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從阿爾巴尼亞過境到北馬其頓。
大家都坐在遊覽車上,統一將護照交給領隊,由領隊給海關檢查蓋章。
北馬其頓似乎比阿爾巴尼亞還冷門!
買不到有涵蓋北馬其頓的網卡,其他團員的網路分享機在北馬其頓也收不到訊號📶,這趟馬其頓旅程,只有飯店內的網路有用。
還好我們在馬其頓也只是待兩天,就放下網路,好好欣賞這國家的美。
傍晚順利到達奧赫里德區。
奧赫里德湖在阿爾巴尼亞的東南部,與北馬其頓共和國共同管轄。
奧赫里德湖區在1980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是歐洲最深的湖泊 (288公尺)。同時也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
這湖泊真得廣大寬闊,不知情的人可能還會以為是海邊。因為面積極大,陣陣微風徐來,在湖面驚起不小波浪。
不是海,所以完全沒有海腥味,人站在湖畔,享受涼風,心情非常平靜。
奧赫里德還被稱為「巴爾幹的耶路撒冷」,因為這裡曾經有多達365座教堂,信徒可以天天參拜一年都不重複。
不過現在只剩下23座教堂,我們這次主要參觀聖帕特雷莫修道院(Saint Pantelejmon),其他都是走過路過,拍照紀念到此一遊。
很多人跟團其實很不喜歡領隊一直介紹歷史資訊,覺得他們只是來走走看看,放鬆一下,幹嘛講那麼多,講得讓人昏昏欲睡。
但我自己覺得,要了解這個國家經歷過甚麼,才能更好了解那些留下的文物古蹟。
不然到處都看得到教堂、清真寺,古堡。每一個都長得相似,分不清誰是誰,走馬看花後,回去腦袋空空,一點痕跡都不留的感覺,真的很浪費這難得旅遊的經驗。
跟團的好處就在於,每個領隊都是豐富的歷史資料庫,而且又是有聲書,不用浪費時間看書找資料,他們就會把這個地方的歷史講給你聽。
所以我自己的習慣,還是會這續一下歷史背景,不喜歡的人就直接跳過囉~
🐼反正我也不是寫給你的,是寫給自己記錄一下的😆。(嗆爆!)
南斯拉夫,是1918年至2003年存在於巴爾幹半島上的國家。
南斯拉夫聯邦解體後,分成六個國家,分別為:
但,從南斯拉夫分裂,獨立出來的馬其頓,原本以「馬其頓共和國」為名。
卻惹得希臘人不開心了😡😡😡!!!!!
為何呢?
因為說到馬其頓,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亞歷山大大帝(西元前336年–前323年)。
他是古希臘馬其頓王國國王,曾推翻波斯帝國,締造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當時奉行的是希臘文化、說的是希臘語,寫的是希臘文。與現在的希臘一樣。
但現在的位於馬其頓地理位置的人,是南斯拉夫裔人。
說的是馬其頓語,這是斯拉夫語系,寫的也是斯拉字母,跟希臘的馬其頓一點關係也沒有。
而後在希臘的抗議下,最終協調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聖索菲亞教堂是我們吃飯途中經過的,進入教堂需要門票,所以我們只在外面拍拍。
這是一座拜占庭式的基督教堂,也是奧赫里德最古老的教堂。
🔖所謂拜占庭式建築,起源於東羅馬帝國境內的建築風格。
當時君士坦丁一世皇帝將帝國首都從羅馬遷至拜占庭(後來被稱為君士坦丁堡,即伊斯坦堡)。這個存在了一千多年的帝國,極大地影響了歐洲中世紀建築的創作和建造。
但後來這裡被鄂圖曼土耳其人入侵,將教堂全部粉刷成白色改建為清真寺。
直到二戰結束,才又把教堂恢復成最原始的模樣。
整個巴爾幹半島這地區的建築,很多都是教堂跟清真寺融合,就是因為外敵(鄂圖曼土耳其人)入侵,將教堂改為清真寺。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一堆都叫聖索菲亞教堂,明明是教堂,卻有伊斯蘭教尖尖的叫拜樓。
教堂背面的拱門,是北馬其頓面額1000元紙鈔上的圖片。說明這建築在北馬其頓的重要性。
北馬其頓共和國的流通貨幣是代納爾(MKD),約1台幣=1.75代納爾。
走了不少的爬坡石板路,我們終於到達吃晚餐的餐廳了。
有位體力不佳的長輩還沒走到餐廳就大發脾氣😡,因為前面經過長途飛機,從提拉納的市區觀光,又坐了近兩小時的遊覽車,到達湖畔,還要爬坡,一路風塵僕僕,又累又餓。心情不好是合理的。
🐼我自己是覺得還好,累是坐車的累,而非爬坡,這段路程有不少有趣的建築可以拍照,所以心情上沒有覺得很疲憊。
晚上就在這間餐廳吃吃當地的鱒魚🐟料理。
前菜:麵包、生菜沙拉佐油醋醬和橄欖油。
(生菜🥬、紅蘿蔔🥕、小黃瓜🥒、番茄🍅)
🐼請記住這道沙拉!!!我們接下來會永無止盡重複地看到它!!!
