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投資的原因,投資的心態怎麼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為何買金融股

 

一般會想要持有金融股的投資人多半是認為金融股的波動較低長年有配發股息,長期價值投資為主,當然也不排除少數是為了賺價差,但這種的人相對少很多。

 

個人認為會想要買金融股的人本身就不是在追求打贏大盤報酬,因為金融股的特性屬於成熟性產業,本來就不預期會有大幅的產業成長。

 

看有些部落客可能會提到不如買0050,因為成長性可能落後大盤。這個應該就是對標的之期待搞錯了方向。

 

若是為了長期持有五年、十年以上的長期投資的朋友,就不會再在意短期一兩年的漲跌,例如因為過去疫情的關係,很多銀行提列呆帳的比例會提升不少,這個就是已知風險,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就不是重要的事情。那這個時間點反而是有機會較低價格建倉的時候。

 

畢竟金融股還是屬於民生相關的行業,當然也不排除有會遇到景氣持續低迷,但若有計畫性建立部位的朋友反而是個好機會。銀行業的利息收入雖然衰減,但是銀行也知道這樣的情況,自然會往其他方向努力增加其他來源的收入,

例如消金的手續費等方式,或財富管理。

 

若想做金融股短線,夜深人靜寂寞難耐,股價又不漲真的很難過,然後又會亂賣股,浪費手續費。

 

投資金融股長期投資的心態

 

關鍵在於你抱持的是怎樣的心態去看待長期投資這件事情。在投資的當下,你不會知道未來的大環境趨勢是否一直都穩定朝上,就好比現在問你,台股已經接近一萬八,你認為台股的表現還是會朝上嗎?還是你看兆豐的財報跟未來走勢你會比較能夠判斷下一年度的營收呢?

 

關鍵在於你對於持有的金融商品熟悉的程度。對於持有大盤的人來說,信念在於對於大環境是樂觀的,一定會持續往上走,因此短期的大跌不在意,越跌越買

 

有沒有覺得這個台詞很像是忠實的存股族也會有的話語? 存股標的價格低便宜,越跌越買,長期領股息快樂生活。其實目的都是一樣的。

 

回過頭來看,因為大盤的走勢混沌不明,當你從十年後回頭看十年前,當然是覺得買0050報酬率高,問題在當下的情況,你並不會知道選擇哪一個方式比較穩當。也會有人說,用過去經驗看肯定未來0050走勢一定是比買定存股來的好,這當然也是有可能,但沒有一定。

 

如果真的不知道哪個方法好,可以給自己幾年的時間,比較務實的做法是都去實驗看看,看哪種對於自己是最好的方法。

 

 

八大行庫有哪些?

 

八大行庫,指政府直接或間接持有多數股份之8家銀行,包括: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台灣企銀、合作金庫、兆豐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

 

目前除了台灣銀行及土地銀行國營無上市外,其餘皆已釋股上市,因此市場又稱「官股四金二銀」,代表交易股票的六間公股銀行。

 

八大行庫會隨政府政策調節資金、影響金融市場,也是國安基金的一環,視情況進場護盤。

 

八大行庫買賣的意義,參考此篇說明補充如下:

此為可能不一定都是如此,若當天八大行庫總和為買超,代表官股的態度是偏多。

 

若當天八大行庫總和為賣超,代表官股的態度是偏空。八大行庫買賣超可粗略判斷大盤高低點的指標,但我們不能只看八大行庫買賣超就斷定進出點,原因是些行庫本身也會有其他的客戶,在這些分點作買賣操作。

 

如果有興趣想查詢八大官股銀行/公股行庫買賣超排名,可以使用histock的網頁上有此資料可以作查詢。

 

用八大行庫來判斷操作好嗎?

我個人認為八大官股真的要用這個來判斷買賣交易有些困難,畢竟買賣超不只是官方的操作還會有民家在官股行庫買賣,只能用來判斷是否有護盤的力道在,不過通常新聞也會報導,這個時間點出現時,可能還是比較好的觀察點

 

 

 

金管會緊盯金融股息,政府保障投資人的措施

 

一般來說台灣的這些金融銀行業者,如果要發放股息都要向主管機關金管會申請核准。所以當過去疫情的年度,銀行業普遍衰退9%,今年卻還要發放比去年高的現金股息,金管會就會怕銀行沒有保留足夠的現金在銀行中,可能導致風險產生。

 

