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4|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黑臉”朗日塘巴尊者笑了的故事

    —轉載自:菩提文化網

    講說之善知識未能得知其名諱,在此頂禮! 並頂禮十方一切諸善知識!


    現在來講《修心八頌》,這部論典的作者是朗日塘巴尊者,他是阿底峽尊者的傳承弟子。阿底峽尊者傳給了弟子仲敦巴尊者,然後仲敦巴尊者傳給博多瓦尊者,博多瓦尊者再傳給朗日塘巴尊者,一代一代傳承下來,這些都是曆史上很出名的人。

    朗日塘巴尊者很出名,在《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普賢上師言教》)裏面,可以看到很多關于他的故事。當然,他的故事有很多種說法,有些大德的開示中,說他一輩子黑着臉,隻笑過一次;有些大德的開示中,卻說他笑了兩三次。對于一些死腦筋的師兄,就會疑惑:“有沒有搞錯啊,明明說隻笑了一次,怎麽這裏又笑了一次呢?說法都不一樣,這些佛教大德們是不是在說假話?”他究竟笑過幾次,那些大德們有必要說假話嗎?沒有的,這些佛教的故事,經過一代一代的傳承,中間可能會有些變化,你要去看主要的東西。

    由于大德們的說法不一,有的說尊者笑了一次,有的說尊者笑了幾次,由此斷定大德們在說謊,這是無理取鬧。真的有類似的案例,有人斥責我,說我曾答應下次禅七給大家找更好的地方,結果下次沒找到,他就說我說謊,氣得我頓失菩提心(開玩笑)!

    接下來,我們講一下這位偉大成就者朗日塘巴尊者的故事,他是靠修《修心八頌》而成就的。《修心八頌》隻有八句偈文,可能不是修心的全部偈文,隻是其中的一段,因爲前面沒有頂禮句、後面沒有回向文,不過就算是這樣,中間的這段也非常重要。

    噶當派分成新舊兩派,舊的噶當派由藏傳佛教後弘期的開拓者阿底峽尊者創立,有很多以修菩提心出名的大成就者,比如博多瓦尊者、仲敦巴尊者、朗日塘巴尊者以及《修心七要》的作者恰卡瓦格西,都是以修菩提心成就的,可見,舊噶當派的這個特點猶爲突出。新的噶當派就是現在的格魯派,由宗喀巴大師創立。格魯派也繼承了阿底峽尊者的很多東西,《修心八頌》《修心七要》是格魯派必須要修學的論典。

    朗日塘巴尊者是噶當派非常有名的一位高僧,他的另外一個名字叫“金剛獅子”,他一生都很嚴肅,整天黑着臉,很少有笑容,大家又稱他爲“噶當黑臉”。爲什麽他不笑呢?因爲他每天都在思維死亡和無常,所以笑不出來。有一次被問道:“你爲什麽不笑呢?”他說:“三界如火宅,沒有一處值得我開心。”

    大家不要一聽,就開始驚慌失措:“我們是不是要學朗日塘巴尊者整天不笑呢?”你要學他的精神,不要學他的臉,還有,你學得了嗎?說老實話,如果你整天黑着臉,老闆會揍死你的。另外,作爲居士,如果你不笑,老公/老婆會找你的麻煩——“你是不是不愛我了?爲什麽整天黑着臉?”所以,不要去學這些形式,而要像他那樣去思維無常。

    如果你内心裏面覺得三界如火宅,三界确實無安、很痛苦,那也不一定要黑着臉。你說:“朗日塘巴尊者爲什麽不這樣呢?”每個人有不同的性格,大德們有他們的示現和他們的性格。我們要學習他們的内在、他們的精神,外在的東西反而很難模仿,甚至修行的方式我們都很難學習。

    比如密勒日巴尊者,有本事你去學他的修行方式,首先去找個上師來暴打你很多頓,然後挖個山洞讓你坐十一個月。他的第一次閉關就坐了十一個月,然後又在山上修行了很多年,不穿衣服,吃蓖麻,餓得瘦骨嶙峋。雖然外在的形式你學不了,但大家要記住:他爲了追求解脫而不顧一切的精神,你是可以學的!


    雖然朗日塘巴尊者不喜歡笑,但傳說他有兩個笑的故事。在很多開示中,都說他隻笑了一次,可能因爲當時沒有通訊工具,不同的大德說他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事情隻笑了一次,從而産生了今天的問題,希望大家理解。

    關于他笑的兩個故事如下:

    其中一次。尊者以前在讀書的時候,很苦、很窮,沒有人理睬他,後來在他成爲很有名氣的大師後,很多人跑去攀關系,有一個人對他說:“我是你舅舅!”朗日塘巴大師就笑了,然後他把銀子放在佛壇上對之頂禮說:“本來無親變有親,本來無友現有友,爲我帶來親友者,銀子銀子我頂禮!”這話其實有很深的意義在裏面。


    這個故事好諷刺啊!朗日塘巴尊者說:“本來沒有親人,現在因爲我成名了,就變得有親人了,本來沒有朋友,現在有朋友了。爲我帶來親人和朋友的是銀子,所以銀子、銀子我頂禮!”實際上他是在諷刺這些世間現象,那這些諷刺對不對呢?是對的,庸俗世間的人們就是如此趨炎附勢。

