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6.師曰: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則愈,虛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不治。
付費限定

6.師曰: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則愈,虛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不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師曰: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吸氣的時候下不去,呼吸很快,是因為中焦有實堵住了,因為上焦是受氣,下焦是納氣,吸入之氣,至中脘而還,不能下入丹田,故出納轉數,「當下之則愈」,把堵到的東西攻出來就可以,如果宿食堆積在胃的底部,這是大黃甘草湯證(朝食暮吐);如果宿食堆積在胃的下口,這是調胃承氣湯證;如果宿食堆積在大腸,這是大承氣湯證,「虛者不治」,虛就是沒有東西,代表不是在腸胃中有東西堵到了,那就比較難治,因為有可能是腫瘤。另一種說法是病之初始沒有把堵住的宿食排掉(有可能醫者用錯處方或是用丸劑攻下),病久造成精氣耗損,久病虛羸,一旦攻下,正氣隨著邪惡盡出,虛脫而死,此非攻下之誤,而是拖太久造成體虛難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如果是上膈堵到,吸一下就會需要趕快吐氣,呼吸會很急促,這是肺氣虛,吸氣乏力,比如肺癰、肺痿、肺脹、膈間有留飲者;「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如果是在下焦堵到的話,就是腎臟功能有問題,腎不納氣,病人會不停的在吸氣,但吸的很弱,氣卻無法納入丹田,比如亡血失精者。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57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張仲景的中醫經方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鮪魚肚的中醫經方世界
57會員
518內容數
經方,中醫行醫濟世的寶典,被歷代名醫尊為救世經典之方,傷寒與金匱是漢朝張仲景集大成之作。但由於時空背景的不同,導致這千年偉大的醫學知識,被世人所淡忘。倪海夏先生,本世紀最偉大的經方家,窮盡畢生精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古代的智慧解密。而今師已仙逝,雖無法再見其風華典範,但傳承中醫的精神,卻永遠深留筆者內心,不斷前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奔豚湯方 甘草2、川芎2、當歸2、芍藥2、黃芩2、生半夏4、生薑四片、葛根5、甘李根白皮3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甘草、川芎、當歸、黃芩、芍藥各二兩、半夏、生薑、各四兩、生葛(葛根)五兩、甘李根白皮一升。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
小青龍加石膏湯方 麻黃3、芍藥3、乾薑2、細辛1、桂枝3、五味子3、炙甘草2、半夏3、石膏5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麻黃、桂枝、芍藥、細辛、乾薑、甘草各三兩、半夏、五味子各半升、石膏二兩。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沫,內
1.師曰:病有奔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從驚發得之。 「驚發」就是人受到驚嚇以後會發生的四種問題,第一是奔豚,第二是吐膿,第三是驚佈,第四是火邪,這四種症狀的原因都是一樣的,都是受到驚嚇而產生。 倪氏曰:「吐膿為肺癰,桔梗甘草湯證也。」諸位都學過了,吐膿而病在肺裡面的話就是桔
奔豚湯方 甘草2、川芎2、當歸2、芍藥2、黃芩2、生半夏4、生薑四片、葛根5、甘李根白皮3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甘草、川芎、當歸、黃芩、芍藥各二兩、半夏、生薑、各四兩、生葛(葛根)五兩、甘李根白皮一升。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
小青龍加石膏湯方 麻黃3、芍藥3、乾薑2、細辛1、桂枝3、五味子3、炙甘草2、半夏3、石膏5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麻黃、桂枝、芍藥、細辛、乾薑、甘草各三兩、半夏、五味子各半升、石膏二兩。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沫,內
1.師曰:病有奔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從驚發得之。 「驚發」就是人受到驚嚇以後會發生的四種問題,第一是奔豚,第二是吐膿,第三是驚佈,第四是火邪,這四種症狀的原因都是一樣的,都是受到驚嚇而產生。 倪氏曰:「吐膿為肺癰,桔梗甘草湯證也。」諸位都學過了,吐膿而病在肺裡面的話就是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