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6月4日刊出美國總統拜登的專訪,拜登在專訪中火力全開,稱中國大陸的經濟「處於崩潰邊緣(an economy that's on the brink there)」,更稱「一帶一路倡議(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是「一項討人厭的失敗倡議(a nuisance graveyard initiative)」。
拜登指出:「每個人都在談論中國如何、有多強及他們有多強大」, 「大家得要知道,那裡(中國)的經濟正處於崩潰邊緣。(You've got an economy that's on the brink there.)」
「他們叫做什麼?環遊世界倡議?一帶一路倡議?那已成為"一項令人討厭的失敗倡議"。我是認真的。(what they call it?Going around the world?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t's become a nuisance graveyard initiative. I'm serious.)
(See:TIME Magazine,JUNE 4, 2024,‘We Are the World Power.’ How Joe Biden Leads)。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今年以來,中國的廉價高科技產品充斥全球經濟,引發歐美警覺,西方企業抱怨連連,認為這是新一輪的不公平競爭。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駁斥了這些指控,稱不存在所謂的中國產能過剩問題。中國官員說,中國的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產品只是比西方產品更好、更有競爭力。
《華爾街日報》指出,縱觀中國工業部門,產能過剩的跡象十分明顯,尤其是在太陽能電池板、汽車和鋼鐵等行業。在國內需求不振的同時,中國仍不斷擴大產能,一些行業的形勢看起來勢必還會惡化。
(See:華爾街日報中文網,2024.06.05,七張圖表解析中國的產能過剩為何會更嚴重)。
美國財經媒體分析指出,未來中國一些行業的這類問題會進一步惡化。龐大的產能疊加國內需求疲軟和利潤率下降,推動更多中國產品湧向全球市場。供應過剩導致部分中國產品價格下降,進一步使得國外競爭對手更加處於劣勢。
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鄭政秉4月22日接受新唐人記者採訪時則表示,由極權政府設定目標,透過大量補貼和政策引導而來的經濟,必定造成資源巨大浪費。
(See:2024.06.05,大紀元,分析:中國產能過剩問題為何會更加嚴重、新唐人,中國產能過剩已開始反噬 分析指未來更加嚴重)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倘若中國仍執意透過製造業以求擺脫經濟困境,中國產能過剩只會持續惡化中國的經濟。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日前即直呼:中國寧可傾注供給產量卻不願提振內需,"真奇怪!"
他指出:「北京應該增加需求(demand)而不是增加產量。」因為中國國內支出(domestic spending)「嚴重不足(vastly inadequate)」且缺乏投資機會,中國的整個經濟模式是無法持續的。
(See:Bloomberg News,June 2, 2024,Krugman Says China Is ‘Bizarrely Unwilling’ to Boost Demand)
如前所述,保羅‧克魯曼接受彭博電視台採訪表示,中國領導人「不願意」運用政府支出來提振消費需求以促進經濟(to use more government spending to support consumer demand),卻只想增加生產並出口給其他國家,這真的缺乏現實的經濟常識!無怪乎,令他直呼:"中國真奇怪!"
因為:中國國內支出(domestic spending)「嚴重不足(vastly inadequate)」且缺乏投資機會,再加上正處於「通貨緊縮(Deflation)」的情況,伴隨而來需求不足、經濟增長放緩與失業率上升的艱困處境。
從總體經濟學的角度來講,「經濟成長取決於總需求(Aggregate Demand, AD)」,增加投資與消費,從而促進經濟成長。
此時,正應透過政府的財政政策,增加投資與消費,提振內需需求,以促進經濟成長。透過需求面刺激成長的政策,達成「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 ED)」,以補足消費需求不足、內需不振的困境,進而驅動內需經濟而刺激經濟成長。
殊不料,中國卻背道而馳,反而想透過供給面來刺激經濟成長,竟將財政投資投注於「供給」補貼上。然而,此舉,違反經濟常識,很可能會功虧一簣,無異於緣木求魚。
因此,倘若中國不及時懸崖勒馬,猶捨此刺激需求面的正確處方不由,仍舊孤注一擲於供給面上,由於總需求不足,企業生產意願可能下降,便極可能導致經濟成長停滯甚至衰退。
尤其,中國此刻正面臨內需不足、經濟衰退、房地產泡沫、債務負擔及出口疲軟(依賴出口但全球需求疲軟)等諸多痛點的挑戰。
最終的下場,中國經濟,恐會面臨硬著陸,甚至還可能淪落成為長期性的經濟成長停滯甚至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