    佛教圈子裏面也是一樣的,雖然大家都在追求高尚、追求解脫,但不是一學佛、一進入這個圈子就會高尚。這個圈子裏面同樣會有很多讓人哭笑不得、啼笑皆非的事情,一些人因爲追名逐利而加入某個圈子,見利忘義的事情比比皆是。

    但是,佛教圈子也有個好處,雖然進來的人充滿了缺陷、充滿了颠倒虛妄的東西,但通過修行,慢慢地你就會發現這些不值得追求,從而自然放棄,這是佛教帶給我們的最終利益。

    而在一些世法團體裏面,就不是如此,進去以後大家心口一緻、知行合一——争名、争權、争利,至死方休。活着的時候因爲争奪而不安樂,死亡以後也同樣因爲争奪而不安樂,他們沒有改進,反而越來越加深。

    這是佛教圈子和世俗圈子的不同之處,所以,不能因爲别人進入了佛教圈子,就要求别人:“你還學佛的,你怎麽這樣呢?”同樣,最初學佛的人會充滿一些不好的品性,佛教圈子裏面也會有一些不好的現象,所以我們要以寬容的心去理解。

    以上是關于他有一次笑了的故事,諷刺一些趨炎附勢的人。還有一次是《大圓滿前行引導文》裏記載的一個故事:一隻小老鼠偷取曼茶盤上的一塊大松耳石——小老鼠爲什麽去偷松耳石呢?也許小老鼠的前世就是松耳石(松耳石是一種綠色的寶石)的擁有者,後來修行不好就變成了老鼠,原因我們暫且不管。


    還有一次,一隻小老鼠偷取曼茶盤上的一塊大松耳石時,因自力不足,就吱兒吱兒地喚來一隻小老鼠,兩隻老鼠一推一拉搬走了松耳石。見此情景,朗日塘巴尊者才露出了笑容。

    看了這個故事以後,我的直接反應就是:朗日塘巴尊者的居住環境一定不是那麽好。我沒有看到其他東西,就看到了老鼠到處跑,就這一點,說明人的執著會發出不同的判斷。

    實際上,藏地某些地方的居住環境确實不怎麽好,但是,這能影響大德們的修行嗎?他們根本不會在乎!一些修得很好的人,老鼠也不會怕他,因爲感覺不到傷害。我們去國外一些地方,經常會看到鴿子、松鼠到處走,因爲人們不傷害它。但是,某些地方傷害動物成了風氣,動物們見人就逃,生怕變成鍋中菜。

    有人說狗看到吃素的人,就要親和一些,而看到吃肉的人,就會汪汪汪地吠叫。爲什麽會這樣呢?人心的力量用在思維和情緒上比較多,而在感官上的力量比動物要弱很多,在地震之前,老鼠會先逃出來,而人往往要等大地搖動以後才會知道。


    尊者說:“想到輪回中的痛苦,三界之内沒有一個安樂之地,沒有一個歡喜之處,我無論如何都笑不出來。”


    這是尊者不笑的原因。


    朗日塘巴尊者曾經發願:生生世世皆以比丘身來度化衆生。爲此,吉祥天女護法神也随之發願:若朗日塘巴尊者生生世世現比丘相弘法利生,我也發願生生世世護佑他完成度生的事業。以此因緣,朗日塘巴尊者的傳承弟子,都有吉祥天女作爲自己的護法神。


    說不定諸位就是朗日塘巴尊者的繼承者,如果大家當真修《修心八頌》,吉祥天女會來護佑大家的。

    等下我會把《修心八頌》的傳承給大家念一下,這個我是有傳承的。傳承不是一定要成就者才能念,我一個普通人也可以給大家念,你們互相之間都可以念。以前我們去學院接受傳承,上師沒有時間來念,就找一個出家人來給我們念,而且一念就是一整天。所以,念傳承不一定要成就者,聽了之後你就有傳承了。

    那是不是聽了這個傳承之後,都有吉祥天女來護佑呢?有的。但是,如果你要比較清晰地感覺到她們的護佑,你得好好修行,修行一段時間以後,你會感受到一些行爲、思想、境遇,真的會有如神助。那個“神”是什麽?說不定就是吉祥天女,她不一定隻是天女,也有出世間的,有些就是空行母,是真正的成就者。


    朗日塘巴尊者終生行持清淨戒律,最初于寂靜處修行了很長時間,後來攝受了衆多弟子,爲他們廣轉法輪,據說随行弟子有兩千多人。尊者在朗日這個地方建立了“朗日寺”,所以人們都稱他爲“朗日塘巴”。


    這是朗日塘巴尊者的故事,對他的介紹很簡略,如果想看一些詳細介紹,要去看藏傳佛教的一本曆史書《青史》(注:藏傳佛教僧人管·宣奴貝編寫,全稱爲《青史:西藏雪域佛法如何出現和傳播的故事》)。可見,藏傳的曆史一定和佛教聯系在一起。《青史》中記載了朗日塘巴尊者的很多故事,大家可以去看,它裏面詳細地講述了很多朗日塘巴尊者的故事。

    ——摘錄并整理自《修心八頌》第1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