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閱讀紀錄:《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

    所有的藝術都可以被定義為:人類需要透過模仿和象徵來組織感官接收的混亂訊息而產生的結果。......就聽覺而言,它是音樂。藝術以詩歌解決過度飽和的文字與思想,透過哲學與政治將思想串聯。而且藝術令人感到愉快。


    這是一本應該需要一些古典音樂背景(基礎?)知識,才能好好地享受的書。


    由享譽國際,如今已高齡 78 歲的知名指揮家的指揮家 John Mauceri 所著,書中除了對於古典音樂定義、藝術性與技法等的討論外,也談及多部古典音樂作品與創作者。是一本內行人看門道,像我這種大外行.....因為對泰半談論的主體都一知半解,所以只能很吃力地看一下熱鬧的作品。


    不過,即便有大半時間在鴨子聽雷,仍不難感受到作者從字裡行間透露出的對於古典音樂的熱愛。

    除了深刻且專業的音樂賞析、豐富的個人經驗分享外,作者亦對作品與作曲家的背景故事信手拈來。例如在華格納相關的段落,作者就談及了華格納奠定了以主導動機(Leitmotiv)代表人物、物件與情感的創作手法,不過或許是出於對外界眼光的顧慮,本人其實並未為這些主題取名、對主導動機一詞亦嗤之以鼻;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第二樂章中的新旋律取自華格納《尼貝龍的指環》,是布拉姆斯對於逝世的同輩作曲家華格納致上的哀悼與敬意;二戰逃亡至美國的德國音樂家們,承繼了華格納奠定的概念,並影響了劇情電影配樂的運用......等軼事。

    作者也針對記憶與時間如何影響聽眾對於作品的解讀、各種技法與編曲結構的變化的意義進行了很多有趣的討論,可惜這部分在背景知識不足的狀況下,就較難吸收與感受了。


    深厚的音樂涵養與專業之餘,作者對於古典音樂界的省思也讓人印象深刻。


    作者不吝於指出古典音樂過往基本由白人男性主導的歷史,做出了馬勒的妻子阿爾瑪.辛德勒(Alma Schindler)與舒曼的妻子克拉拉.維克(Clara Wieck)等生不逢時的創作者,若能獲得更多的機會,音樂界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景況的感嘆,也提及了逐漸改變的當代古典音樂界。


    一些忘記音樂課有沒有學過的名詞:))


    古典音樂

    一般認為的古典音樂始於十八世紀初前幾十年,作者亦在本書採用了這樣的定義。

    其中,今日在音樂會上常見的演奏,基本都是出自被稱為經典(canon)或是標準曲目(standard repertory)的樂稿。他們的範疇是由音樂學家在二十世紀訂定,而這些作品的創作區間甚至不到 250 年。

    *書中交叉使用「核心曲目」和「標準曲目」(standard repertory)二詞,音樂門外漢實在無從分辨兩者的差異,只能暫且根據書中的使用情境推測應為同義詞QQ




    奏鳴曲(Sonata form)

    由呈示部、發展部與再現部所構成。兩個迥異的主題以簡短的過渡連結,並在一些變奏後交融於尾聲的曲式。


    1. 呈示部(exposition)

    於開頭先不含任何變奏地完整演奏兩個主題。


    2. 發展部(development)

    對兩個對比主題進行「展開」(developed)。

    兩者的音程與節奏開始有了一些變化,以此允許聽眾開始探索旋律的涵義。


    3. 再現部(recapitulation)

    兩段對立的旋律最終於再現部(recapitulation)融為一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