金管會不會禁止金控跟銀行發放現金股息,但是有些公司發完後還要增資就要注意。銀行因為手上的現金由九成是來自於債權人,債權人就是我們這些存戶,所以要針對銀行業獲利先保留30%在公司中後,才能發給股東,這樣才能保護這些存股。

 

金管會還會針對銀行作壓力測試,例如低利差的情況或是疫情環境下的條件,來看看是否發放股息會不會對銀行產生問題。銀行業在發放股息錢需要作壓力測試,另外含有人壽的金控公司,因為會計制度的問題,本期淨利並非完全反映真正的獲利能力。

 

有些金控財報表現不錯,但還要籌資才能發現金股利的原因是因為這些金控旗下大都有大型壽險公司,因為無法將現金股利上繳給金控,而使金控要發放現金股利,通常要發行特別股增資。

 

但是因為發行特別股就有特別股息的壓力,這並非財務穩健的作法。

 

證券業就不用有保留一定獲利比例在公司中是因為他們這些公司不是向銀行或保險業,現今來自於大眾,所以就是一般公司。金管會有這些保護措施,所以股市投資人在把金融股當成存股對象時,可以了解政府有作那些保障的方式。

 

我個人心得覺得其實有金管會監控真好,至少不用太擔心銀行或金控倒閉的問題,因為政府會監督他們的股息發放狀況,還會有作壓力測試。

 

 

常見幾間金融股投資標的

官股的部分有合庫金、第一金、華南金、兆豐金等官股銀行是比較多存股族喜歡的標的,長期的營運穩定,同時發放股息也是政府的稅收來源之一,等於股息發放的穩定度較高。

 

2023年金管會公布「大到不能倒銀行」中信銀、台北富邦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合庫銀、兆豐銀及第一銀行,政府都會特別對這銀行做測試,確保他們營運穩定跟風險控管,從 2022 年起到 2025 年分 4 年提列,並向主管機關申報「經營危機應變措施」及每年辦理並通過 2 年期的壓力測試。這對投資人來說也是一種保障。

 

若一般投資人去投資個股,還要非常細心去關注個股是否有倒閉風險,至少金融股會有政府來共同把關,穩定度跟投資後持有的信心較高。

 