主餐:鱒魚
雖然肉質很細嫩,但我個人真的不愛吃魚,我不太會剃魚刺....
🐼沒有get到此技能,就乾脆放棄攻打這個Boss。
甜點:太妃巧克力布朗尼
這個好吃,但甜到會覺得吃完得糖尿病。
吃完晚餐,天才暗下來。這裡是屬於白天日照時間長的地區。
晚上住在離湖畔不遠(雖說不遠,卻還是要搭遊覽車的距離)。
北馬其頓的飯店是標準那種小小舊舊很有古早風味的小旅館,不過該有的都有,第一天因為時差,早早就入寢了。
隔天起床,天氣陰陰的,看起來像隨時會下雨的樣子。
不是說奧赫里德古城被稱為陽光之城🌞,因為一年之中大都是陽光普照的大晴天。
怎麼我們運氣那麼不好...
奧赫里德湖畔
早上,我們又回到昨晚吃晚餐的那區,去看看其他建築物。
河畔立了一座「西里爾(Cyril)和美多德(Methodius)」的雕像。
他們是東羅馬帝國的傳教士,當時斯拉夫人並沒有專門記錄斯拉夫語的文字,為了傳教,他們發明了格拉哥里字母,這是第一種用來給斯拉夫人書寫的文字。
而後,他們弟子於是 10 世紀時,受保加利亞國王的邀請,正式為保加利亞人使用的保加利亞語(斯拉夫語一支),創造了以希臘字母為基礎的「西里爾字母」。
取名為西里爾,也僅僅為了紀念自己的老師(Cyril)。
雖然是保加利亞人先使用西里爾字母,但後來廣泛傳播到了其他斯拉夫人地區,並漸漸成為他們的文字。
我們在往上走的路途中,旁邊不少販賣著「珍珠」🦪飾品的小攤販,而且問問價格都不貴,頂多2~5歐左右。
那時我還想著,難道這是假珍珠(塑膠珠子外面裹著珠光染料)嗎?
上網看才知道這是從奧赫里德湖裡鱒魚🐟,取其鱗片磨碎變成粉末。然後,經過特殊工藝後,產生出「珍珠」🦪。
🐼只是那時為了跟上領隊腳步,根本沒時間細細挑選跟購買,錯失良機,可惡!!!
第一站,前到古羅馬劇場。這個劇場可以從觀眾群角度眺望奧赫里德湖。
大約在西元前200年的羅馬時期所建,歷史悠久,但保存良好。
現今有持續使用,所以可以明顯看到有加裝一些現代的設備。
可以很明顯看到這座要塞建在山頂上,不過進去要塞也是要摳摳的💶,這不在我們這次行程中,所以只能走過看過。
穿過涼爽樹林區,到達修道院的售票口。
售票處居然還兼販賣修道院自製的白蘭地,一瓶5歐💶。
🐼大家爭先恐後搶購,不是愛喝酒,而是看中裝白蘭地的那個玻璃瓶🏺。
(看看圖片有多美~!)
團員們的快樂就是如此簡單😆!
這個修道院裡面禁止拍攝,所以只能拍拍外面。
不過也好,因為團員之中有人體質較敏感,他說一進門口就開始暈眩。
聽完之後害我也開始毛毛的👻...
裡面一看就是非常標準的東正教格式。
🔖東正教教堂特色為:
光是看外面就可以看到華麗的人物鑲嵌畫。
下山後乘船遊奧赫里德湖。
但好景不常,原本陰天卻開始下起綿綿細雨🌧️。
本以為下雨已經很糟糕了。
沒想到,遊湖完踏進餐廳前,從綿綿細雨轉成下冰雹!!!!!
下冰雹!!!!!🧊
下冰雹!!!!!🧊
下冰雹!!!!!🧊
我在台灣從來沒遇過,沒想到到北馬其頓遇上了。
但聽餐廳老闆說,連他在北馬其頓,也是第一次遇到下冰雹🧊的情況。
大顆大顆的冰塊🧊從天而降,砸在地板跟桌子的聲音清晰明瞭,感覺砸在人身上一定很痛!!
不論團員還是當地人都聚集在餐廳透明玻璃前,拍攝下冰雹🧊的畫面。
可見下冰雹🧊真的難得一遇!!
前菜:蔬菜湯、生菜沙拉佐油醋醬和橄欖油。
(生菜🥬、紅蘿蔔🥕、小黃瓜🥒、番茄🍅、甜菜根)
🐼一開始又被這道菜攻擊,勉強吃完,真的就飽了,後面的主餐根本吃不下...
主餐:豬排🥩+薯條🍟
甜點:巧克力香蕉可麗餅🍫
🐼豬排還勉強吃幾口,到甜點整個不行,只能打包外帶走。
在這吃完午餐,就出發到北馬其頓的首都,史高比。
旅遊時間:2023.06.22~06.23
旅遊地點:北馬其頓的奧赫里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