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溪法師語錄 (一):
中國註經第一人道安法師、多用老子道理,其釋「本無」義、謂:「無、在萬化之前,空、為眾形之始。夫,人之所滯,滯在未有;若託心『本無』,則思想便息。」
乃用老子「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道理、作解釋。
吉藏《中觀論疏》卷二、云:「『本無』者,未有色法,先有於無,故,從無、出有,即:無在有先,有在無後,故稱『本無』。」
亦老子道理,以「無能生有」、為「本無」者。
佛性本體,無來無去、無生無滅、無增無減、無生無死。佛性本體、不受薰染;而「無能生有」、則是能受薰染,非佛性也。
受薰染、是相對、有生滅;不受薰染、是絕對、無生滅。「本無」者,即佛家所謂「無始無明」。
慧遠法師,嘗有客聽講、難實相義,往復移時、彌增疑昧,遠、乃引《莊子》義、為連類,於是,惑者曉然。
慧遠《肇論疏》云:「因緣之所有者,本無之所無;本無之所無者,謂之『本無』。『本無』、與『法性』,同實、而異名。
以性、異於無者,察於性也,以無、異於性者,察於無也;察性者,不知無,察無者,不知性;知『性之為無性』者,其性、無察也。」
佛性本體、無邊,能容納萬物,山河、宇宙、萬物、皆是如來妙明真心;「因緣之所有者」、亦無邊,皆是如來妙明真心。
若未見性,「因緣所有」、乃從見聞覺知分別,「本無」、是「無始無明」、不是「法性」;若見佛性,則「因緣所有」、亦變為「法性」,不能加以分別。
僧肇《寶藏論》云:「夫,『本際』者,即一切眾生無礙涅槃之性也;何謂『忽有如是妄心、及以種種顛倒』者?但為『一念迷』也。
又,此念者,從一而起;又,此一者,從『不思議』起;『不思議』者,即無所起。
故《經》云:『道始生一』,一為無為;『一生二』,二為妄心;以知一故,即分為二,『二生陰陽』,陰陽、為動靜也。
以陽、為清,以陰、為濁;故,清氣內虛、為心,濁氣外凝、為色,即有『心、色』二法。
心應於陽,陽應於動,色應於陰,陰應於靜;靜、乃與玄牝相通,天地交合故,所謂:『一切眾生,皆稟陰陽虛氣而生。』是以,由一生二,二生三,三、即生萬法也。
既緣無為、而有心,復緣有心、而有色,故,《經》云:『種種心色。』是以,心生萬慮,色起萬端,和合業因,遂成三界種子。
夫,所以有三界者,為以『執心』為本,迷『真一』故,即有濁辱、生其妄氣。
妄氣、澄清、為無色界,所謂『心』也;澄濁、現為色界,所謂『身』也;散滓穢、為欲界,所謂『塵境』也。故,《經》云:『三界虛妄不實,唯一妄心變化。』
夫,內有『一』生,即外有無為;內有『二』生,即外有有為;內有『三』生,即外有三界。既內外相應,遂生種種諸法、及恆沙煩惱也。」
亦乃引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道理、來解釋佛經。
「本際」、是佛性本體、不起妄念,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無生無滅。
「如是妄心、及以種種顛倒」者,由無明所起、非「一念忽迷」也。
「不思議」者,即「無始無明」。無明所起、是見聞覺知,非佛性起;若佛性起,則:起時是眾生,滅時又是佛,成佛、亦有輪迴矣。
(補:「用《老》、《莊》、《周易》道理釋佛經」— 月溪法師語錄 (二)
道安、慧遠、僧肇解釋「諸法皆空」,並非否定現象之存在,乃謂:一切現象、皆為因緣和合所生。
此種由因緣和合所生之萬物之「相」,乃時刻變化、永不休止之範疇,故非萬物之「本性」。
如此說法、並非錯誤,但,既知:萬物之「本性」、為不變不易之範疇,則:真實本性 (即真如)、乃無生無滅、非有非無、超越人類之認識,可知矣!
而老子所謂:「有、乃生於無,有、復歸無」,一生一滅、循環返復,便是生滅、輪迴之法;既知:其由無、生有,便是可認識之範疇。
夫,有無、生滅、輪迴、可認識之法,豈可與離有無、不生滅、超輪迴、不可以腦根認識之法、相提並論耶?
此理極明,而諸師不察,深為惋惜!
世尊所據以破外道邪說者,即憑此「生滅法、與非生滅法」一點也。
生滅、起於腦筋揣量妄計,有生滅、即有輪迴,不能超出三界,是相對、而非絕對;無生無滅、即無輪迴,離於腦筋思量計度,超出時空、三界之外,是絕對、而非相對也。
故,老子之「無」、是生死本,而般若之「空」、則是了生脫死之體,不可同日語也。平者、然後可與談。(三教迥異佛法矣。))
支遁《即色遊玄論》云:「夫,色之性,不自有色,色、不自色,雖色、而空;知、不自知,雖知、而寂。⋯ 正以:因緣之色、從緣而有,非自有故,即名為『空』。」
佛性、無邊,色、亦無邊,宇宙萬物、就是色,故,《小品般若經》云:「色、無邊故,般若波羅蜜亦無邊。」宇宙萬物不越於色,豈非般若乎?
「因緣之色、從緣而有,非自有故」,乃見聞覺知之辨別。
「非自有故,即名為空」,「空」、是指「無始無明」之空、非是佛性;倘若見佛性,則因緣、緣色、皆變為佛性矣。
自漢明帝時、佛教傳入中國,以至六朝,一般出家人皆修小乘中乘,修大乘明心見性者極少。
六朝時講佛經者,多以「本覺、始覺」為大綱,表如下:
覺、分為:始覺、本覺二類。
始覺:起念、染緣,落於九界眾生。
本覺:不起念、淨緣,佛界。
「始覺、本覺」道理,即老子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始覺、起念、是陽,本覺、不起念、是陰。
起念滅念、染緣淨緣、皆見聞覺知腦筋的作用;佛性、則是如如不動、不受薰染。《華嚴經》、《圓覺經》中所示甚明。
若見佛性,則佛性之光明,能將六根、六塵、五蘊、十八界、二十五有、八萬四千起心動念塵勞門,通通變為佛性;以後,佛性無窮無盡,永遠是佛、不再變為眾生,返觀父母所生之身,如大海一漚、若存若亡,肉體之存壞、與佛性兩不相干。
起念、滅念、是相對的;佛性、是絕對的。
相對、不能超出輪迴;絕對、才能超出輪迴。
(評曰:
此段、係針對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南北朝之佛學一章而發。
馮文未言:援《老》、《莊》以詮佛學、有何根本齟齬之處;彼摭拾文句、評敘道、佛義理表面之異同,僅止人心相對之清濁、心性陶冶之高下,不脫「有、無」之見。
師則指云:道家、理學、小中乘佛家、與大乘佛家所求之本體,前三、在人心惑識之內、為「無始無明」,後一、在宇宙廣袤之中、為「佛性」;前為相對、不脫生死,後為絕對、超出輪迴,絕不可同日而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