其他民營的公司常見的有玉山金、台新銀、永豐金、中信金等,另外也有一些是營運績效不錯的銀行,例如台中銀、上海商銀等,都是投資人可以研究的方向。

回到書目

投資小白貓之旅,期望用投資新手的觀點看待投資。就像貓咪吃飽睡得很安穩?睏霸吃罐罐,買股的你就該這樣。平時會看投資理財的金融書籍等,也希望與大家分享,這邊主要收錄我的價值投資研究、節目文稿、EXCEL投資工具等、新手投資觀念、讀書心得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著眼於看得見的股息,對於投資人的心性較容易維持長期投資。 當對於未來的公司股價漲幅不敢把握有持續的漲幅時,擁有穩健配息與填息紀錄的公司較令人安心,即使股市短期系統性的下跌,但由於股息配發的紀錄穩健,且今年度是配發上一年度的股息,因此股息的配發率與金額可以推估,較不影響投資人的心情。
在台灣存股的概念很盛行,但有一派投資人認為國外以市值型投資為常見的方式,難到國外沒有存股這個概念嗎?人性喜好配息,難道有所不同嗎? 國外有沒有存股的概念? 事實上【存股】在國外的投資世界沒有查到這個關鍵字,沒有對應存股票這種投資方式的英文詞,取而代之是Dividend Stocks、High-D
何謂低波動? 所謂低波動的意思就如同字面上的解釋,股價長期在某個區間內上下波動的幅度可能不會太大,但一般來說還會希望有固定的股息收益,當然還要能填上息也是一個必要條件。   如何觀察低波動股票?我們進股票市場的確是要賺錢,要有累積不錯的報酬成果,相信是大家都想要的,但投資一定要追求絕對的高
股息百萬好不好? 如果我們在google蒐尋器上打股息百萬,會出現以下的標題: 圖1 google 翻拍   為什麼股息百萬好像是很多人所追尋的目標,希望透過股息來達到被動收入的成就,這樣就彷彿可以退休?到底原因是什麼?你會不會也想要股息百萬?股息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為
存股非常危險嗎?如果在google搜尋器上面打上【存股非常危險】或【存股缺點】可以找到很多有趣的內容。什麼是真定存股?不要污名化存股好嗎? 只存金融股的缺點 1. 銀行聯貸案踩雷的問題 2. 股本膨脹的問題 3. 穩定現金流但不穩定怎麼辦? 4. 當成定存認為無風險
為什麼買大盤指數這麼好,還有要人要找尋定存股?存股是買高成長的股票才叫存股嗎?低波動的股票跟死魚一樣買來要幹嘛?   買大盤指數不是安全牌嗎? 常有人發文,想找比定存利息好的股票來買。通常這類的文章提到定存放不下去了,又不敢重要單一個股,會想找類似中華電信一樣的牛皮股,特點要有高配息、低波
1.著眼於看得見的股息,對於投資人的心性較容易維持長期投資。 當對於未來的公司股價漲幅不敢把握有持續的漲幅時,擁有穩健配息與填息紀錄的公司較令人安心,即使股市短期系統性的下跌,但由於股息配發的紀錄穩健,且今年度是配發上一年度的股息,因此股息的配發率與金額可以推估,較不影響投資人的心情。
在台灣存股的概念很盛行,但有一派投資人認為國外以市值型投資為常見的方式,難到國外沒有存股這個概念嗎?人性喜好配息,難道有所不同嗎? 國外有沒有存股的概念? 事實上【存股】在國外的投資世界沒有查到這個關鍵字,沒有對應存股票這種投資方式的英文詞,取而代之是Dividend Stocks、High-D
何謂低波動? 所謂低波動的意思就如同字面上的解釋,股價長期在某個區間內上下波動的幅度可能不會太大,但一般來說還會希望有固定的股息收益,當然還要能填上息也是一個必要條件。   如何觀察低波動股票?我們進股票市場的確是要賺錢,要有累積不錯的報酬成果,相信是大家都想要的,但投資一定要追求絕對的高
股息百萬好不好? 如果我們在google蒐尋器上打股息百萬,會出現以下的標題: 圖1 google 翻拍   為什麼股息百萬好像是很多人所追尋的目標,希望透過股息來達到被動收入的成就,這樣就彷彿可以退休?到底原因是什麼?你會不會也想要股息百萬?股息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為
存股非常危險嗎?如果在google搜尋器上面打上【存股非常危險】或【存股缺點】可以找到很多有趣的內容。什麼是真定存股?不要污名化存股好嗎? 只存金融股的缺點 1. 銀行聯貸案踩雷的問題 2. 股本膨脹的問題 3. 穩定現金流但不穩定怎麼辦? 4. 當成定存認為無風險
為什麼買大盤指數這麼好,還有要人要找尋定存股?存股是買高成長的股票才叫存股嗎?低波動的股票跟死魚一樣買來要幹嘛?   買大盤指數不是安全牌嗎? 常有人發文,想找比定存利息好的股票來買。通常這類的文章提到定存放不下去了,又不敢重要單一個股,會想找類似中華電信一樣的牛皮股,特點要有高配息、低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美國在9月份和11月的降息對元大金和合庫金的影響,並分析兩者的第三季財報,幫助投資者做出選擇。元大金的EPS年增率達28.29%,現金殖利率約4.55%;合庫金的EPS則增長6.6%,現金殖利率約2.67%。本文提供了財報分析、股息及未來預測,適合對金融股有興趣的投資者參考。
Thumbnail
