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9|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踏青漫步】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 南港 | 台北漫步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位於台北市南港區,是台灣首座以流行音樂為主題的音樂中心,集結了多功能的表演場地、音樂教育中心、音樂產業中心與音樂博物館,致力於推廣流行音樂文化。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這裡,因此特別仔細觀察了它的建築設計。首先,這裡的表演場地就是金馬獎頒獎典禮的舉辦地之一,外觀氣派,整體設計大氣。不過,二樓的迴廊稍微影響了建築的切面,讓整體視覺效果稍顯局促,有點可惜。場地內設有一條連接對面的狼道,讓人能夠更便利地進入文化中心。

raw-image

從另一面觀察表演場地時,視覺效果整齊許多。坦白說,與高雄的流行音樂中心相比,這裡的建築風格相對較平淡,缺乏令人一眼難忘的特色。高雄的建築設計往往以單一特色突出而讓人印象深刻,而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設計則更像是一個公共場所,功能性強,但在視覺上並不特別搶眼。

在文化中心的背面,左右兩側為產業館,這裡聚集了與流行音樂產業相關的服務,包含樂器販售、唱片銷售,以及與音樂相關的各種商品。這樣的概念本身不錯,意圖將產業鏈集中化,提供一個全面的平台。然而,文化與創意的展現不僅僅是形式上的聚集,更需要細緻的經營與用心的創新。如果單純將所有資源堆疊在一起而缺乏核心特色與靈魂,最後可能會淪為人稱的「蚊子館」。

所幸,文化中心的另一側,靠近忠孝東路的地點,時常有人潮聚集。像這次有一個韓國團體來此舉行活動,雖然他們在國際上並非非常知名,但現場仍吸引了大批粉絲排隊,拍照、打卡,甚至與宣傳車合影。這一景象讓我深刻體會到,流行音樂確實是一個有潛力的大產業,只是平時我們不一定能充分感受到它的影響力。

然而,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在於「獨特性」。它的吸引力通常集中於特定族群,就像這些活動主要吸引年輕的粉絲,而對年長的族群可能較少吸引力。相對地,像江蕙的演唱會就會吸引較多中老年觀眾,年輕人參與的比例較低,形成了明顯的市場區隔。這種現象也反映出文化創意產業中的市場多元與細分化。

至於產業館的經營,單靠建築設施並不足以讓一個產業蓬勃發展。真正讓產業起飛的,是持續創新的內容與真實的市場需求。若一個館舍長期無人問津,即便有再多的硬體設施,最終也會成為蚊子館。流行音樂與文化創意需要的不只是外觀的亮眼,而是能吸引人潮、激發共鳴的內在動力與持續的創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普普文創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