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為孩子打開閱讀世界的窗:筆耕小書店

    文/廖品榕

    攝影/黃英程

    藏身於鄰近新竹科學園區巷弄內的筆耕小書店,店如其名,空間小巧溫馨,小小的店鋪中四面圍繞著書架,上頭是滿滿的書籍,正中央一座綠色雙人小沙發是令人眼睛一亮的視覺焦點,一旁點綴著幾張彩色小板凳,舒適的閱讀空間讓來店的人們都能自在徜徉書海。


    這裡是竹科周圍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獨立書店,以販售兒童青少年讀物為主,包含本土文學創作、科普哲學史地,以及心理勵志等人文書籍;書店的樓上則是筆耕寫作坊,提供青少年閱讀寫作課程,為孩子奠定良好的語文表達基礎。


    乾脆開一間書店好了 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創業之路

    早在2015年就開張的筆耕寫作坊以獨創的「棒棒糖教學法」進行教學,這是盧翊在多年教學經驗累積下所自創的寫作教學法。分成五大架構,分別是遣詞造句、閱讀引導、五感六力、結構組織、主題寫作,藉由活潑生動的教學,循序漸進的讓孩子練習感受並勇於表達,進而喜歡上閱讀寫作。平常孩子除了前來上課,盧翊也會鼓勵並協助孩子將文章投稿各大報,更在每學期舉辦金筆獎,以增加孩子的信心;也結合筆耕小書店的資源,舉行文藝營、寫作營等活動,拓展各方面的學習與視野。


    過去,盧翊曾在多所高中職任教,後來決定離開校園,轉往體制外教育發展,創立「筆耕寫作坊」,專注在青少年閱讀寫作的推廣和教育上,更進一步開設青少年書店。放棄穩定的教師職,盧翊選擇來場人生大冒險,無非就是希望提供孩子們一個更加富有彈性與趣味的學習方法與環境。


    「原本是只有寫作坊,但常常被家長問到有沒有推薦小孩看的書,寫作跟閱讀本來就是高度相關的,後來教室遷址後,就想說也許一樓可以來開一間書店。」盧翊笑著回顧創業的初心。盧翊是現任筆耕寫作坊的作文老師,同時也身兼筆耕小書店的店主,他分享當時的起心動念很單純,就是希望孩子能閱讀更多好書。經過眾人的一同努力,一樓的筆耕小書店於2018年開張,沒想到這一開,就開到了現在。


    孩子們在店內四處遊走,找尋書架上有興趣的書籍,這是筆耕小書店內經常出現的風景。「自主選書這樣的概念,其實對現在的學生、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陌生的的想法。」身處實體書店沒落的年代,在疫情過後,人們的購書管道更是紛紛轉向網路電商,許多孩子沒有了逛書店的經驗,甚至不知道書店的存在,「所以有一個環境,讓學生可以在這邊挑他自己想看的書、接觸一些他本來不知道的事,這件事本身很寶貴。」盧翊知道,筆耕小書店賣的不只是書,更是一份份對現代孩子來說的珍貴經驗與自由。


    筆耕小書店的生存戰

    目前筆耕小書店由盧翊和丈夫蔡文力共同經營,開書店的理想看似夢幻美好,然而,要營運一家獨立書店不可能只靠著熱情與使命感。回到現實,從基本的水電費到進退書,開書店處處是成本,每一天都是筆耕小書店的生存戰,但沒想到過去蔡力文在友善書業合作社的工作經歷,卻為書店帶來了不同的想像。


    閱歷過許多獨立書店的經營,蔡力文消化這些經驗,擬定出了最適合筆耕的經營策略。除了賣書,也販售食品,門口牆板上掛著東泉辣椒醬,而門口的冰櫃裡放的是杯裝的義式冰淇淋,「很多書店都是複合咖啡廳,但我們人手不足,所以賣冰淇淋最方便,東泉的話,則是因為店長是台中人啦!」盧翊分享道,而賣東西之餘,會員儲值制度的設立,更是穩定了營運上的金流。


    店內也不定期舉辦各種活動,讀書會、工作坊、講座、社區走讀、一日小店長……應有盡有,最近更開設了頌缽體驗,讓來自四面八方的火花在筆耕小書店中一次次被觸發。「活動和書店會互相帶動,讓更多人至少可以藉由來參加活動,知道有這個空間。」活動將人們聚集到書店,書店被更多人看見後,才有了生存的可能。如今筆耕小書店邁入第六個年頭,全靠兩人攜手合作,一起為筆耕小書店撐出了活下去的縫隙。


    最珍貴的東西

    疫情過後,書店的來客量並未回流,人們的購物習慣改變,許多實體店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書店的經營也因此更為艱辛。儘管如此,筆耕小書店依然每天到了開門時間,就會將大門敞開,做足準備,期待每位客人的到來。


    堅持開書店的意義是什麼?盧翊苦笑著說確實有考慮過乾脆把書店收掉,「一樓再弄一個教室,多賺一點錢多好啊,可是心裡會覺得蠻捨不得的。」捨不得的不是書店,而是經常來到書店的人們,擔心常客沒地方看書、聊天,擔心家長不知如何選書,擔心孩子少了一個自由的閱讀環境,在這裡深耕多年,久而久之也有了許多仰賴著筆耕的讀者。「當然自己心裡面還是會去設一個停損點,但有些常客或學生家長很支持我們,或者社區有些長輩,有事沒事也會過來聊聊天、吹冷氣,都有感情了。」時間與情感的積累,交織出實體店面珍貴的人情味,放不下這些人與情,於是兩人決定把書店繼續開下去。


    這幾年,筆耕小書店與筆耕寫作坊相輔相成,用自己獨有的方式陪伴著孩子們長出自己的人文素養與閱讀寫作力,當然也收到了不少來自家長的回饋,其中不乏提到孩子喜歡上閱讀的巨大改變。「有些人不喜歡看書,有可能是因為他還沒有遇到讓他喜歡上『看書』的那本書!」原來愛上閱讀也講求緣分,盧翊建議多去有書的地方,像是書店、圖書館,讓孩子有機會自由的去探索,「也要等待小孩開花的時間,但有的小孩他不會開花,因為他可能是樹,所以也不要勉強他開花。」看似俏皮的叮嚀,其實蘊含著盧翊對於教育滿滿的愛,不只孩子要學,大人更要學會等待,永遠保持開放的心,迎接任何的可能,因為他相信孩子總是能帶來驚喜。


    不忘初衷,在充斥著科學訓練的現代,筆耕小書店透過閱讀與寫作,與孩子進行人文對話,努力為他們打通一扇扇通向世界的大門,建立起更多人與人的連結和對社會的思辨。「懂得去感受和表達很珍貴,現在很多人連『我覺得』都說不出來了呀!」盧翊有感而發地說。


    全文請見見域《貢丸湯》第34期〈字在躲貓貓:新竹地方書寫進行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