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移居正流行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曾經應邀到台東池上的大坡池音樂館演講,順便到台東找幾位老朋友。這些年,就有四位原本跟我住在同一個社區的鄰居陸陸續續搬到台東。

    這些朋友有原本是公務員退休後開民宿,也有原先當美術老師或電子行業,卻轉行當農夫,這些朋友透過生涯轉換與移居,活得開心又自在。

    演講時,幾位沒有預料到的朋友前來捧場,其中有一對年過七十的神仙眷侶,已經從農曆年前「long stay」到三月初,他們特地昭告兒子女兒今年除夕及大年初二不用回老家團聚,放他們年輕夫妻出國旅行。

    另外有幾位朋友也處在半退休狀態,工作之餘一個月有半個月到台東長住,有的辦活動參與社區營造,有的在這裡辦社團、實現理想。

    從台東回到台北診所,有位朋友來找我,說他這半年來,每個星期住在埔里3天,從台北跳上國光號三個小時就到,然後買輛二手摩托車就逍遙地在這個山中小城閒晃,租個房間一個月也才四千多元,很輕鬆地享受另一種生活。

    看來「島內移居」正逐漸形成風潮,相對於過去大家想在退休後到鄉下或理想的城市買塊地,蓋間別墅,現在大家似乎不再執著於置產,其實蓋別墅或買房子卻只有假日去住,也會有問題,變成每次去都要整理打掃,反而享受不到度假的悠哉,在我看來,不如省下蓋別墅的錢,想度假就入住鄉間的民宿更自在、更快樂。

    所有生物都是依著所屬環境而演化,人也是一樣,因此周遭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通常我們年輕時買房子不是為了工作的交通考量,就是為了孩子受教育,一旦當初所住的地方,已經不符合不同生命階段的需求,主動更換居住空間或城市,是讓自己重新找回活力的最有效方法。

    最近愈來愈多單身未婚的熟年朋友或已退休的朋友在孩子成家獨立之後,賣掉原本都市的方子,搬回鄉下老家,或是前往心儀的鄉鎮買地構築理想的房子,展開全新的生活。

    這些朋友中,有的人已有足夠養老的經濟條件,新宅單純是實現夢想的一環:有的人經營民宿,除了貼補生活開銷,還能認識來自各地的新朋友;體力尚佳的人則變成真正的農夫或農婦,種植有機農作物,自己養生之外,也透過郵購分享給城市裡的朋友。

    眼看已有十多位好朋友身體力行,換個城市過起「第二人生」,其餘已經走過青壯年但仍在工作尚未退休,或者孩子還沒離家獨立的朋友,心也癢癢的,都想著過些年退休後該如何安排?若不想離開自己從小成長的社區,還有沒有變通的方法?

    最簡單也最容易的,就是邀約三五好友拿出暫時還用不到的閒錢,一起到大家心儀、離所在地不遠的地方買度假套房,以台北市來說,宜蘭、桃園、新竹、苗栗山區都有很適合的休閒度假或養生村,一周住個二、三天,以漸進無壓力的方式準備退休生活。

    也有朋友在鄉下老家的土地上蓋起十來間獨棟小集村,除了供自己散居不同城市的兄弟姊妹假日居住,多的就賣給需要的好友。

    除了這些不同型式的主動更換住宅,享受退休生活還有另一種很棒的方式,能讓不想添麻煩買房子搬家的人仍有機會換個城市過日子,那就是前往各大學城遊學旅居。

    這幾年全世界的大學過度膨脹,除了少數頂尖學府或位於首都圈的大學招生情況尚可,許多二、三線城市或社區型大學都面臨招生不足的困境,在台灣尤其嚴重。

    大學過多,再加上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如此大量的熟齡退休人口—這些二戰後出生的人大都受過完整教育,並在經濟起飛的背景中踏入社會工作,基本上都累積了一些金錢—若能讓這群樂於求知的樂齡人士重回校園,將成為一個全新的商機。

    通常來說,大學校園腹地夠大,國外更有許多以學校為中心形成的大學城,若在風光明媚且相對安全的校園裡,重新改裝學生宿舍,變成適合夫妻一起入住的大型套房,若在風光明媚且相對安全的校園裡,重新改裝學生宿舍,變成適合夫妻一起入住的大型套房,一定會吸引許多人慕名而來,落腳嚮往的城市,再次回到大學修習學分,讀上一學期,住個三個月。

    一星期也許只修幾堂課,其他時間就在該城市或國家旅遊,並受益於正規學生的身分,參加校內社團與年輕朋友互動,正如現在流行的「青銀共居」,一方面讓銀髮族增添活力,一方面也可以把人生經驗傳承給年輕世代。

 

