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12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如何應對台海未來的不確定性

溫水煮青蛙的意思就是水溫慢慢上升,直到沸騰了青蛙才發現卻已經為時已晚。

圖片來源: https://www.mnd.gov.tw/PublishTable.aspx?Types=%E5%8D%B3%E6%99%82%E8%BB%8D%E4%BA%8B%E5%8B%95%E6%85%8B&title=%E5%9C%8B%E9%98%B2%E6%B6%88%E6%81%AF

圖片來源: https://www.mnd.gov.tw/PublishTable.aspx?Types=%E5%8D%B3%E6%99%82%E8%BB%8D%E4%BA%8B%E5%8B%95%E6%85%8B&title=%E5%9C%8B%E9%98%B2%E6%B6%88%E6%81%AF

前幾天跟幾位讀者朋友討論起兩岸的不確定性,引發了一些小的爭執。

有人說不確定性帶來機會,然後有人就反駁說不確定性是災難。

我沒有直接回復,但我始終認為凡事最難剛剛好,既不是0也不是1。

從極端來說,凡事到了極端,一定是不好的。

極端的不確定性一定是災難,而極端的確定性一定是無法持續。

很多人都看過科幻巨作《三體》,作者筆下的三體星系就是不確定的代表。

身而為人,你連第二天太陽能不能升起都不能確定,如何做出有效的發展規劃,甚至生存和繁衍都成問題。

翻開歷史書,中國的亂世有南北朝,有五代十國,民眾處於極端不確定中。

五胡亂華的時代,有一隻很能打的軍隊叫什麼乞活軍。

這名字就是那個時代的代表,很能打,只是為了乞求活下來。

但戰亂中,乞活軍多少人活了下來呢?

所以不確定時代的人們,期望確定性,期望局勢的穩定,期望天下的太平,期望有人一統江山,然後大家可以安心過日子。

這麼說,確定性是不是就很完美了?

但問題也來了,歷史上也給出了類似的案例,例如明朝的朱元璋。

明太祖結束了戰亂,希望天下太平,他做了盡可能確定性的規劃,讓老百姓編入冊籍。

你是做什麼工作的,你兒子就幹什麼,子子孫孫都幹這行,人人都在確定的位置。

當每個人都有了確定的安排,自以為可以長治久安了,結果到了明朝末年,這個系統徹底崩潰。

冊籍無法準確安排所有人的生計,也無法預測氣候的變化,結果流民遍野,江山傾覆。

回過頭來聊現在,面對不確定性的台海局勢,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想要解鎖剩下內容的話,推薦你們體驗價最低只要88元的「新超級菁英方案」,訂閱之後即可無痛暢讀雪大方格子沙龍每一篇文章。

工商時間結束,帶你們看看雪大獨家觀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