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妝訣恩仇【第一部】苗疆聖主 ☆第一章 無端禍起,紅顏何辜 其四

紅妝訣恩仇【第一部】苗疆聖主 ☆第一章 無端禍起,紅顏何辜 其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滿懷委屈及憤恨,伯賞齊立於所居之翠屏園假山前,仰視無垠蒼穹,落寞寂然。此人頗富幹才,心機諱莫如深,善於掩飾意圖,使外人以為其乃君子人也。

至於真面目為何,恐是無人知曉。

伯賞家上上下下,無不私下議論太夫人為其孫訂下之婚事。僕役奴婢口耳相傳,說是老夫人平白無故護著素昧平生之外人,連個轉寰之餘地也闕如。

身為第六代最孚人望之箇中翹楚,伯賞齊自詡其足以迎娶天下第一等佳人─說來,有琴飛霞當之無愧;可惜,論起身世背景,她就遠遠不及伯賞家之期待。

要說伯賞世家之豐厚家產,一半以上是由這位太夫人傾力攢下的。她德高望重,待人精細、手段狠辣,恩威並濟,教後輩既敬且懼。

正因如此,伯賞齊只好乖順地接受婚約安排。在他而言,娶進飛霞真是百般不願,甚至為奇恥大辱!

他打從心底就瞧不起有琴飛霞,姿色豔冠群芳又能如何?只要有損於伯賞家名聲,就是大大不宜!

想當然耳,伯賞夷夫婦亦抱持同等念頭。找個不知所謂之無名丫頭入門當兒媳,萬一傳揚出去,偌大之伯賞家之顏面要往哪兒擱?

謹遵太夫人之命,伯賞夷不得不將長子之大婚辦得風風光光、奢華舖張,大肆宴請同道,就連長孫家、軒轅家、慕容家等死對頭,也致上喜帖,奉為座上賓客。

飛霞看得出伯賞家一家賞給她的好臉色。她與伯賞齊只不過打了幾次照面,並無對話。少女心如明鏡,不為其俊美外表所惑,知道這人嫌棄她的家世,但為報恩之故,只好姑且忍耐。

大禮前夕,伯賞太夫人特意於居住內室召見有琴飛霞。老夫人憐愛地望著未來孫媳,輕輕拍撫她的頭顱。

「老身明白妳心中之不滿,霞兒。妳肯屈尊留在此地,無非是想報答老身款待令尊、令堂數頓餐飯之情罷?這麼說罷,我那長孫齊兒平時溫文爾雅,但總有諸多美中不足之處。他自幼承受我兒之願,發憤以武林盟主為志,這須請妳從旁輔佐才行。」太夫人語重心長,「否則,齊兒定會錯走岔路,悔之已晚。」

聽罷太夫人所言,飛霞憶起伯賞齊之面貌,的確是秀逸俊朗,英氣勃發;而其印堂暗藏灰暗紅氣,瞳仁裡不經意流轉陰鷙寒光,他日必為梟雄之流。

且把心事收於心底,有琴飛霞甜聲懇切回道:「霞兒自知無法匹配伯賞大公子,能成為老夫人您之長孫媳,實乃霞兒三生有幸。至於伯賞家之千秋大業,則是成事在天,勉強不得。」

「霞兒,難道妳忘了?妳都要嫁入我伯賞家門,應當改口喚老身什麼?」太夫人打趣道。

俏麗少女嬌顏一紅,害臊得緊,「祖……祖婆!」

滿意地頷首,老夫人舒了一口氣:「老身言盡於此,爾後汝等夫妻倆之福緣深淺,全憑上天。老身垂垂老矣,竟可得見孫輩成親,幸甚!幸甚!」

「祖婆,您莫作如是想。」飛霞安慰道,「您福壽雙全,無災無殃,當能安享天年。況且,兒孫自有兒孫福,請祖婆您毋需那般介懷。」

對於飛霞之言辭,太夫人深信不疑。這女孩兒於卜筮卦術、面相手相之學,專精擅長,有獨到之處。飛霞淡泊名利,若不是這樁莫名姻緣,她早就翩然遠去他地。

「說得是,說得是!」老夫人執起少女柔荑:「凡事自有命定,強求不來。霞兒,此後妳要是待不住,儘管離去,犯不著顧忌,老身不會怪罪於妳。」

有琴飛霞眼角蘊含晶瑩珠淚,輕點螓首。在此高宅深院之中,飛霞唯一能夠倚賴者,就是伯賞太夫人了罷?

