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eshake藥師聊光線-古典玻璃燈-士林區雹仔豆花

Cubeshake藥師聊光線-古典玻璃燈-士林區雹仔豆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成語說的好,青山綠水。

綠色是大自然豐富的顏色,無論是森林,綠地,小溪,縱谷,都豐富的佈滿綠色的痕跡。

時代越來越進步,節能讓LED燈具成為主流,重建讓高樓大廈林立,人們要享受原本的自然,只能到戶外爬山旅遊踏青了。

在環境科學與藝術美學裡,綠色都被視為是一種舒緩的色調,會帶來放鬆喘口氣的感覺,讓自己能夠像重開機一樣,丟掉一些桌面上雜亂無章的東西。

這次在造訪巷弄裡的懷舊豆花美食,很訝異經營者或環境塑造者的天才創意,讓古老洋樓裡,播放著美國古老鄉村歌曲。光線的營造雖然是暗色系,但將畫面聚焦,讓你在享用美食時,將焦點放在食物與你自身上。

綠色的古典玻璃燈,變身為餐食區的核心,在酒吧,豆花,老沙發等的跳脫元素,衝突元素,完全無違和的整合在一起。

曾在歐洲造訪歐洲進修的日子,我也很訝異竟然有玻璃藝術的專門科系,看著學生工藝者炯炯有神的揮動雙手或氣喘噓噓的吹著玻璃,那種生命的力量就賦予在美麗的古典玻璃上。

工業化量產後美麗的古典玻璃產業,變成時代的眼淚。照明替我們帶來進步,然而燈具與光線的專業美感鋪陳,我們仍然能夠自己參與,自己設計,讓光線不在只是手機或天花板產出的,而是有我們情感參與的。

avatar-img
aroma1078的沙龍
0會員
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roma1078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寒冷的聖誕夜裡造訪,這家位在夜市巷弄裡的豆花店。 很特殊的名字,雹仔豆花。到訪時依照地圖繞了一圈,後來才發現,其實只要在夜市區裡看到一片閃亮亮販賣彩卷的店面,就在旁邊巷子裏一進去,再左轉就到了。 雖然不像大稻埕迪化街規模很大的洋樓群,在這裡的巷弄裡仍然有這兩樓的透天風格建築,讓你能享用豆花的風
古代的春聯,是一種喜氣的象徵,現代社會變成是一種罕見的藝術品了。在店面的陳列裝飾中,光線打在室內或賣場裡,就會營造出不同的感覺。 利用春聯的立體感,可以塑造出穩重而對稱的空間表達,更勝於一個電子看板不停的更新刷新螢幕表現。 也把享受夏日秋日冬日休閒時光的店內飲食時的光線分享。
古井,斗笠,三輪車。這間位在石牌捷運站附近的水龜伯古早味甜品,就帶給你這樣的視覺感。 每天在匆忙快節奏的工作下,如果來這邊享受甜品,就可以說是七分靠吃,三分靠看,讓自己由3C世界跳出回到濃濃的懷舊放鬆感。 店裡的成員雖都年輕,然穿搭著台灣傳統老式鄉下的簡單服裝別有一番風味。在甜點冰品充斥的時代,
豆花百百種,看起來都一樣,但風味卻大大不同。不論冬天來碗熱的甜湯豆花,或夏日豆花冰品,都更勝於只喝飲料的滿足感。 大同區杉本豆花,位於雙連站步行快速到達的距離,周邊又有寧夏夜市滿滿的熱食選擇。 杉本豆花也吸引許多外國觀光客來朝聖,cubeshake藥師來這邊吃甜品的時候也意外聽到店員們討論到食品
在寒冷的聖誕夜裡造訪,這家位在夜市巷弄裡的豆花店。 很特殊的名字,雹仔豆花。到訪時依照地圖繞了一圈,後來才發現,其實只要在夜市區裡看到一片閃亮亮販賣彩卷的店面,就在旁邊巷子裏一進去,再左轉就到了。 雖然不像大稻埕迪化街規模很大的洋樓群,在這裡的巷弄裡仍然有這兩樓的透天風格建築,讓你能享用豆花的風
古代的春聯,是一種喜氣的象徵,現代社會變成是一種罕見的藝術品了。在店面的陳列裝飾中,光線打在室內或賣場裡,就會營造出不同的感覺。 利用春聯的立體感,可以塑造出穩重而對稱的空間表達,更勝於一個電子看板不停的更新刷新螢幕表現。 也把享受夏日秋日冬日休閒時光的店內飲食時的光線分享。
古井,斗笠,三輪車。這間位在石牌捷運站附近的水龜伯古早味甜品,就帶給你這樣的視覺感。 每天在匆忙快節奏的工作下,如果來這邊享受甜品,就可以說是七分靠吃,三分靠看,讓自己由3C世界跳出回到濃濃的懷舊放鬆感。 店裡的成員雖都年輕,然穿搭著台灣傳統老式鄉下的簡單服裝別有一番風味。在甜點冰品充斥的時代,
豆花百百種,看起來都一樣,但風味卻大大不同。不論冬天來碗熱的甜湯豆花,或夏日豆花冰品,都更勝於只喝飲料的滿足感。 大同區杉本豆花,位於雙連站步行快速到達的距離,周邊又有寧夏夜市滿滿的熱食選擇。 杉本豆花也吸引許多外國觀光客來朝聖,cubeshake藥師來這邊吃甜品的時候也意外聽到店員們討論到食品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再見了,無名小站 無名小站可以說是臉書的前身,當時還是文字年代時,我們會放上我們的照片,在Blog裡寫下我們的心情,或者來篇圖文並茂的文章。2013年無名小站正式關閉,他留下什麼給我?
前些日子在新聞上得知Yahoo將關閉知識+的服務,還記得以前在搜尋時總會特地點開知識+的網頁,因為總會有認真的網友來幫大家解惑,隨著使用習慣的改變,漸漸地遺忘了它的存在,當我看見方格子徵文裡提到的Flash-阿貴時,喚起了我的兒時記憶。
2013年4月25日,臺灣的MSN Messenger正式停止服務,現在Line取代手機號碼、FB使用者也被嘲笑年輕人都用IG,那些一不留神就跟不上的新社群平臺與看不完的訊息,使得對未來的焦慮與對過去的失落,層層堆疊上來。 也許我們懷念MSN的背後是那個時代交友的單純吧。
再見了,無名小站 無名小站可以說是臉書的前身,當時還是文字年代時,我們會放上我們的照片,在Blog裡寫下我們的心情,或者來篇圖文並茂的文章。2013年無名小站正式關閉,他留下什麼給我?
前些日子在新聞上得知Yahoo將關閉知識+的服務,還記得以前在搜尋時總會特地點開知識+的網頁,因為總會有認真的網友來幫大家解惑,隨著使用習慣的改變,漸漸地遺忘了它的存在,當我看見方格子徵文裡提到的Flash-阿貴時,喚起了我的兒時記憶。
2013年4月25日,臺灣的MSN Messenger正式停止服務,現在Line取代手機號碼、FB使用者也被嘲笑年輕人都用IG,那些一不留神就跟不上的新社群平臺與看不完的訊息,使得對未來的焦慮與對過去的失落,層層堆疊上來。 也許我們懷念MSN的背後是那個時代交友的單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