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溪法師語錄 (一):
又有一派、主張:佛性本體、譬如一面鏡子,本來很明亮,因一念不覺、而起無明;無明、譬如灰塵、將鏡子蒙蔽。天台智顗、立「六即佛」義,將修行證悟分為六個階段:「道理」上、本來是佛;「名字」上、亦是佛;「觀行」者、是將灰塵拂拭;「相似」者、是已看見一點本來的明亮;「分證」者、是灰塵逐步已拭去;「究竟」者、是灰塵已拂完、看見鏡子本體。
此派、將佛性、比如鏡子,一念無明、比如灰塵。但,若灰塵從鏡子裡面生出,則拭了還會生;若從外面進來,則與鏡子無干,何消拭它?
其實,一念無明、六根、乃從見聞覺知靈性生來;修行人利用一念無明、六根、見到佛性以後,一念無明、六根、皆變為佛性,所以,一念無明不能斷。
斷六根、是小乘、修四諦,斷一念無明、是中乘、修十二因緣;小乘、中乘、是化城,大乘、是寶所,佛設化城、以引導眾生入寶所。
又有一派、參禪用功、終日靜坐,不執著有念、不執著無念、不執著非有非無、不執著亦有亦無,照而常寂、寂而常照,似空又有、似有又空。以為:這樣便是明心見性。
其實,此等境界、皆是腦筋作用,如老子所謂:「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佛性、不起心動念,非腦筋作用也。
又有一派、主張:佛性、是「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中間是」。
中、因前後而有。佛性無中邊、前後;中間、乃腦筋作用也。
唐朝一般法師解釋佛性、有四派:
一、不怕妄起,只怕覺遲。
二、現前當體,一念覺是佛,一念迷是眾生。
三、「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眾禍之門;當體一念,妙、便是佛性,禍、便是墮落。
四、一念不起、無生死,便是本來面目;一念起、有生死,便是眾生。
其實,妄、覺、一念迷、一念覺、知禍、知妙、起念、滅念、都是見聞覺知腦筋的作用,與佛性了不相干。
現在,又有一派、主張:「悟道、是悟理。」
古人曰:「理雖頓悟,事須漸修。」意謂:雖然初步「悟理」,還須再修、再悟。
悟道見性、乃是實實在在的事,並非只是明白道理而已。
(補:「悟道、是悟理」— 月溪法師語錄 (二)
「悟道」者,明心見性、成佛之謂;「悟理」者,明白道理之謂,明白道理、並非成佛。
「悟道」、是「證悟」;「悟理」、是「解悟」。
頭腦清楚之人、懂得經教道理,但仍須參禪修行、向心內用功、打破「無始無明」,方能明心見性、證悟佛道。
故,世人常謂:「悟道、是悟理」者,非也。佛性、是絕對的;理、是相對的,不能用「理」字、代表佛性本體。
修行、不在「悟理」、而在「證入佛性本體、了生脫死」;宋儒理學便是把相對的「理」、當做絕對的本體,所以沒有究竟。
如果,「悟道、是悟理」,則佛法變成理學矣!)
⋯
六朝高僧僧朗法師、用「空、假、中」解釋佛性。
觀「空、假、中」,是腦筋見聞覺知、心意識的作用,不是佛性;打破「無明窠臼」、見到佛性以後,便得「意生身」,那時,空的、不空的、真的、假的、中的、邊的、嬉笑、言談、山川、草木、石頭、瓦塊,通通變成佛性。
倘若,觀、是佛性,不觀、不是佛性,那麼,佛性不是有輪迴嗎?
六朝高僧慧觀法師、把佛陀的經典分為「頓、漸、不定」三教;又從漸教、更開為五個時期。
由佛性言之,「頓、漸、不定」、了不可得,「頓、漸、不定」之教、乃隨人的根性而說。
五時之分、原出《大般涅槃經》;五時者,乳、酪、生酥、熟酥、醍醐是也,端視:隨人之根性、能夠領受哪一種教法、就算是哪一個時期。
⋯
六朝高僧吉藏法師、用「本有、始有」解釋見佛性、謂:起念、為「始有」,不起念、為「本有」。
起念、不起念、都是見聞覺知腦筋的作用,與佛性了不相干。
六朝高僧支道林法師、用「小頓悟、大頓悟」解釋十地 (即十住):初歡喜地,至十法雲地。
悟、有「解悟」、「頓悟」之分。
「解悟」、即「理悟」;「頓悟」、即「事悟」。
「解悟」、是見聞覺知腦筋的作用,見解高者、為大悟,見解淺者、為小悟;「頓悟」、是:一悟、就悟,不悟、就不悟,不分階級漸次,即明心見性之頓教法門。
我們學佛、修明心見性的法門,要根據釋迦牟尼佛、及古今明心見性的人,有事跡可以考查,如《傳燈錄》等。假使,未明心見性的高僧大德、著很多書,我們看了,對於我們修明心見性、了不相干;考查他們的事跡,未明心見性,所講的、是義學玄理、不是心地法門的話,我們不能以他們為模範。
(評曰:
悟、就所悟對象之別、可分為:「理」、「道」二類。
「理」者,學問義理之謂。
「道」者,修行方法、途徑、與目的之謂。
是以:
「悟理」者,明白學問義理也;此種悟、稱為「解悟」。
「悟道」者,經由修行、而證悟本體之事也;此種悟、稱為「證悟」、或「事悟」。
學問義理、姑可置之不論,最多、僅為修行功夫所需之助緣耳;至於,修行之方法、途徑、與所求本體,則有道家、理學、小中乘佛家、與大乘佛家之不同。
道家、理學、小中乘佛家之修行方法、途徑、與所求本體,意在「轉滅」阿賴耶識中雜染有漏種子,「轉得」阿賴耶識之清淨無漏分 (即菴摩羅識、及其業相假〇),以求人心之相對潔淨。
大乘佛家之修行方法、途徑、與所求本體,則意在「轉解」阿賴耶識中雜染有漏種子、「轉滅」阿賴耶識之清淨無漏分 (即菴摩羅識、及其業相假〇),「轉得」惑識區隅外之佛性光輝,「轉捨而成」該為佛性光輝映照、而與未明心見性以前所視、都無異別之諸識與諸境。
故,道家、理學、小中乘佛家、與大乘佛家,彼等所行、所求之「道」,亦非同途也。
由以上所說,可知:
「悟道」、或稱「事悟」,就修行方法、途徑、與所求本體之分歧、又可再分為:「漸悟」、「頓悟」二類。
「漸悟」者,唯於人心清濁之相對升降、求得分段差別之心想悟境而已,不脫生死。
「頓悟」者,殄滅阿賴耶識中虛妄根本之清淨無漏種子,超脱阿賴耶識惑識範圍之羅籠羈絆、黏著繫縛,而與瀰漫宇宙虛空之佛性光輝接壤;證悟佛性已,即一悟永悟、不復更迷也。如此,方可謂是超出輪迴。
前云:「理雖頓悟,事須漸修。」意謂:悟後、仍須再修、再悟;此乃指「漸悟」而言,非屬大乘佛家所行、所求之「道」。
《楞嚴經》之經文、原為:「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此悟、是一悟、就悟,不悟、就不悟,並無「悟後、仍須再修、再悟」之意涵,乃指「頓悟」,而非「漸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