  XXX      XXX       XXX

大婚之後,伯賞齊、有琴飛霞兩人間並未和睦相處。

伯賞齊總是冷淡對待飛霞,經常夜不歸宿,分房而眠。然而,他倒還恪遵傳宗接代之使命,飛霞害喜頻頻。

少了伯賞齊,飛霞之孤單日子反而平靜。家裡下人看待這位大少奶奶之觀感完全改變,飛霞待人親切溫和,卻偏偏不得伯賞少主之寵愛,真教他(她)們紛紛為少主母打抱不平。

經過三個月,伯賞太夫人得知飛霞懷的是女兒,固然有些失望,但是,不啻為天大喜事。她便不辭勞苦,不遠千里之遙,動身前往杭州靈隱寺上香祈福,以求飛霞母女均安。

老夫人一離府,伯賞齊更加肆無忌憚。他公然和貌美婢女打情罵俏,更有甚者,要求有琴飛霞准許他納妾,不然,他將提出休書。

無心爭執吵鬧,飛霞亦不置可否,逆來順受,冷眼旁觀。

隨他去。

反觀伯賞夷夫婦一致認為長子此舉無異是放浪形駭、敗壞門風,辱沒代代遵守之家訓。伯賞齊常因此事而遭受父母無情之非難,心中已經積怨奇深,忿恨難消。

這天傍晚,伯賞齊欲趕赴青樓召妓尋歡,卻為其父逮個正著。父子二人爭論不休,伯賞夫人一旁幫襯著丈夫,交加指責兒子的萬般不是。

忍無可忍之下,伯賞齊猛地暴出一聲嘶吼。他盛怒之際,運起家傳掌法─『亂石崩雲掌』,一式『破天雲蒸』,屈臂斜伸,勢如遊龍。這記近身襲擊,正中伯賞夷前胸任脈─紫宮、玉堂、膻中三處穴位。

猝不及防!伯賞夷心脈因而震斷,肋骨碎裂,軀體飛出十多丈外,七竅流血,當下斃命。

「夫君!」伯賞夫人失聲叫道,「好個孽子,膽敢出手弒父,大逆不道!還不速速跪下,為娘家法伺候!」勃然大怒。

眥內佈滿血絲,伯賞齊眼看廳上只賸娘親一人,惡從膽邊生,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疾行迴轉身軀,拍出『石破天驚』,一舉抓碎其母之天靈蓋。

口吐淋漓鮮血,軟倒在地之伯賞夫人登時斷氣。解了氣之伯賞齊這才恢復神智,發覺闖下大禍,不由得暗叫聲『不好』!

正思索該如何善後之時,他抬頭瞥見大廳門口立有一道身影。驚魂甫定,伯賞齊定睛一看,怎麼會是已打入冷宮的妻子─有琴飛霞?

