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1|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圖鑑】獨角鸚鵡

raw-image


獨角鸚鵡(學名:Eunymphicus cornutus )是鸚鵡科鸚鵡屬的一種鸚鵡,又名角鸚鵡翎冠鸚鵡,牠是新喀裡多尼亞特有的中型鸚鵡。之所以被稱為「獨角」,是因為牠有兩根從頭部伸出的黑色羽毛,尖端呈紅色。


分類

1788年,德國博物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Johann Friedrich Gmelin)在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的《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的修訂版和擴展版中正式描述了獨角鸚鵡。他將其與所有其他鸚鵡歸為鸚鵡屬,並創造了二項名稱“Psittacus cornutus”。格梅林的描述是基於英國鳥類學家約翰·萊瑟姆於1781年在其《鳥類概要》中描述和說明的“角鸚鵡”。萊瑟姆的標本是在詹姆斯·庫克船長第一次前往南太平洋航行期間從新喀裡多尼亞獲得的,該標本是約瑟夫·班克斯收藏的一部分。現在,獨角鸚鵡烏島翎冠鸚鵡一起歸入屬,由美國鳥類學家James L. Peters於1937年引入。此屬名結合了古希臘語中的eu(意思是‘’真‘’)和1832年約翰·格奧爾格·瓦格勒為玄鳳鸚鵡引入的屬名Nymphicus。具體的綽號cornutus是拉丁語,意思是「有角的」。 1998年,透過DNA研究發現Eunymphicus cornutus(獨角鸚鵡)和Eunymphicus uvaeensis(烏島翎冠鸚鵡)是兩個不同的物種。



描述

成鳥的長度包括尾巴通常約為32公分(或約14英寸),和許多鸚鵡一樣,獨角鸚鵡的顏色主要是綠色的,這隻鸚鵡有黃色的頸背、黑色和紅色的臉以及藍色的翅膀和尾巴。牠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兩根羽毛的黑色冠,冠羽毛的尖端是紅色的。 牠會發出帶有鼻音的「kho-khoot」聯絡呼叫,也會發出各種各樣的尖叫聲和咯咯笑聲。

分佈及棲地

獨角鸚鵡是新喀裡多尼亞的特有種。牠優先選擇雨林和月桂林棲息地,但也會接受灌木叢或稀樹草原,牠生活在新喀裡多尼亞潮濕的松樹林中,特別是當有阿加西松和南洋杉存在時。

行為與生態

習慣以小家庭或成對的相處方式,會在樹冠上尋找堅果和種子。


選育

獨角鸚鵡會在地面或地面附近築巢,也會在挖空的原木中築巢,或在死樹的空洞中築巢。據報導,獨角鸚鵡會共享巢穴,這在鸚鵡中並不常見。產卵數量通常為2-4個,孵化持續21-22天(圈養),從孵化到長出羽毛的時間大約是5至6週(圈養情況下)。

地位

自1880年代以來,這種鳥的數量有所減少,但在新喀裡多尼亞的某些地區仍然可以看到牠的痕跡,最近的數量估計認為,目前僅存在5000多隻。對獨角鸚鵡的主要威脅是黑鼠、野貓、引進的魯薩鹿、伐木以及鸚鵡喙羽病,這是一種嚴重的病毒,已知會影響約42種鸚鵡。人類為了當地貿易而偷獵鳥類的情況很少見,因為鳥窩很難找到,更重要的是,當地沒有根深蒂固的飼養鳥類作為寵物的習俗。 獨角鸚鵡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因為牠們的活動範圍有限,族群規模較小且不斷下降。自2000年起,這些鸚鵡被列為CITES I,這意味著有關該物種的所有國際貿易都被禁止。2014年,歐盟將該物種列入A等,這意味著所有歐盟內部貿易都被禁止。這些鸚鵡也受到新喀裡多尼亞法律的充分保護。



(部分內容參考網路資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