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8|閱讀時間 ‧ 約 35 分鐘

《人與類人的n種狀態》Story 13《恣意而生:金庸世界的現代平行宇宙》第42章 你眼中的世界

第42章 你眼中的世界

(人格心理学认知流派)

 

1.

殷離和張無忌一起自修的事情,她沒有跟任何人說。

室友只是覺得,她好像突然間變得有點勤奮刻苦。而且即使看書看到11點多才回來,還情緒特別好。每天早上起床後都精神飽滿,嘴角邊露出小小的笑靨來。

陸無雙問儀琳:“殷離最近是什麼了?”儀琳也說不出來。

 

2.

第16周,向老師講到了人格心理學最後一個流派:認知流派。

 

“認知人格流派的先驅,George Alexander Kelly,生於1905年,1967年去世。

他跟行為主義流派的Burrhus Skinner(1904-1990),行為主義和人本主義兩個流派之間的重要過渡者Harry Harlow(1905-1981),人本主義流派的Carl Rogers(1902-1987),心理特質流派的Raymond Cattell (1905-1998), 其實是生於同時代的人,只是他去世比較早。

他的教育背景,是相當跨學科的。

他首先獲得的是物理學、數學的學士學位,然後是社會學的碩士學位,其後是教育學的學士學位,最後是心理學的碩士和博士學位。

他早年對心理學的接觸,可以說不太愉快的經歷,覺得Freud和行為主義的理論都像是廢話。然而在讀教育學的學位時,他對心理學還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轉向心理學領域。”

 

“在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後,Kelly 在Kansas州立大學工作,同時他還是從事臨床工作的心理治療師,為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受害者提供心理諮詢。

正是這段時間的經歷,使他發現,人們對自己遭遇的事件的歸因,和對未來的預測,對心理狀態,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Kelly在軍隊服役,為空軍提供心理諮詢方面的服務,並負責了一個當地民用飛行員的培訓項目。

戰爭結束後,他被任命為Ohio州立大學的臨床心理學教授兼主任,並在那裡工作了20年。

在Ohio州立大學,Kelly完成了把他的理論完整系統地表述出來這項工作。

 

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即《個人建構心理學》這本書於1955年出版,並迅速獲得了廣泛的認可。

儘管Kelly本人認為他提出的人格理論,即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個人構建’理論,並不屬於認知理論,他也自認為不是認知心理學家,但是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模式的確很像認知理論,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也是後世所謂‘認知人格流派’的出發點。”

 

3.

“Kelly的‘個人構建’理論認為,人受著本能的驅使,要去認識世界。人們想要能夠更好地預測,將要發生什麼。

如果人們不能理解事情為什麼會這樣發生,不知道周圍的人可能會做出什麼反應,人們就會感到極度不安。

為了實現預測,人會將過去的經驗,形成一套範本,套用在新的事件、新的環境中。一個心理健全的人,能夠根據現實的匹配與否,來修正、捨棄或者保留舊的範本。

這個過程,與科學家根據實證來否定或者保留自己的假設的過程,是極其相似的。

這種用來解釋和預測事件的範本,或者說是認知結構,Kelly稱之為Personal Construct,‘個人構建’。

Kelly認為‘個人建構’,是兩極的,而且,每個人的‘個人構建’,都是不同的。而人格的差異,主要來源於人們的‘個人構建’方式的不同。

 

一個裝了一半水的杯子,在悲觀主義者眼中,是已經半空的;而在樂觀主義者眼中,就是半滿的。

面對同樣的環境,同樣的事件,不同人,所擁有的不同的認知結構,導致他們的理解不同,反應也不同。

人格,源於自身的穩定的行為方式和內部過程。如果需要瞭解一個人的人格,就需要知道這個人內在的處理外界信息的認知結構,也就是Kelly所說的Personal Construct,‘個人構建’。”

 

“我來舉一些極度簡單粗暴的例子。

一個人,對事件首先使用‘對我有利vs對我不利’、對人首先使用‘對我有用vs對我沒用’的構建。而另一個人,對事件首先使用‘合乎道德vs不合乎道德’、對人首先使用‘好人vs壞人’的構建。而第三個人,對事件和人都首先使用‘有趣vs無趣’的構建。這位同學,你現在能對這三個人的首要人格特質Cardinal Trait,做一個簡單表述嗎?這是對特質人格流派的複習。”

 

被點到名的那個同學站起來:“第一個人,大概是個功利主義者。第二個人,是個道德衛士。第三個人,”他撓頭半天,“大概是個詩人吧,也不知道情緒穩定不穩定。”

