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一個理想的移居城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樂齡人士退休後的移居,已經是世界的潮流,像是「金盞花大酒店」這部電影描述幾位不同工作背景的英國人移居到印度的故事,而其他西歐有錢國家的人,也領著退休金到生活費比較低廉的南歐過生活,亞洲的日本,透過地方政府協助從都市移居到鄉下的,每年就有二萬多人,而自行移居的人更是此人數的十數倍吧!

    移居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主要關鍵在於不能只是想像另外一個地方的狀況,最好先去試住一段時間,看看是不是能適應當地的天氣,交通狀況,以及其他個人較在乎的生活條件,比如醫療、人際互動等等,如果可能的話,也要多試幾個地方,既方便互相參考,也能列入備案。

    最重要的是事先想清楚,移居之後要做什麼?自己想要的生活重心是什麼?移居的地方是否能夠完成人生最後的夢想追求?

    換個地方住應該是希望能給人生帶來更豐富的感受與學習機會,而不是藉機逃避現在生活的煩惱或困境。

    不順遂的時候往往會想脫離一切,旅行是最簡單的方法,假如旅行的強度還不夠的話,就會想換個環境重新開始。但是太多人的親身經驗告訴我們,不想正視問題的根源,搬到哪裡結果都是一樣的。

      雖然我們身邊是有許多討厭城市生活,並且對於鄉村或充滿綠意的田園景致懷抱浪漫想像的人,不過初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愛德華格雷瑟(Edward Glaeser)寫的「城市的勝利」(Triumph of the City),以豐富的資料與證據,研究範圍遍及全球並跨越歷史,包括了成熟的歐美都市與新興發展國家裏的城市,總體結論是,不管在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城市相較於鄉村使得我們更富庶、更聰慧、更環保、更健康和更幸福。

    當然,年輕時為了工作或孩子受教育,大多數人不得不往都市移動,但是當這兩個需求消失之後,有人就會開始想像究竟什麼是理想的住家環境?

    選擇居住的空間不只代表我們的審美觀,其實還隱含了我們對於某種生活方式的偏好,也傳遞我們心目中對於美好人生的想像,而且更弔詭的是,一個人或一個社會甚至整個時代所追求的審美觀,往往是這個社會所欠缺的價值,因為我們總是會尋找外在東西來彌補精神或心靈所欠缺的部份。

  這或許是許多人崇憬鄉野自然的居住環境的緣故吧?因為自然生命已從我們居住空間消失,而且我們周圍擠滿了人,可是卻與這些人毫無關係,所以我們想回到古老那種與左鄰右舍都熟悉的生活。

  然而,我們必須如同本雅明一樣覺悟:「人直接面對自然的時代,可能已永遠過去了。」所以我們也只有在現有的都市裏建構一個屬於我們的幸福城市。」

  大作家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希望居住的地方是:「住在所愛的人附近,有迷人的自然景致,許多書和音樂,離劇院不遠。」詩人波赫士的要求比較簡單:「想像天堂是圖書館形狀。」

我所想像的幸福都市是一個人與人比較友善,文化多元,生活步調較慢的地方,因此這個城市要留下許多富含人情味的公共空間,比如說街角的小公園、騎樓、人行道與咖啡館,讓人可以隨時駐足、停留。這座城市也應該是個文化空間,能夠留下過去的歷史,讓我們的記憶得以延續。最重要的,一個能夠讓人覺得美好的城市,一定要是活生生的,充滿生命力的,因此若能在人工的建築中保留一些植物與生物生存的空間,才是符合人性的空間。

     大導演伍迪艾倫曾說:「普遍來說,人們都不太喜歡他們所處的年代,總認為他們活在一個糟糕的時間點,因為現實是最難搞的,即便連高更都想搬到大溪地生活,如果我搬到麻州的葡萄園或是巴黎?我會過得快樂一點嗎?這是永遠存在的大哉問。而真相就是:我們永遠給自己找麻煩。於是,這些人試著到新地點生活。但是,就算這麼做,還是無法改變什麼的。」

    是的,唯有擁有「此時」就是最好的時刻,「此地」就是最好的地方的信心時,移居換生活才會帶給我們真正的快樂與平安。

 

