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花葬的一大特色就是不立碑、不造墳,但大家還是會有一個疑問,既然沒有立碑造墳,那每逢清明或平時思念亡者時又該如何祭拜呢?
提供環保葬的墓園,不管是私人墓園或是公墓內的環保葬區,大部分都是禁止焚燒紙錢或插香等會影響空氣品質的禮俗。畢竟環保葬最主要的理念就是環保,所以目前選擇環保葬的家屬大多都是透過清明前後相聚或是依照其宗教用另一種方式緬懷追思,例如在園區內安靜追思。大部分的家屬對於這種方式都是能夠接受的,或者各縣市的殯葬處也會提供線上追思,也是另一種表達懷念的方式。
在家人過世後,大多數人都是想到先連絡禮儀公司,但其實還需要思考要先通報哪個單位!通報的單位關係到死亡證明的申請,有了死亡證明才能接運大體及租借其他殯葬設施,讓後續治喪事項順利進行。
根據傳統,入殮時往生者會穿著「長袍馬褂」,但現代則是會根據往生者平時喜愛穿著的衣服、洋裝、西裝等,從中選擇最具代表性或往生者最喜歡的衣服作為壽衣。
壽衣的顏色雖然沒有特別規定,但基本上都會選擇紅色、白色、深藍色、深紫色、深紅色、金黃色等較為莊重的色調為主。但是切記壽衣不能有口袋,怕會帶走子孫的財富。
傳統習俗的「哭路頭」就是由女兒及出嫁的女兒,在街道父母過世的消息後,隨即返家,在家門前的巷子口就要披頭散髮、沿路以哭嚎的方式跪爬進到家中。
但在喪禮的實務中,「哭路頭」並不是已嫁出的女兒的專利,未嫁的女兒或兒子也是一樣要「哭路頭」。雖然曾經有人討論過「哭路頭」的儀式存在性別歧視,但在現代「哭路頭」的習俗已經隨著環境改變而條調整,其意義也不容扭曲。
其實是否一定要舉辦或遵守某些習俗沒有一定的答案,現今的社會跟傳統社會比起來確實更方便快速,許多習俗與禮節也因應著時代變化跟著改革、進步,但是只要最基本的精神與重視未曾改變,不管習俗與禮節變化再多都能堅守最初的傳統精神。
隨著現代社會風氣愈來愈開放,民眾對於身後事的形式也不再拘泥於傳統,也愈來愈多人能夠接受回歸大自然與土地長眠的環保葬,其中環保葬又以樹葬及花葬最廣為人知,許多藝人的身後事也採用樹葬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