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9|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院線短評]《The Beast 超時空愛殺》

    一言以蔽之,這部電影沒有辦法短評,此篇不到字只能描述我看完此片感想的一小部份,結論我覺得,80屆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應該要頒給《The Beast》,而不是濱口竜介的《邪惡根本不存在》。

    raw-image


    我沒查錯的話,2023年威尼斯影展場刊最高分的應該是《The Beast》,但最終金獅獎是頒給了《可憐的東西》。作為雅俗共賞這一面相,《可》片受惠於艾瑪史東神仙一般的演技,造就了這10年來難得一見的好片,金獅頒給這部電影還是無可厚非。


    但本片在導演貝特朗波尼洛的前衛眼光下,在2.5小時的片長中,展現了人類在這百年因為科技進展的爆炸前進,心靈狀態卻是苦苦追趕無法跟上,雖然僅僅拆分三段描述,但已經很足以窺見我們的心智狀態是被科技狠狠的拉著走,被逼迫著不斷轉換,也永遠跟不上他的腳步。


    從社交媒體的全見式生活,已經將人們的身心蹂躪到殘廢,導演以Elliot Rogers所造成的悲慘故事定調現代,到未來的AI主宰世界,從20世紀初期即養成的自我意識,在21世紀的上半葉就會被科技所狠狠剝奪,這是一部警世的驚悚電影,而人類已經快要來不及挽救自己。


    本片片長已經很容易勸退觀眾,導演所採用的分鏡、劇情跟台詞的演出,更不是一般觀眾可以在戲院裡面慢慢熬的,但就是這等長的片段,無可奈何的時間消逝,讓人更感受到戲中角色的絕望掙扎。


    說到角色,這部片唯一重要的角色就是 Léa Seydoux,雖然他很愛演好萊塢爛片,但這部片我覺得她是有撐起來,尤其是三段時空不同的角色的迥異性格,不容易發現但她已經非常努力。


    喬治麥凱演的 Elliot Rogers 真的是毫無說服力,incel的恨意跟歹毒,沒有經歷過的人應該是很難懂的,如果不是看片前就關注過相關的社會議題,可能會不清楚他到底在演什麼,以及2014年這一段所述說的巨大社會隱憂跟難題。


    敘事的順序更是不容易入口,前面的跳動跟後段的長篇幅不成比例,但可以理解為導演想溝通的重要性取捨,畢竟過去的事情無法改變,而未來只能用猜的,另外許多的符號我敢說我應該一半以上都沒看懂,要看個2、3次才能完全品嚐,更不用說膽敢去評論這部電影。


    我無法猜測片商為什麼要取這種片名,但我沒有買片成本的壓力,所以我也不好去置喙,但直翻《野獸》,可能會更好的讓願意進戲院觀賞的影迷,去思考所謂的野獸究竟是指什麼東西。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