「娘子,剛才發生之事,妳全瞧得一清二楚麼?」伯賞齊瞇起雙眼,語調森冷陰沉。

飛霞神情自若,緩緩搖頭,不發一語。

伯賞少主嘴角上彎:「是麼?就算如此,依舊饒妳不得!不將妳滅口,難保家醜不會外揚,我何來心安?」完全不顧妻子腹中之親骨肉。

言訖,他縱身躍起,撲往前去。

一陣強勁無比之掌風壓向靜止不動之有琴飛霞。

*******************************

【註一】以易經為本之占斷法不少,梅花易數是其中之一。梅花易數相傳由北宋大儒邵康節先生所創。據說他於觀梅時,留意雀鳥於枝頭嬉戲,靈感突發,以易理推衍而生。

【註二】歸妹卦為易經之第五十四卦,卦象為上震(雷)下兌(雷)之卦,象徵少女出嫁。卦辭云:歸妹,征凶,無攸利。意思是指,不適當之婚嫁將會導致凶險,毫無益處可言。


本人會將拙作第一章在方格子全數貼完。

台灣角川的角角者那頭會前領先一個分章節,拙作的前八個章節均會在角角者每二天貼出一分章節。懇請有興趣閱讀的格友們移駕前去批評指教,並加以收藏,謝謝!

網址如下:https://www.kadokado.com.tw/book/34665

avatar-img
築夢人的異想世界
291會員
269內容數
反正什麼稀奇古怪的靈感,在下都會轉換為文字,消化成小說。這裡將佈滿在下的創作。無論是仙俠、武俠、科幻、言情等等類別,都會在這個天地中出現。至於文筆和劇情的梗好不好、優不優,就請您來指教和踢館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築夢人的異想世界 的其他內容
老夫人續說道,「相見即是有緣。實不相瞞,老身乃順天府伯賞氏之母,係來此洽辦要務,不料遇上意外之事。錦盒內所盛物事,至關緊要,小姑娘即使為順手之勞,亦有恩於老身。老身銘感五內,感激涕零。」說罷,便將躬身一拜。 「別,使不得,老夫人請起。」飛霞急忙攙扶伯賞太夫人,「晚輩承受不起。」 老夫人不免問起飛
啟程之日,良辰吉時。 離情依依,終難割捨。早已啼哭不已之飛霞鄭重向爹娘叩別,肩負行囊包袱,徐徐拾級下行。 下得山來,她極目四望,僅見處處荒蕪,芳心上不免覺得淒涼苦楚,微微搖頭。 轉向東南行去,沿途淨是流民遠徙,扶老攜幼,哀鴻遍野,狀甚悲慘。有琴飛霞心有不忍,遂施以援手,救助醫治病痛之人,卻不道
☆楔子 一琴。 一棋。 一書。 一畫。 四道待解之謎題。 一位絕色無雙之少女。 她,芳齡甫滿十五,一身苗疆女子裝束,漢話、苗語極為流利,精於四藝及詩詞歌賦,美冠人寰。 這神秘女孩兒身世成謎,懷中總是捧抱一只幽美古琴。 古琴大有來歷,喚作『綠綺』,即為傳說中為西漢司馬相如所有,後卻失
老夫人續說道,「相見即是有緣。實不相瞞,老身乃順天府伯賞氏之母,係來此洽辦要務,不料遇上意外之事。錦盒內所盛物事,至關緊要,小姑娘即使為順手之勞,亦有恩於老身。老身銘感五內,感激涕零。」說罷,便將躬身一拜。 「別,使不得,老夫人請起。」飛霞急忙攙扶伯賞太夫人,「晚輩承受不起。」 老夫人不免問起飛
啟程之日,良辰吉時。 離情依依,終難割捨。早已啼哭不已之飛霞鄭重向爹娘叩別,肩負行囊包袱,徐徐拾級下行。 下得山來,她極目四望,僅見處處荒蕪,芳心上不免覺得淒涼苦楚,微微搖頭。 轉向東南行去,沿途淨是流民遠徙,扶老攜幼,哀鴻遍野,狀甚悲慘。有琴飛霞心有不忍,遂施以援手,救助醫治病痛之人,卻不道
☆楔子 一琴。 一棋。 一書。 一畫。 四道待解之謎題。 一位絕色無雙之少女。 她,芳齡甫滿十五,一身苗疆女子裝束,漢話、苗語極為流利,精於四藝及詩詞歌賦,美冠人寰。 這神秘女孩兒身世成謎,懷中總是捧抱一只幽美古琴。 古琴大有來歷,喚作『綠綺』,即為傳說中為西漢司馬相如所有,後卻失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