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社群力:30 堂課突破你的內容行銷盲點」課程的心得筆記。
在規劃社群內容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自己要達成什麼目標,沒有設定目標的話,就像在尋寶但卻連要找什麼寶物都不知道,很容易就在路途中迷失方向。
通常來說,經營社群會有下列 6 種目標:
要注意的是,社群需要達成的目標不只一種,並且每個發展階段也會有不同的目標。
在品牌發展的前期,有的內容負責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有的內容負責累積目標受眾的好感,有的內容負責引發討論,提高互動率;到了後期,則可以增加導流和銷售的內容,達成銷售的目標。
《學一點》獨家折扣!最新 Hahow 8 折優惠券,點此領取(可儲存重複使用)
在社群力課程裡,雖然「設計」是一大環節,卻並不單講設計本身,一樣是從社群策略出發,討論跨平台的數位視覺該如何表現,也介紹了如何在貼文中展現出所謂的「社群感」,也就是「梗」。
因此,這一段落主要會介紹「社群內容設計的重點」與「社群最常見的梗」。
由於現在是跨平台的時代,一個人可能會使用手機、平板和電腦等裝置,也就是說,不管你手上的素材是哪一種,都要配合平台做調整,才能獲得更多被使用者看見的機會。
最常見的狀況,就是有些品牌會直接把海報、DM 等直接放上社群,但就會因為文字太小、重點不明確等等原因,讓原本就只有短短一秒注意力的使用者,直接就滑過去,連看都沒有看。
所以,受限於平台與裝置,社群內容的設計要考量以下重點:
《學一點》獨家折扣!最新 Hahow 8 折優惠券,點此領取(可儲存重複使用)
「數據分析」是課程裡最複雜的部分,講師是從基本觀念開始講解,教你看懂 Facebook 的後台數據,並應用在經營方面。(但如果你是要幫人代操,建議找尋其他更專業的資源)
而由於 Meta 對洞察後台做了很大的改版,在比對這些數據在哪邊時,需要花一點時間,但基本概念是不變的,因此下面會著重介紹「社群的基本指標」和「解讀數據的方式」。
觸及跟瀏覽是社群經營上,最常被人拿來討論的指標,它們各自代表的是:
舉例:A 和 B 都看到了內容,但 B 又多看了一次,那麼:
而在這邊,就會有一個綜合型的指標,叫做「觸及率」:
觸及率 = 瀏覽 ÷ 觸及
意思就是:每個人平均會看幾次內容。如果越高,代表大家都重複看內容,也就是該內容表現得不錯。
但要注意的是,觸及率本身無法看到「觸及人數」,所以:
關於互動的行為有很多,如讚、留言、分享、點照片、滑照片、看影片、按 Live Photo、按 Gif、點連結、按閱讀更多、按 Hashtag … 等等,這類針對內容產生的任何行為而衍生的數據,就是互動,是在正常狀況下最能代表受眾好感度的指標 (非正常狀況指的是一堆負面留言)。
通常在這個部份,會使用一個指標:互動率。
互動率 = 不重複的互動人數 ÷ 不重複的觸及人數
舉例來說,A、B 和 C 都看到了這則貼文,其中 A 點了讚,那互動率就是 1 ÷ 3 = 33%,即便 A 點讚又留言,互動率也一樣是 33% 。
從互動率可以看出大家會「有反應」的貼文是哪些,但如果你想了解受眾會對哪種內容「引發熱議」,就要計算「談論率」。
談論率 = (按讚數+留言數+分享數) ÷ 不重複的觸及人數
延續前面的例子,B、C 什麼都沒做的狀況下:
通常來說,互動率會等於談論率,但要是談論率大於互動率,代表討論度很高,也容易自主擴散。
《學一點》獨家折扣!最新 Hahow 8 折優惠券,點此領取(可儲存重複使用)
解讀數據可以找出哪些內容需要改進、是否需要調整策略的方向,先用 3 個步驟建立基本的分析邏輯:
A:這個月比起上個月,內容觸及數是衰退還是成長?
如果是成長,那麼:
如果是衰退,那麼:
想要找出上述問題的答案,要從報表中找出「離群值」:
比如,上個月的平均觸及為 3000,這個月為 5000,而這個月前三名的內容貼文觸及都超過 10000,那麼這就是遠高於平均的離群值,可能是因為前三名的貼文拉高了月平均。
但如果上個月和這個月都沒有明顯的離群值,是每篇內容都成長或衰退了,那麼數據變化的關鍵就是來自整體的因素。
找出數據中是否存在離群值後,再用以下 2 個步驟來分析近三個月的數據:
可以用以下方式對數據去做基礎判斷:
由於原因很複雜,需要靠經驗,有時也需要靠直覺,只有操作過的人才能從實務中了解確切的背後原因。我們也要知道,數據只是讓我們找到方向而已,大膽假設完原因,還是要靠實際測試才能求證。
更完整內容,請閱讀【如何經營社群?從規劃、設計到數據,建構完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