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7|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NAGA的「惡手率」能吃嗎?? 談如何對待惡手率

raw-image


麻雀AI NAGA已經公開超過3年了,時至今次它已經成為不少日麻玩家的學習和檢討工具。

每個經NAGA分析過的牌譜,最後都附有整體的統計數據,其中一個有不少檢討者都會關心的,就是惡手率。


惡手率的定義

牌譜中每一個打牌選擇,NAGA都會給每一張可以打的牌一個「推薦度」(紫色柱的高度),當玩家選打了推薦度低於5%的牌,那就會被NAGA定義為惡手。


圖中是今年1-3月間,天鳳各段位的平均惡手率統計。大家可以明顯看到的是,段位跟惡手率是負相關的

因此在日本開始出現一個趨勢,就是初中級者開始以惡手率去斷定自己在該半莊是否打得好\是否有進步的指標。X上也有不少以自己打出極低惡手率的截圖。

當然以一個認真的態度去檢討自己打過的牌,絕對是值得鼓勵。但筆者認為,有不少朋友把惡手率評定為自己學習進度\實力的重要指標,則有點不妥。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比較技術向的文章, 給各位打日麻又想進步的朋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魔女日本麻雀隨筆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