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在《佛王誓約》書中開示,佛光普照十方法界,又怎麼會需要我們點燈供養呢?事實上,需要被點亮的是我們自己的心燈。我們的凡夫肉眼看不清楚世情世境,對於出離解脫三界的勝法更是不能明見,實在是太需要光明了。所以佛家語云:「一燈能破千年暗。」佛前供燈能點亮我們的自性燈。
當我們以無比虔誠地心,將明燈供養諸佛菩薩,祈賜予殊勝的光明加持,令我們心中的一切晦暗剎那間就被淨化,內心柔軟,充滿暖熱與大光明。由於心中的光明性漸長,在遇境執迷時,會因正念具足的緣故,產生清明智慧,遠離一切邪法,識人清明,智慧圓滿。
文章摘要:
1、到底什麼是光明燈?
2、犯太歲跟光明燈的關係
3、點燈的真正目的
4、欲求新春吉祥—佛法三大心法
光明燈又稱為「長明燈」
點燈供佛是累積福德的快速方法,諸佛菩薩聖者眾,皆修持供燈的福德,快速成就。
經典說:『點燈能滅千年暗。』
每人的心中,都有一盞純淨且光明的自性燈,這盞自性燈如同佛一般的充滿光明性。但是眾生,多生累劫以來的罪業將我們的自性燈給蒙上了很厚的業塵,導致自性燈晦暗無光,也就是「無明」。
無明的人內心常沒來由的苦悶,遇到事情常起情緒,無法做出正確判斷,導致事與願違,諸多不順產生。
這些緣境不是犯太歲所造成的,我們不管有無犯太歲,五欲六塵是天天在染著,心已經失去像佛一樣圓沱沱的光明自性所致。
你今年犯太歲嗎?只要沒有出離三界輪迴,就難免被命數所拘,這也是《了凡四訓》中算命極準的皇極數所主張的論點。
但是一旦學佛了,改變命運就在一瞬間,隨著你累積的功德立即產生變化,這也是後來皇極數算不準了凡先生運勢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認為生活上大小之不順遂,是因為流年「犯太歲」的緣故,實際上,犯太歲當謹慎低調、一切小心為上,但主宰一人順衰之根本原因:「絕大多數是 自身的善惡業力召感來的。」
佛前供燈的果報,將來會點燃我們心中的自性燈,在此之前,由於心中的光明性漸長,在遇境執迷時,會因正念具足的緣故,產生清明智慧,遠離一切邪法。──節錄自慈悲 龍德上師著作《佛王誓約》
在佛前供燈,可以立即累積福報,每日佛前供燈,日日都有功德!若是我們懂得為至親至愛之人在佛前供一盞燈,就能為他們安排一個更好的未來。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解脫是超越生、老、病、死和一切生命的終點站,亦是每個學佛之人最終的追求。佛法的功德真實不虛,凡是如理如法地修學正信佛法,皆能在修學的過程中體證佛法,體驗真理,最終趣入解脫道。」
貪、瞋、痴、慢、疑這五毒,人人皆有之,我們身邊有太多的至親至愛之人,他們因緣未至無法學佛。而因果業力法則的無情,會毫無分別地降臨在每個人身上。
每尊佛、菩薩都具足無量悲心和大誓願力,才得成就佛道,而每一尊佛菩薩也都各有其不同的功德利益、本願來加持眾生,救度一切迷惘眾生,快速幫助凡夫祛除世間法、出世間的一切障礙危難。
《佛說施燈功德經》言:「彼施燈者,所得福聚無量無邊,不可算數,唯有如來乃能了知。」無論是什麼樣的動機點燈,為誰點燈,只要在佛前點燈,點燈之人還是被祈福迴向的對象,都會得到佛前供燈的殊勝功德。常在佛前供燈,功德實在是非常殊勝。
點燈的真正目的
新春將至,點燈是重要的緣起法、好兆頭,助長我們保持心性光明,黑暗污濁之人事不易趨近,破除自我的無明晦暗,掃除內心的雜染和 淨化罪業。
觀音山每一個燈種都有主要供燈的本尊,可以獲得不同加持。「新春限量光明燈組──圓滿燈」由:光明燈、長壽燈、善緣燈、智慧燈、財神燈、祈福平安燈、幽冥燈、超薦平安燈,8種燈種所組成。
讓我們在人緣、智慧、財富、健康、平安上招感圓滿吉善;和冤親債主解冤釋結,消災解厄,如意吉祥。在新的一年,蒙受諸佛菩薩賜予周遍的加持,福壽安康,身心自在,平安吉祥。
觀音山 2025光明燈祈福‧點亮心光明
每逢農曆年節,家家戶戶大多依照傳統習俗,到廟裡燒香拜拜、安太歲、過香爐,期望來年順遂,消災解厄、逢凶化吉。然而這些方法真的有效嗎?
以佛陀千年來的真理法眼洞澈世間,欲求新春吉祥,應當遵循以下的智慧心法:
一切皆感恩
除夕按舊年慣例都要拜天公、祭祀天神來報答上蒼一年以來的庇護恩情,「感恩之心」正是風俗背後的深層意涵,也是東方傳統、良善的美德。
慈悲 龍德上師曾開示:「息災禳禍之人必定常懷感恩之情。」感恩周遭增益我們、施以逆緣助長我們的人事物,自然福報滿盈。
一切皆懺悔
懺悔是招感福報的不二法門,懺悔消業,福就生。
一般人喜歡於新年禮拜神佛祈願,然而滿願的方法卻非向外攀緣,而是要反省己心,如果光是向外攀求,不僅不能如願以償,還可能招致過患。
一切皆慈悲
過年是一家團圓敘舊珍貴美好的時光,可是滿桌的生靈被烹煮成所謂的菜餚,牠們被迫與家人分離成為盤中飧。
新春迎萬福,放下肉食是最簡潔方便的妙法,要過一個喜慶的新年,所言所行應當慈悲圓融。
《六祖壇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方寸指「心地」,心是主宰人生禍福及命運進程的總樞紐,期許這三句心法帶給您新氣象的一年!
資料來源:
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