要能填上息也是一個必要條件。   如何觀察低波動股票?我們進股票市場的確是要賺錢,要有累積不錯的報酬成果,相信是大家都想要的,但投資一定要追求絕對的高
股息百萬好不好? 如果我們在google蒐尋器上打股息百萬,會出現以下的標題: 圖1 google 翻拍   為什麼股息百萬好像是很多人所追尋的目標,希望透過股息來達到被動收入的成就,這樣就彷彿可以退休?到底原因是什麼?你會不會也想要股息百萬?股息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為
存股非常危險嗎?如果在google搜尋器上面打上【存股非常危險】或【存股缺點】可以找到很多有趣的內容。什麼是真定存股?不要污名化存股好嗎? 只存金融股的缺點 1. 銀行聯貸案踩雷的問題 2. 股本膨脹的問題 3. 穩定現金流但不穩定怎麼辦? 4. 當成定存認為無風險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已經錯過2020年3月的世紀大崩盤了,還要錯過這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大好機會嗎?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問我關於「投資」的問題,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還是要再度強調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你已經錯過2020年3月的世紀大崩盤了,還要錯過這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大好機會嗎?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問我關於「投資」的問題,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還是要再度強調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