全班哄堂大笑,大家都還沒有忘記幾周前向老師那句“情緒不穩定可以嘗試當詩人”的玩笑話。

向老師揮手讓他坐下:“回答得差不多。功利主義、道德至上、文藝氣質。”

 

“Kelly所說的‘個人構建’體系,其實是相當複雜的。並不是我剛才舉的例子那樣,只有1個構建。

Kelly曾經提出過一種人格構建的測量工具,稱為Repertory Grid Technique,行為項目網格技術。

這個測試,要求被試列出一系列的條目,這些條目包含人們在生活中遇見的任何事,同時也包含被試熟悉的具體的某些人。然後,通過比較這個名單上的不同條目,來推導出被試的‘個人建構’。

最普遍運用的Repertory Grid Technique是Role Construct Repertory Test,角色構建測試。

這個測試,要求來訪者,從自己生活的各個領域列舉出24個人,然後心理治療師,隨機挑出其中3個人,問來訪者:在哪個最重要的方面,其中兩個人相似,而第三個人與之不同。

如果來訪者回答,某兩個人是很有禮貌的,而另一個人比較粗魯,那麼就說來訪者在使用‘禮貌vs粗魯’這樣一個‘個人構建’。如此循環。

Kelly認為,能夠找到20個這樣的‘個人構建’,就足夠心理治療師去瞭解來訪者的人格。

Kelly的‘個人構建’理論,是一種獨到的人格理論。他對心理的一些重要問題,也有獨到的看法。”

 

4.

“其中一個方面,是心理障礙的原因。

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學家,往往特別強調,童年創傷,是心理障礙的直接原因。Alfred Adler,有一句經常被引用的話:‘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這句話廣為傳播,已經不再是專業人士的專業表述,簡直成了部分普通人的口頭禪。

 

但是,Kelly不認同精神分析流派的看法,不認為心理障礙是由過去的創傷經驗引起的。

他認為,人們受心理問題的煎熬,是由於不恰當的‘個人構建’系統。悲慘的童年或者其他的不幸經歷,能部分地影響人們為什麼這樣解釋世界。但悲慘的童年或者其他的不幸經歷,並不是心理障礙的充分原因。

換句話說,如果經歷了不幸,但沒有形成不恰當的‘個人構建’系統,就不會有心理問題。過去的不幸,與現在的心理障礙之間,存在著轉化。

而另一方面,沒有經歷什麼特別的不幸,也可能會形成不恰當的‘個人構建’系統。

 

他認為焦慮,是大多數心理問題的核心。如果一個人根據自己的‘個人構建’理論,不能預測未來的事情,不能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也不知道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為才合適,就會產生焦慮。

是‘個人構建’系統的問題,導致了心理障礙。而不是過去的不幸,直接導致了心理障礙。”

 

“另一個方面,是相似度與親密關係之間的關係。社會心理學家們,已經通過研究發現,在統計學上來說,空間距離近,熟悉度高,相似度高,發展出親密關係的概率,就高。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還是能觀察到很多相似度不高的情侶和摯友,共同點不多,但是彼此之間,依然存在很強的依戀。

按照Kelly的理論,發展出和諧親密關係的必要條件,並不是相似的‘個人構建’。當然,研究也發現,有相似構建系統的人,通常會成為很好的朋友或者相愛的戀人——這是另外一回事。

發展出和諧親密關係的必要條件,是彼此能夠互相理解對方的‘個人構建’。越能理解對方的‘個人構建’系統,就會相處得越好。”

 

5.

“上個世紀的五六十年代,也正是認知理論迅猛發展的時代。

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對於研究人類的心理過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這之前,行為主義流派,將人內在的心理過程,都視為不可觀察的事物,認為環境刺激與人的反應之間,是一個黑箱。

而認知心理學,則開始把焦點,集中于這個黑箱。採用認知理論的‘信息加工’觀點,去研究人的注意、知覺、表像、記憶、思維和語言等過程。

人,輸入信息,加工信息,然後輸出行為。

 

Kelly堅持認為他的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不屬於認知理論,但是外界情境à個人構建系統à情感或者行為,這個框架,與認知理論的‘信息加工’觀點,是相合的。

在Kelly提出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之後,其他心理學家在認知理論的影響之下,繼續發展了認知流派的人格理論。

 

人格,可以被定義為心理表徵的複雜體系,是認知與情感交互作用的系統。人們首先對自我、他人、事件和情境的信息,進行編碼、分類,然後對情境、行為、後果等等進行預測,並且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確立不同的價值目標,最後輸出行為。”

 

“認知流派,對心理臨床治療領域的貢獻,也是巨大的。

Albert Ellis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提出了Rational Therapy理性治療,到了 1961 年改為Rational Emotive Therapy理性情緒療法,到 1993 年又改為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理性情緒行為療法。

