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生活法律與風險思維

199公開內容

法令多如牛毛,人事更是變化萬千。日常生活法律風險問題,因此,層出不窮,令人困惑,不勝其擾。此所以,倘若是平時就能了解日常生活法律的基本觀念,藉以提升"風險意識"與"風險思維",應該便能夠讓一般人在面對糾紛時,可以措其手足或知所應對進退,不至於驚慌失措或徬徨無助,甚至還能趨吉避凶或消災解難!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Dennis Lee(阿丹哥)
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2024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130兆元人民幣,比2023年成長5%,「恰好」符合官方設定的目標。但有經濟學家直言,中國政府的數據是「虛構」的,與實際狀況落差太大,也有中國民眾認為「睜眼說瞎話」。中國富豪大出逃,其實,正就是用腳在投票,即可清楚表達中國政經現狀!
Thumbnail
avatar-avatar
Dennis Lee(阿丹哥)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創辦人達利歐警告,美國政府面臨巨額債務,每分鐘利息高達200萬美元(約新台幣6595.8萬元),正瀕臨「破產」危機! 中國房企龍頭萬科真的出事了!萬科總裁祝九勝傳出被公安機關帶走!萬科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早盤暴跌逾8%,債券價格也下跌!中國的房地產危機,恐怕會加劇中國經濟大蕭條程度!
Thumbnail
avatar-avatar
Dennis Lee(阿丹哥)
中國的公債殖利率持續下行,跌至空前最低點,恐將爆發嚴重的「通縮螺旋」,步日本「失落的30年」的後塵,陷入長達數十年的衰退! 中國傳出武警司令王春寧缺席重要會議代表可能落馬的消息,更令人震撼的則是,傳出新華社的報導釋放出重磅信號,暗示習已失去核心地位!習近平下野可能已成定局了!
Thumbnail
avatar-avatar
Dennis Lee(阿丹哥)
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突然出席香港亞洲金融論壇:中國經濟政策將轉向促進消費與投資並重,並更加重視消費。 儘管林毅夫堅決:中國經濟在2030至35年間規模超越美國仍有很大可能。曾與林毅夫就產業政策激辯的張維迎曾批評林的產業政策主張。新浪財經等網站近日突然轉載張一篇"改革就是不斷「還權於民」"舊文後又刪除。
Thumbnail
avatar-avatar
Dennis Lee(阿丹哥)
林毅夫30年前曾提出:中國的經濟規模,將可於2030年左右、2035年前超越美國。 華爾街日報:中國想超越美國成全球最大經濟體目標,可能要延遲數十年才能實現。 林毅夫日昨卻仍表示:中國經濟在2030至35年間規模超越美國,仍有很大可能達到。 拜登卸任總結則表示:中國永遠無法在經濟、科技競爭超越美國。
Thumbnail
avatar-avatar
Dennis Lee(阿丹哥)
華爾街日報:受房產、債務與產能過剩衝擊,中國經濟高速成長榮景已經不再。專家預測:中國想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目標,可能要延遲數十年才能實現。 林毅夫:中國經濟在2030至35年間規模超越美國,仍是有很大可能達到。 紐約時報:中國央行已暫停買入國債,這是中國經濟停滯不前的一個顯著跡象。
Thumbnail
avatar-avatar
Dennis Lee(阿丹哥)
美股重挫,美國勞工部公布去年12月非農業就業人數新增25.6萬人,顯著高於市場預期的16.5萬人及11月的21.2萬人,創下去年3月來最大增幅。 傳奇投資人葛拉漢,近日示警美國股市太貴,股市泡沫和經濟衰退可能到來,呼籲投資人為股市災難性下跌做好準備。最近再度發出警告,美國股市太貴,泡沫可能很快破裂。
Thumbnail
avatar-avatar
Dennis Lee(阿丹哥)
據報導,進入2025年,影響中國經濟的四大風險依然存在,甚至可能進一步惡化:1.家庭財富的縮水、2.通貨緊縮的固化、3.產能過剩的惡化、4.川普關稅的持續衝擊。有「紅頂商人」、「紅色資本家」之稱的榮氏家族,往加拿大移民。榮氏家族離開中國,令所有民營企業家驚恐不已,因這代表中國經濟衰退程度已無比嚴重。
Thumbnail
avatar-avatar
Dennis Lee(阿丹哥)
川普即將回鍋,因其擬議的關稅和保護主義政策預計將推升通膨,展望2025年全球經濟,貴金屬專家表示,全球金融體系正處崩潰邊緣,史上最大經濟泡沫可能快破裂! 融創中國(第四大房地產商)向一些美元債權人通知,因為行業銷售疲軟復甦不確定,可能無法在9月的債券到期期限前償還債券,可能觸發新一輪的境外債務重組!
Thumbnail
avatar-avatar
Dennis Lee(阿丹哥)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近十個交易日維持不變的情況下,儘管中國央行1月3日試圖穩定匯率,但是,在岸價失守7.3的心理關口,創14個月以來的新低;離岸價跌破7.36。彭博報導,這可能表明,中國央行正在尋求通過「人民幣貶值」來應對日益增長的經濟壓力。然而,這恐怕會誘發亞洲貨幣競相貶值回應。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