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是誰呀??相信對於許多年輕人一定都不知道。其實梁實秋曾經是台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更是兩岸多所大學文學系教授。他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擁有多個頭銜,像是:散文家、學者、翻譯家、詞語學家。更是第一個將西方文學名著莎士比亞全集從英文版本翻譯為中文版本的第一人。
梁實秋故居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雲和街11號
開放時間:
周二-周五
AM11:30-PM17:00
電話:
02 2362 2165
備註:
台北市歷史建築、景點
雲和街一棟醒目的日式建築物
有許多早期日式建築物在二次大戰後不是被拆除,不然就是保留在整修開放為餐廳、展覽廳館、博物館之用。乍看梁實秋故居就是典型日式早期建築物。這棟建築物地址在台北市大安區雲和街十一號地址、坐落在巷弄的大樓之間,算是十分醒目的一棟單獨是建築物。
梁實秋故居建於西元一九三三年(SINCE 1933)年間,日本殖民時期地址為古亭町二零四番地,這棟故居最早是台北高等學校英語教授富田義介宿舍。二次大戰後,改制為省立師範學院教職員宿舍,陸續由張儒林、梁實秋、甯杼等人入住使用,梁實秋在西元一九五二年入住本宅到西元一九五九年一月搬離。
此後這棟建築物荒廢後,這棟建築物產權者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在西元二零零五年進行梁實秋故居調查研究,並於西元二零一零年十月至西元二零一一年六月間,請專業文物修復師修復完畢並保持故居基本風貌、爾後這棟建築物開放給社會參觀至今。
建築物特色
梁實秋故居的建築面積建坪三十坪大小、加上建築物外面庭園面積約四十坪大小。該棟建築為典型的中央走廊型住宅類型,原係中流階級模仿上流社會的住宅東和、西洋二館形式,在內部空間使用和、洋折衷的配置方式而來。
這棟建築特色之一即是具有洋式的接待空間,如玄關與應接室等空間,而與日本傳統和式的內部空間,如座敷、寢室及茶之間、炊事場、押入、浴室等服務空間兩部分所構成。
這棟建築是梁實秋一生中居住不少房子中最有感覺的一棟建築物。現址庭院內有一棵碩大的麵包樹,是梁實秋難以忘懷的,直到西元一九七三年一月移居美國後的梁實秋仍在慶祝自己七十歲生日寫的一首詞裡,藉著描寫麵包樹抒發對元配程季淑夫人的思念、語出道:惱煞無端天未去,幾度風狂,不道歲雲暮。莫嘆舊屋無覓處,猶存牆角麵包樹。目斷長空迷津度,淚眼倚樓,樓外青無數。往事如煙如柳絮,相思便是春長駐。
梁實秋一生在文學界的影響力
綜觀梁實秋一生在兩岸曾任教於東南大學、青島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等多所大學文學系教職。可說是兩岸之間一代文學巨擘。
梁實秋一方面也馳騁於文壇五十多年。從事翻譯工作是梁先生一生中重要的事業,其散文集膾炙人口,所翻譯西方文學著作莎士比亞全集更提升國人對西洋文學之鑑賞水準。特別的是自七十歲開始,以中文撰寫百萬字的英國文學史和一百二十萬字的英國文學選兩大巨著,重史實而不作批評,提供純粹的研究典籍。他編的各類英漢辭典有三十多種,以及各式各樣的英語教材,嘉惠國內外無數的學子。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影響梁實秋先生的人生觀和文學創作。他一生辛勤著述,八十多歲仍不輟筆,著作多本文學著作。在文學批評方面,發表評論文章多篇,文學批評作品為數不少,目的在提倡理性的文學批評和健康的文學創作,以維護社會理性和倫理。
台北市歷史建築與優質旅遊點
總結:梁實秋先生是一位中外聞名的文學大師,對於兩岸文學界影響兩岸文學界的精神與培養無數後代文學家。從他居住過的這棟故居雖然只住了七年時間,故居內擺設依舊維持梁實秋這七年住所情形。這棟建築是台北市歷史建物、也是優質旅遊景點。
梁實秋故居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雲和街11號
開放時間:
周二-周五
AM11:30-PM17:00
電話:
02 2362 2165
備註:
台北市歷史建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