如何找房子?如何評估地點呢?最近有個單位正準備成立幫大家規劃移居生活,七月底有一場座談,邀請大家一起來討論這個可以讓退休後的生活變得更積極熱情的好機會。

7月31日講座報名如附檔、報名連結

https://reurl.cc/jWnA8m

raw-image

島內移居」正逐漸形成風潮,相對於過去大家想在退休後到鄉下或理想的城市買塊地,蓋間別墅,現在大家似乎不再執著於置產,其實蓋別墅或買房子卻只有假日去住,也會有問題,變成每次去都要整理打掃,反而享受不到度假的悠哉,在我看來,不如省下蓋別墅的錢,想度假就入住鄉間的民宿更自在、更快樂。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有個單位正準備成立幫大家規劃移居生活,七月底有一場座談,邀請大家一起來討論這個可以讓退休後的生活變得更積極熱情的好機會。 7月31日講座報名如附檔、報名連結
 「島內移居」正逐漸形成風潮,相對於過去大家想在退休後到鄉下或理想的城市買塊地,蓋間別墅,現在大家似乎不再執著於置產,其實蓋別墅或買房子卻只有假日去住,也會有問題,變成每次去都要整理打掃,反而享受不到度假的悠哉,在我看來,不如省下蓋別墅的錢,想度假就入住鄉間的民宿更自在、更快樂。
曾經有人問攝影大師力金史密斯說: 「人們稱你為浪漫的理想主義者,你對這個稱呼作何感想?」 他回答:「我不曉得那什麼意思,平常老是叫我浪漫派的人,都是由於他們在生活中嘲諷憤世,並受盡挫折,所以什麼也信不過了,而當我堅持信念時,他們就稱我為浪漫主義者」
 什麼是浪漫?    情人節裏在佈置豪華的餐廳吃燭光晚宴?    在花下月前海誓山盟?    或者,像電視劇裏常常有的,冒雨在屋外站一夜,或獨坐海邊一枝接著一枝地抽煙? 曾經有人問施明德:浪漫是什麼? 他回答:「明明知道有限的資源,去追求無限的目標!」我知道,施明德是浪漫的,他也以自身去實
「許多花都在想要開什麼顏色的花,只有一朵花一直在想要如何開最漂亮的花,結果隔天只有那朵花沒開。」     這是鹿橋的「人子」這本書裏的故事,幾十年前看過後,一直忘不了。每當面對新的挑戰時,總會想起這個故事,勉勵自己不要以還沒有準備好來讓自己當作逃避的藉口
荒野的環境行動論壇剛開始只是單純地請奔鹿及翔鷹階段的學生分享環境行動的經驗,主要目的是創造機會訓練他們公開發表的能力,當然也可以從彼此交流中有更多學習的機會。     所以後來改成有評審,列出等第,甚至給予一些「助持金」,協助他們持續推動這些方案的經費,當初在論壇的工作伙伴間有不同意見的討論。
最近有個單位正準備成立幫大家規劃移居生活,七月底有一場座談,邀請大家一起來討論這個可以讓退休後的生活變得更積極熱情的好機會。 7月31日講座報名如附檔、報名連結
 「島內移居」正逐漸形成風潮,相對於過去大家想在退休後到鄉下或理想的城市買塊地,蓋間別墅,現在大家似乎不再執著於置產,其實蓋別墅或買房子卻只有假日去住,也會有問題,變成每次去都要整理打掃,反而享受不到度假的悠哉,在我看來,不如省下蓋別墅的錢,想度假就入住鄉間的民宿更自在、更快樂。
曾經有人問攝影大師力金史密斯說: 「人們稱你為浪漫的理想主義者,你對這個稱呼作何感想?」 他回答:「我不曉得那什麼意思,平常老是叫我浪漫派的人,都是由於他們在生活中嘲諷憤世,並受盡挫折,所以什麼也信不過了,而當我堅持信念時,他們就稱我為浪漫主義者」
 什麼是浪漫?    情人節裏在佈置豪華的餐廳吃燭光晚宴?    在花下月前海誓山盟?    或者,像電視劇裏常常有的,冒雨在屋外站一夜,或獨坐海邊一枝接著一枝地抽煙? 曾經有人問施明德:浪漫是什麼? 他回答:「明明知道有限的資源,去追求無限的目標!」我知道,施明德是浪漫的,他也以自身去實
「許多花都在想要開什麼顏色的花,只有一朵花一直在想要如何開最漂亮的花,結果隔天只有那朵花沒開。」     這是鹿橋的「人子」這本書裏的故事,幾十年前看過後,一直忘不了。每當面對新的挑戰時,總會想起這個故事,勉勵自己不要以還沒有準備好來讓自己當作逃避的藉口
