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齡人士退休後的移居,已經是世界的潮流,像是「金盞花大酒店」這部電影描述幾位不同工作背景的英國人移居到印度的故事,而其他西歐有錢國家的人,也領著退休金到生活費比較低廉的南歐過生活,亞洲的日本,透過地方政府協助從都市移居到鄉下的,每年就有二萬多人,而自行移居的人更是此人數的十數倍吧!
移居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主要關鍵在於不能只是想像另外一個地方的狀況,最好先去試住一段時間,看看是不是能適應當地的天氣,交通狀況,以及其他個人較在乎的生活條件,比如醫療、人際互動等等,如果可能的話,也要多試幾個地方,既方便互相參考,也能列入備案。
最重要的是事先想清楚,移居之後要做什麼?自己想要的生活重心是什麼?移居的地方是否能夠完成人生最後的夢想追求?
換個地方住應該是希望能給人生帶來更豐富的感受與學習機會,而不是藉機逃避現在生活的煩惱或困境。
不順遂的時候往往會想脫離一切,旅行是最簡單的方法,假如旅行的強度還不夠的話,就會想換個環境重新開始。但是太多人的親身經驗告訴我們,不想正視問題的根源,搬到哪裡結果都是一樣的。
雖然我們身邊是有許多討厭城市生活,並且對於鄉村或充滿綠意的田園景致懷抱浪漫想像的人,不過初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愛德華格雷瑟(Edward Glaeser)寫的「城市的勝利」(Triumph of the City),以豐富的資料與證據,研究範圍遍及全球並跨越歷史,包括了成熟的歐美都市與新興發展國家裏的城市,總體結論是,不管在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城市相較於鄉村使得我們更富庶、更聰慧、更環保、更健康和更幸福。
當然,年輕時為了工作或孩子受教育,大多數人不得不往都市移動,但是當這兩個需求消失之後,有人就會開始想像究竟什麼是理想的住家環境?
選擇居住的空間不只代表我們的審美觀,其實還隱含了我們對於某種生活方式的偏好,也傳遞我們心目中對於美好人生的想像,而且更弔詭的是,一個人或一個社會甚至整個時代所追求的審美觀,往往是這個社會所欠缺的價值,因為我們總是會尋找外在東西來彌補精神或心靈所欠缺的部份。
這或許是許多人崇憬鄉野自然的居住環境的緣故吧?因為自然生命已從我們居住空間消失,而且我們周圍擠滿了人,可是卻與這些人毫無關係,所以我們想回到古老那種與左鄰右舍都熟悉的生活。
然而,我們必須如同本雅明一樣覺悟:「人直接面對自然的時代,可能已永遠過去了。」所以我們也只有在現有的都市裏建構一個屬於我們的幸福城市。」
大作家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希望居住的地方是:「住在所愛的人附近,有迷人的自然景致,許多書和音樂,離劇院不遠。」詩人波赫士的要求比較簡單:「想像天堂是圖書館形狀。」
我所想像的幸福都市是一個人與人比較友善,文化多元,生活步調較慢的地方,因此這個城市要留下許多富含人情味的公共空間,比如說街角的小公園、騎樓、人行道與咖啡館,讓人可以隨時駐足、停留。這座城市也應該是個文化空間,能夠留下過去的歷史,讓我們的記憶得以延續。最重要的,一個能夠讓人覺得美好的城市,一定要是活生生的,充滿生命力的,因此若能在人工的建築中保留一些植物與生物生存的空間,才是符合人性的空間。
大導演伍迪艾倫曾說:「普遍來說,人們都不太喜歡他們所處的年代,總認為他們活在一個糟糕的時間點,因為現實是最難搞的,即便連高更都想搬到大溪地生活,如果我搬到麻州的葡萄園或是巴黎?我會過得快樂一點嗎?這是永遠存在的大哉問。而真相就是:我們永遠給自己找麻煩。於是,這些人試著到新地點生活。但是,就算這麼做,還是無法改變什麼的。」
是的,唯有擁有「此時」就是最好的時刻,「此地」就是最好的地方的信心時,移居換生活才會帶給我們真正的快樂與平安。
如何找房子?如何評估地點呢?最近有個單位正準備成立幫大家規劃移居生活,七月底有一場座談,邀請大家一起來討論這個可以讓退休後的生活變得更積極熱情的好機會。
7月31日講座報名如附檔、報名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