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未認真想過有沒有 SOP 可以拆解問題、分析問題,建立一套框架,有助於達到想要的目標。課堂前的自我準備、課堂中與人互動我相信是這堂課亮點之一,這將顛覆傳統大學課堂被動吸收與發想的印象。(結果好像遠遠不只 SOP,而是大腦都重整了!)
首先,學生與引導師(facilitator)共組了這門課,在課程設計中,引導師的角色有點像是「領航員」,引導師「循循善誘」的比例變高許多,而非老師,往往老師給大家「聖人」的印象。當每個同學表達學習意願,而不是傳統教育可能要花數周開啟課程的學習動機,更加確立「實質出席」意涵中的「認知出席」,學生需要更多學習認知、學習策略、課程上的知識管理等,應該是最關鍵也是最有挑戰的。
以下說明 4 個原則:
釐清每個新知識的小單元,並縫合舊知識,發揮腦中的強連結與聯想力,滾動成為新的記憶連結與知識體系。
生活中越常遇到的刺激,腦中連結越強,懂得在學習運用更多感官記憶點(想通)、加深思考強度(想透),更容易連結生活情境、幫助建立記憶連結。
a. 刻意練習,是把每個新知識拆成小單元,且有意識地反覆練習該單元,並記住不熟的地方,加深記憶強度(融合了「深度運作」)。
b. 即時反饋,由目標對象「立即」的反應與建議,在下次練習時連結已知,主動修正記憶內容,「修正錯誤」讓你加深記憶強度。
c. 微小改進,或迭代改進,「修正」之前的「即時反饋」,累積自信和動力。連結反饋來調整,用實作的經驗來融合改進。
透過連結已知,展開視覺上的記憶錨點、全局關鍵字,一目了然大腦的連結。
全球績效管顧公司 Gallup 提到,要精熟一項技能,必然經過「命名、主張、追求」的三階段模型:
1. 命名:用自己的話解釋概念,(也交流別人的解釋),偏向上面的「連結已知」。
2. 主張:強調動手實作,有意識地連結所學,刻意練習命名的東西,讓他變成一種習慣,偏向上面的「深度運作」。
3. 追求:把所學做到與眾不同,追求卓越的表現,雖然每個人都是一百分,但我更追求自己的表現,同時具備了連結已知、深度運作。
C0 中聽到小羊最感動的一句話:「你們的樣子會讓他們看到未來的可能性。」這透漏了以終為始的概念,了解數年後你具體想成為怎樣的人,你就知道現在五年、一年、一個月、一天,該做什麼,就會很清楚了,人脈、經驗、影響力,該怎麼規劃。
C1 提到資訊在大腦中,從記憶、理解、到應用的過程,大腦發生甚麼事情?這非常好玩,除了和 Gallup 模型、有效學習原則連結,小組同學也舉例茶壺的例子幫助理解。
C2 可以試著了解人腦學習、機器學習的相似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