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2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庫克的沈沒成本

收掉一個成立十年的部門,把眾所矚目的計畫丟進灰燼,你做得到嗎?

這很挑戰人性。許多企業明知某計畫前景堪慮,也不敢撤掉,裡面有諸多考量—人情壓力、制衡對手、心疼成本或老闆面子問題,導致明知有錯,卻難以收手。

這可用三個經濟學原理來分析。一是害怕浪費資源的心理,稱為「損失憎惡」;二是不願正視「沉沒成本」,它是指過去支付的金額,已發生且不可回收。近期蘋果執行長庫克為這些概念,做了很好的演示。

十年前・蘋果宣示進軍電動車領域,還一度從特斯拉大舉挖角工程師,但該團隊近期解散,近兩千名工程師與經費轉往AI領域。

ChatGPT問世後,科技巨頭均大力擁抱AI,唯獨蘋果無聲無息,此時它才宣布擁抱AI,豈不太慢。

事實是蘋果在汽車領域碰到逆風—它的供應鏈管理、外包模式,無法複製到汽車產業;中國平價車席捲全球,連特斯拉也陷入苦戰;蘋果未掌握電動車關鍵技術,導致它無法取得超額利潤。反觀蘋果投注AI,有獨門優勢—它有全球數以億計的終端裝置、完整的生態系,而「果粉」又是一群願意等待、不願將就的人,這讓蘋果有底氣比別人慢,卻一定要夠好。顯然對庫克來說,電動車是沉沒成本,AI是預期成本。



商業周刊1896期2024(節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