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身世悲慘而被迫踏上歧途的人,
都有資格住進同情塔。
您,要接受同情測試嗎?」
第170屆芥川賞得獎作《東京都同情塔》,以沉穩內斂的文字,描繪書中人物大量的內心獨白,帶領我們深入探索語言的作用、人工智慧的運用,以及犯罪者是否值得同情等極具深度的社會議題。
故事的開端即透過塔的命名,來探討現代日語的種種混亂現象,像是以片假名直接音譯外來語,並認為使用片假名會讓詞語顯得更加高尚。這種近似崇洋媚外的心態,使日本人正逐漸捨棄自己原本的語言。
遇到外來語,我們通常會傾向將其翻譯成容易理解的中文詞語,然而日本人卻更喜歡將外來語直接音譯並以片假名書寫,只因片假名看起來更專業、更能令人信服,甚至忽略了語言最基本的作用——表達與溝通。同情塔的建築師牧名沙羅自生理上表現出對片假名的極度厭惡,並認為「片假名就是一條條毫無美感與尊嚴的乏味直線,內容空洞,卻身具『足以包容任何國家的語言』的厚顏無恥。」試想:「Sympathy Tower Tokyo」與「東京都同情塔」明明具有相同的語意,為何偏要以音譯的片假名「シンパシータワートーキョ ー」來表記?這是否代表日本人想要拋棄日語?日本人如果拋棄了日語,又會剩下什麼?
作者九段理江自言《東京都同情塔》有5%的內容是由AI協助生成,此舉亦引發熱議。身處人工智慧盛行的時代,Chatgpt確實是一個相當方便且功能強大的工具,透過書中人物與人工智慧AI-built的對話,我們看見人工智慧中立、理性的文字背後,卻是缺乏情感溫度的生硬及冷漠,因為「AI太習慣於輕易竊取他人的文字,既不會質疑自己的無知,也不引以為恥。」、「AI無法擁有好奇心。它沒有『想要知道』的欲望。」藉此凸顯人工智慧也有侷限性,並非無所不能。
而書中最核心的概念,就是「以同情的角度看待犯罪者」。將收押犯罪者的高塔命名為「同情塔」,因為犯罪者之所以犯罪,多半肇因於原生家庭或自身遭遇的不幸。然而換位思考:同情犯罪者,難道不是在傷害被害人或被害人家屬的感受嗎?一如文中所述:「『被迫同情』顯然是一種暴力,但或許對某些人來說,這份同情能與優越感產生連結,從中感到愉快。」看似寬容善良的行為,實則如同人工智慧一般缺乏人性情感的支持,引領人進入更高層次的道德反思。
《東京都同情塔》以建築為主題,運用視角轉換和虛實交錯的手法,呈現書中人物深層的心理活動,進一步剖析現實與虛擬世界的交集與割裂,強烈的批判性與諷刺性,使其富含文學與哲學價值。或許在閱讀的當下,我們能化身為「會思考的建築物」、「獨立行走的塔」,並從中獲得深刻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