Aaron Temkin Beck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了Cognitive therapy認知療法。

這兩位,被公認屬於至今最具影響力的心理治療師之列。

 

雖然使用的名稱不同,治療方法的細節上也有不同,理性情緒行為療法、認知療法,這些,都是認知流派的療法,認為人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是相互關聯的。

基於這种觀點,所以,個人可以通過識別和改變那些無益的思維方式,從而改變消極的情緒反應、消極的行為。

 

在認知流派的療法之外,心理醫生可以使用精神分析療法,分析來訪者的潛意識,希望來訪者在得到對他們抑鬱或者焦慮原因的某种解釋之後,可以不再抑鬱或者焦慮。

也可以使用行為主義流派的行為矯正法,逐步脫敏,來緩解不必要的恐懼和焦慮狀態。

也可以使用人本主義流派的治療法,幫助來訪者提高‘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之間的相關性,讓來訪者接受自我。

 

當然也可以使用抗抑鬱藥物、抗焦慮藥物。

藥物,存在幾個問題:

第一,一種藥,不能對所有人起效,比例可能在60%至70%之間。

第二,有效藥物,病人在一段時間之後,也可能產生耐藥性,這種情況下,通常會更換藥物,直到現有的藥物,對這個病人都不再有明顯效果,無藥可用。

第三,停藥後,有一定的復發概率。”

 

“在這篇論文中,研究小組對即將入學的大學新生,進行了認知風格的測試。學生們中,有一部分是曾經經歷抑鬱事件的,還有一部分是未經歷抑鬱事件的。

在後續的兩年半時間中,研究人員每6周聯繫一次被試學生。

結果顯示,持有消極認知的學生出現抑鬱的概率,是持有非消極認知的學生的6倍。

消極認知,被認為是抑鬱的高風險因素。而相比較而言,之前是否經歷抑鬱事件,並不是決定性的影響因素。

之前從未經歷抑鬱事件的學生,只要持有消極認知,抑鬱的風險,就顯著高於持有非消極認知的學生。”

 

“這一篇對抑鬱症患者進行研究的論文中,研究小組,對一部分被試,使用‘認知行為療法’,也就是引導被試,識別自己無益的、消極的思維方式,將之改變成更積極的思維方式;訓練被試,使其逐漸習慣使用健康個體在應對外界負面事件時通常採用的技巧;各種認知和行為的訓練,幫忙他們減輕目前的抑鬱症狀。

平行對照組,被試僅服用抗抑鬱藥物。

看圖表,你們可以發現,當時兩個組,康復比例的数据,差不多。但是三年後的追蹤研究發現,使用‘認知行為療法’的被試組,比服用抗抑鬱藥物的被試組,抑鬱症復發的比例,低了很多。”

 

6.

這一次的課,向老師講完了認知行為療法的具體應用和案例,就快下課了。

“下周還有一次課,我會講講認知流派的一些相關研究。比如說用對不同詞彙的認知反應速度來研究Self-Schema自我圖式,已知的Depressive Schema抑鬱圖式的認知特徵。”

 

下課之前,老師佈置了人格心理學的第3次,也是最後一次作業:綜述心理學各流派關於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對人格影響的不同觀點。

 

“交這個作業的Deadline是第19周,也就是本學期最後一周、考試周的周日晚上12點,也就是週一的0點。超過時間發到老師郵箱裡的,算沒有交作業。

大家請記住,論文占整個課程分數40%。如果最後一篇論文沒有及時交,13.3%的分數,直接為0。

我會在考試之後的十天內,完成試卷和最後一篇論文的批閱,把分數提交給教務老師。你們在過年前,應該可以在網上查成績了。”

向問天看了看學生們:“沒及格的話,下學期重修。還是我教這門課。好了。不要忘記交作業。”

 

7.

下課,殷離走在樓梯上。她走得慢了些,儀琳都走到她前面去了。

殷離忽然有種難以描述的感慨。

 

同樣的世界,同樣的微环境,在不同的人眼中,也會呈現不一樣的样子。她以前,還沒有認真地想過這件事。

大概儀琳眼中的世界,跟她眼中的,就很不一樣吧。

那麼,誰眼中的世界,會跟她的,比較相像呢?

 

老師說,兩個人,不一定需要相似的“個人構建”,才能發展出親密關係。只要能互相理解對方的“個人構建”,就可以了。

越能理解對方用來理解世界的那個系統,就會相處得越好。

是這樣嗎?

也許,說不得和他的朋友們,就是這樣的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葉虛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