如何找房子?如何評估地點呢?最近有個單位正準備成立幫大家規劃移居生活,七月底有一場座談,邀請大家一起來討論這個可以讓退休後的生活變得更積極熱情的好機會。

7月31日講座報名如附檔、報名連結

https://reurl.cc/jWnA8m

raw-image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島內移居」正逐漸形成風潮,相對於過去大家想在退休後到鄉下或理想的城市買塊地,蓋間別墅,現在大家似乎不再執著於置產,其實蓋別墅或買房子卻只有假日去住,也會有問題,變成每次去都要整理打掃,反而享受不到度假的悠哉,在我看來,不如省下蓋別墅的錢,想度假就入住鄉間的民宿更自在、更快樂。
曾經有人問攝影大師力金史密斯說: 「人們稱你為浪漫的理想主義者,你對這個稱呼作何感想?」 他回答:「我不曉得那什麼意思,平常老是叫我浪漫派的人,都是由於他們在生活中嘲諷憤世,並受盡挫折,所以什麼也信不過了,而當我堅持信念時,他們就稱我為浪漫主義者」
 什麼是浪漫?    情人節裏在佈置豪華的餐廳吃燭光晚宴?    在花下月前海誓山盟?    或者,像電視劇裏常常有的,冒雨在屋外站一夜,或獨坐海邊一枝接著一枝地抽煙? 曾經有人問施明德:浪漫是什麼? 他回答:「明明知道有限的資源,去追求無限的目標!」我知道,施明德是浪漫的,他也以自身去實
「許多花都在想要開什麼顏色的花,只有一朵花一直在想要如何開最漂亮的花,結果隔天只有那朵花沒開。」     這是鹿橋的「人子」這本書裏的故事,幾十年前看過後,一直忘不了。每當面對新的挑戰時,總會想起這個故事,勉勵自己不要以還沒有準備好來讓自己當作逃避的藉口
荒野的環境行動論壇剛開始只是單純地請奔鹿及翔鷹階段的學生分享環境行動的經驗,主要目的是創造機會訓練他們公開發表的能力,當然也可以從彼此交流中有更多學習的機會。     所以後來改成有評審,列出等第,甚至給予一些「助持金」,協助他們持續推動這些方案的經費,當初在論壇的工作伙伴間有不同意見的討論。
 原本就像一般的慶祝晚會,有頒獎,有表演節目,大伙搞笑嬉鬧成一團,接著從播放一年活動的回顧投影片檔案,氣氛開始有點轉變了,之後,新竹分會長劉月梅老師上台感謝這一年來荒野新竹分會的志工們的努力,就在此時,會場入口處有一群人簇擁著進來了一對『神秘佳賓』。原來在大家毫不知情下,幾位幹部專程到關西鄉下...
 「島內移居」正逐漸形成風潮,相對於過去大家想在退休後到鄉下或理想的城市買塊地,蓋間別墅,現在大家似乎不再執著於置產,其實蓋別墅或買房子卻只有假日去住,也會有問題,變成每次去都要整理打掃,反而享受不到度假的悠哉,在我看來,不如省下蓋別墅的錢,想度假就入住鄉間的民宿更自在、更快樂。
曾經有人問攝影大師力金史密斯說: 「人們稱你為浪漫的理想主義者,你對這個稱呼作何感想?」 他回答:「我不曉得那什麼意思,平常老是叫我浪漫派的人,都是由於他們在生活中嘲諷憤世,並受盡挫折,所以什麼也信不過了,而當我堅持信念時,他們就稱我為浪漫主義者」
 什麼是浪漫?    情人節裏在佈置豪華的餐廳吃燭光晚宴?    在花下月前海誓山盟?    或者,像電視劇裏常常有的,冒雨在屋外站一夜,或獨坐海邊一枝接著一枝地抽煙? 曾經有人問施明德:浪漫是什麼? 他回答:「明明知道有限的資源,去追求無限的目標!」我知道,施明德是浪漫的,他也以自身去實
「許多花都在想要開什麼顏色的花,只有一朵花一直在想要如何開最漂亮的花,結果隔天只有那朵花沒開。」     這是鹿橋的「人子」這本書裏的故事,幾十年前看過後,一直忘不了。每當面對新的挑戰時,總會想起這個故事,勉勵自己不要以還沒有準備好來讓自己當作逃避的藉口
荒野的環境行動論壇剛開始只是單純地請奔鹿及翔鷹階段的學生分享環境行動的經驗,主要目的是創造機會訓練他們公開發表的能力,當然也可以從彼此交流中有更多學習的機會。     所以後來改成有評審,列出等第,甚至給予一些「助持金」,協助他們持續推動這些方案的經費,當初在論壇的工作伙伴間有不同意見的討論。