荒野的環境行動論壇剛開始只是單純地請奔鹿及翔鷹階段的學生分享環境行動的經驗,主要目的是創造機會訓練他們公開發表的能力,當然也可以從彼此交流中有更多學習的機會。     所以後來改成有評審,列出等第,甚至給予一些「助持金」,協助他們持續推動這些方案的經費,當初在論壇的工作伙伴間有不同意見的討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愛上池上的氣候及天然環境,喜歡池上的多變化的風情,更喜歡當地純樸善良的人們,我在池上生活的很開心。也是居住了一段時間,對於池上的租屋生活總覺得有些遺憾,讓我在池上閒暇時就看地找房,希望如果有看到喜歡的舊房、地,就可以買下改建或自地自建,弄個廚房讓自己更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大齡南友】~搬家   2014年八月就已退休的我,2015、2016兩年間,就已開啟了租住套房的經驗:大直美麗華附近、西門町成都路錢櫃樓上、長沙街、寧夏夜巿附近、汐止站附近、汐科站附近、⋯⋯。   2017、2018這兩年,更是各有七個月的時間,「呆」在中國多個城巿旅遊、學習:上海、南京、淄博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鄉下長輩需要長時間的照護,需要提供便利老人家的一些設施,如扶手、安全座椅,保障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安全。這個文章講述了一位同學準備從教職退休,為了滿足媽媽的希望,蓋大房子讓父母住,並提到了鄉下老人入城的難處。讓人們思考了長輩的生活狀況和需求。
Thumbnail
旅行會結束,但記憶會時而浮現。會想起一個聚落居民,願意這般為自己的家鄉付出,讓封塵20年的記憶笑語重新在校舍裡響起;用全村合作的力量,開一間大家都喜歡的店,或者該說是大家都喜愛的空間。人們在「森の巢箱」這空間得到心靈休憩,然後等待下一回的相遇、或再出發。
Thumbnail
北上十年,終於有自己的家,從過客到居者,伴侶與新環境讓我稱之為家,迎向充滿挑戰的未來。
Thumbnail
搬家後要適應的事情很多,唯獨這件事我不想習慣......
Thumbnail
現在買房子,也不用再挑選新房子了,很多時候老屋翻新也是一個考量,尤其是對於想要急著有房子住的人來說。 現在推行很多老屋重建的方案,尤其是很多在繁忙城市居住過,或者就是要找一個幫助小孩優良環境成長的地方,這些都是很好考量的地點,而且現在父母最少薪水都是七八萬,對於這些購買老屋來說,都是很值得嚮往
Thumbnail
愛上池上的氣候及天然環境,喜歡池上的多變化的風情,更喜歡當地純樸善良的人們,我在池上生活的很開心。也是居住了一段時間,對於池上的租屋生活總覺得有些遺憾,讓我在池上閒暇時就看地找房,希望如果有看到喜歡的舊房、地,就可以買下改建或自地自建,弄個廚房讓自己更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大齡南友】~搬家   2014年八月就已退休的我,2015、2016兩年間,就已開啟了租住套房的經驗:大直美麗華附近、西門町成都路錢櫃樓上、長沙街、寧夏夜巿附近、汐止站附近、汐科站附近、⋯⋯。   2017、2018這兩年,更是各有七個月的時間,「呆」在中國多個城巿旅遊、學習:上海、南京、淄博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鄉下長輩需要長時間的照護,需要提供便利老人家的一些設施,如扶手、安全座椅,保障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安全。這個文章講述了一位同學準備從教職退休,為了滿足媽媽的希望,蓋大房子讓父母住,並提到了鄉下老人入城的難處。讓人們思考了長輩的生活狀況和需求。
Thumbnail
旅行會結束,但記憶會時而浮現。會想起一個聚落居民,願意這般為自己的家鄉付出,讓封塵20年的記憶笑語重新在校舍裡響起;用全村合作的力量,開一間大家都喜歡的店,或者該說是大家都喜愛的空間。人們在「森の巢箱」這空間得到心靈休憩,然後等待下一回的相遇、或再出發。
Thumbnail
北上十年,終於有自己的家,從過客到居者,伴侶與新環境讓我稱之為家,迎向充滿挑戰的未來。
Thumbnail
搬家後要適應的事情很多,唯獨這件事我不想習慣......
Thumbnail
現在買房子,也不用再挑選新房子了,很多時候老屋翻新也是一個考量,尤其是對於想要急著有房子住的人來說。 現在推行很多老屋重建的方案,尤其是很多在繁忙城市居住過,或者就是要找一個幫助小孩優良環境成長的地方,這些都是很好考量的地點,而且現在父母最少薪水都是七八萬,對於這些購買老屋來說,都是很值得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