只要股價漲不動,自然會讓資金退出或轉移到其他有機會的股票,如果大部分的股票都已經漲不動,能夠創高的股票很少,投機行情也就接近尾聲,若是投資與投機資金都退出股市,成交量持續萎縮,就會形成空頭走勢。
Thumbnail
中信金(2891)今年配發1.8元現金股利,創下20年新高紀錄,中信金股價則是站上了40元,也直追2004年的歷史高點42元。2004年到2024年多少個青春歲月啊,自然值得一提。
Thumbnail
對於散戶而言,投資的風險在於誤信股價表現的理由,可能實際基本面乏善可陳,只是主力大戶藉機炒作股價,散戶卻誤以為是前景樂觀,以錯誤的信念抱著股票就不會有好的結果。
Thumbnail
股巿依然堅挺地往上漲,在巿場內的人或許想著持有或出脫!在場外的人或許想著買進還是等待!
Thumbnail
股市的行情發展初期,投資人都能獲利,逐漸養大胃口,變得更貪心,於是投入更多資金,而在行情逐漸上升的良性循環時期還不會有問題,等到股價上升的良性循環被破壞,更多資金也意味著更大的損失。
Thumbnail
想要買金融類股的人,通常會去選穩定的玉山金 還有最近漲停的中信金,不然就是永豐金 跟兆豐金,但是這幾檔,不是有權證就是有期貨 再不然就是權值股,都是會漲漲跌跌的 光是中信金都可以漲停,就知道有人在炒作 那麼硬要從金融股當中選一個穩定的 買了之後就不用去理它漲跌的,知道是哪一家嗎 答案
Thumbnail
受到投機因素的影響,股價對於前景的預測不一定每次都值得信賴,有時候個別股票的波動只是起因於投機客的興風作浪,並非真的前景樂觀,或是投機客拉高股價以致市場對前景過度樂觀,這都會導致後續出現回跌風險。
常見幾間金融股投資標的 官股的部分有合庫金、第一金、華南金、兆豐金等官股銀行是比較多存股族喜歡的標的,長期的營運穩定,同時發放股息也是政府的稅收來源之一,等於股息發放的穩定度較高。 2023年金管會公布「大到不能倒銀行」中信銀、台北富邦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合庫銀、兆豐銀及第一銀行,政府都會特別對
為何買金融股 一般會想要持有金融股的投資人多半是認為金融股的波動較低且長年有配發股息,長期價值投資為主,當然也不排除少數是為了賺價差,但這種的人相對少很多。   個人認為會想要買金融股的人本身就不是在追求打贏大盤報酬,因為金融股的特性屬於成熟性產業,本來就不預期會有大幅的產業成長。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美國在9月份和11月的降息對元大金和合庫金的影響,並分析兩者的第三季財報,幫助投資者做出選擇。元大金的EPS年增率達28.29%,現金殖利率約4.55%;合庫金的EPS則增長6.6%,現金殖利率約2.67%。本文提供了財報分析、股息及未來預測,適合對金融股有興趣的投資者參考。
Thumbnail
只要股價漲不動,自然會讓資金退出或轉移到其他有機會的股票,如果大部分的股票都已經漲不動,能夠創高的股票很少,投機行情也就接近尾聲,若是投資與投機資金都退出股市,成交量持續萎縮,就會形成空頭走勢。
Thumbnail
中信金(2891)今年配發1.8元現金股利,創下20年新高紀錄,中信金股價則是站上了40元,也直追2004年的歷史高點42元。2004年到2024年多少個青春歲月啊,自然值得一提。
Thumbnail
對於散戶而言,投資的風險在於誤信股價表現的理由,可能實際基本面乏善可陳,只是主力大戶藉機炒作股價,散戶卻誤以為是前景樂觀,以錯誤的信念抱著股票就不會有好的結果。
Thumbnail
股巿依然堅挺地往上漲,在巿場內的人或許想著持有或出脫!在場外的人或許想著買進還是等待!
Thumbnail
股市的行情發展初期,投資人都能獲利,逐漸養大胃口,變得更貪心,於是投入更多資金,而在行情逐漸上升的良性循環時期還不會有問題,等到股價上升的良性循環被破壞,更多資金也意味著更大的損失。
Thumbnail
想要買金融類股的人,通常會去選穩定的玉山金 還有最近漲停的中信金,不然就是永豐金 跟兆豐金,但是這幾檔,不是有權證就是有期貨 再不然就是權值股,都是會漲漲跌跌的 光是中信金都可以漲停,就知道有人在炒作 那麼硬要從金融股當中選一個穩定的 買了之後就不用去理它漲跌的,知道是哪一家嗎 答案
Thumbnail
受到投機因素的影響,股價對於前景的預測不一定每次都值得信賴,有時候個別股票的波動只是起因於投機客的興風作浪,並非真的前景樂觀,或是投機客拉高股價以致市場對前景過度樂觀,這都會導致後續出現回跌風險。
常見幾間金融股投資標的 官股的部分有合庫金、第一金、華南金、兆豐金等官股銀行是比較多存股族喜歡的標的,長期的營運穩定,同時發放股息也是政府的稅收來源之一,等於股息發放的穩定度較高。 2023年金管會公布「大到不能倒銀行」中信銀、台北富邦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合庫銀、兆豐銀及第一銀行,政府都會特別對
為何買金融股 一般會想要持有金融股的投資人多半是認為金融股的波動較低且長年有配發股息,長期價值投資為主,當然也不排除少數是為了賺價差,但這種的人相對少很多。   個人認為會想要買金融股的人本身就不是在追求打贏大盤報酬,因為金融股的特性屬於成熟性產業,本來就不預期會有大幅的產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