 原本就像一般的慶祝晚會,有頒獎,有表演節目,大伙搞笑嬉鬧成一團,接著從播放一年活動的回顧投影片檔案,氣氛開始有點轉變了,之後,新竹分會長劉月梅老師上台感謝這一年來荒野新竹分會的志工們的努力,就在此時,會場入口處有一群人簇擁著進來了一對『神秘佳賓』。原來在大家毫不知情下,幾位幹部專程到關西鄉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朋友,當你在星空下沉思,是否曾在心中浮現這個問題:我該留在家鄉嗎?熟悉的街道、溫暖的鄰里、那一片片承載著童年回憶的土地,這一切是否足以讓我忽略大城市的燦爛霓虹和無限可能?
Thumbnail
如果你即將移居到芬蘭或剛搬到芬蘭,各大城市有Spouse Program或是International House特別在支持移民融入芬蘭社會。
Thumbnail
出國這些年想了很多,但很多時候還是不明白如何取捨。 從薪水、退休、工作環境、交通、醫療等方面比較了臺灣、德國和日本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人的一生平均會搬家幾次呢?有多少人是一輩子在同一個地方出生、長大、老去?沒有離開,是因為選擇留下來,還是被留下來?我翻開《留下來的人》這本書,想藉由觀看他人的經驗,對於我那彷彿紮根樹木離不開土壤的母親,也許能多一些客觀的認識。 也許是大學時期開始多年的北漂生活,對我來說,搬家是一件想做就可以做
Thumbnail
6 篇文章|14155 字 人生觀|人生規劃|自我成長 序 選擇留在家鄉,可以享受熟悉的環境和人際關係,然而,這樣的選擇也可能會面臨發展機會有限的問題。 選擇前往大城市,能夠獲得更多的職業和生活機會,但同時也需要適應新的環境,面臨更大的競爭和生活成本。 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做任何決定,先想想自己要的是什麼?否則,繞了世界一圈,只是換個地方迷惘而已。 他們的主要課題,是了解這個世界、和了解自己。 而Z世代很喜歡透過「出國打工換宿」這件事來找到自己,這,真的是有效的方式嗎? 詳細文章內容,請看這裡 主題標籤#Z世代諮詢 主題標籤#出國打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朋友,當你在星空下沉思,是否曾在心中浮現這個問題:我該留在家鄉嗎?熟悉的街道、溫暖的鄰里、那一片片承載著童年回憶的土地,這一切是否足以讓我忽略大城市的燦爛霓虹和無限可能?
Thumbnail
如果你即將移居到芬蘭或剛搬到芬蘭,各大城市有Spouse Program或是International House特別在支持移民融入芬蘭社會。
Thumbnail
出國這些年想了很多,但很多時候還是不明白如何取捨。 從薪水、退休、工作環境、交通、醫療等方面比較了臺灣、德國和日本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人的一生平均會搬家幾次呢?有多少人是一輩子在同一個地方出生、長大、老去?沒有離開,是因為選擇留下來,還是被留下來?我翻開《留下來的人》這本書,想藉由觀看他人的經驗,對於我那彷彿紮根樹木離不開土壤的母親,也許能多一些客觀的認識。 也許是大學時期開始多年的北漂生活,對我來說,搬家是一件想做就可以做
Thumbnail
6 篇文章|14155 字 人生觀|人生規劃|自我成長 序 選擇留在家鄉,可以享受熟悉的環境和人際關係,然而,這樣的選擇也可能會面臨發展機會有限的問題。 選擇前往大城市,能夠獲得更多的職業和生活機會,但同時也需要適應新的環境,面臨更大的競爭和生活成本。 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做任何決定,先想想自己要的是什麼?否則,繞了世界一圈,只是換個地方迷惘而已。 他們的主要課題,是了解這個世界、和了解自己。 而Z世代很喜歡透過「出國打工換宿」這件事來找到自己,這,真的是有效的方式嗎? 詳細文章內容,請看這裡 主題標籤#Z世代諮詢 主題標籤#出國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