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維多利亞州西南部的一條沿海公路「大洋路 The Great Ocean Road」,全長約243公里。由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士兵所建,在英文中常把第一次世界大戰稱之為“Great War”,為了紀念他們偉大的功績,所以正式命名為“Great Ocean Road”。此條公路被譽為「澳洲最美公路」,《國家地理》雜誌也將其列入「一生必遊的500 公路之旅」。
由石灰岩和砂岩組成的懸崖與海灘,因受海浪不斷地拍打侵蝕,可以看到各種奇岩怪石。強近的海風加上海浪不斷拍打造成大片白色浪花,看不到盡頭的遼闊景象真的很壯觀。
位在墨爾本市區西南邊的大洋路,東邊起於Torquay,到西邊終點Allansford。兩百多公里的公路上有十幾個景觀點,我們只有安排半天的時間,所以前往四個著名景點,以下跟大家分享~
是一個可愛的天然洞穴,適合拍照。一路上還有好走的步道與階梯,看著一旁歪斜的樹木與草地,就可以知道他們平常是如何被南大洋的風侵襲。
根據維基百科:「這座蝕柱是由侵蝕作用形成的。在1990年之前,這座天然拱橋是以雙拱橋的形式存在的,而非現在的離岸單拱橋。倫敦拱橋與陸地相連的部分於1990年1月15日意外塌陷。兩位遊客(Kelli Harrison 和 David Darrington)被困於外側拱橋之上,後被營救,在此事件中無人受傷。」
當下看到倫敦拱橋的時候沒有那麼震撼,就是一個下面有洞的大石頭。但在回來Google後看到維基百科的資料,才知道原本他是雙拱橋,當時還有人站在那個大石頭上。今昔對比感受度更深,大自然的力量再加上時間的推移,看似堅硬的物體也被改變了很多。這兩張照片對比也發現海浪侵蝕的範圍很大,現在距離更遠、London Bridge也小了很多。
回來看照片才發現我沒有拍整個刀鋒啊😭😭😭攝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啊!!!
距離The Razorback很近的阿德湖峽,為了紀念在1878年6月1日名為「阿德湖號」的英國移民船在此處觸礁遇難,52人死亡,2人生還,所以這個地方被名為「阿德湖峽」。由於岩石從台階上掉落,目前海灘通道已被關閉,沒有確切的開放時間,我們就只能從上方拍照了。
大洋路最最最有名的就是十二使徒岩了,停車場規模之大,走來的路上還有直升機停機坪,口袋較深的人可以用飛越俯瞰的方式欣賞十二使徒岩及周邊景色。
到的時候我很認真地數石柱,怎麼數都沒有十二塊,後來才看到介紹牌:「不要糾結於這個數字,從來就沒有十二個石柱,有紀載以來只有八個。很久以前當地人稱這裡為母豬與小豬。後來為了要吸引更多人來參觀才改名為十二使徒岩。」看完介紹在內心翻了個白眼,但又很佩服決定改名的人,十二使徒岩確實比母豬與小豬更吸引我😆
我們去的時間是12月初夏季,如照片所示風誇張的大。而且早上原本天氣很好,到了下午就烏雲密布,天氣變化之快。Google之後才知道,這片海岸線也叫做「沈船海岸」。
這130公里的海岸線,在 600 年代後期和 1700 年代初期之間相對較短的歷史中,有 1900 多艘船隻沿著這條海岸線失事。原因是這些船隻在經過南非後已有數週或數月未見陸地,因此他們很容易偏離航線。如果船隻駛入該區域,碰巧遇到暴風雨或濃霧(這很常見),很容易被捲入強烈的湧浪和波浪中,導致船隻撞在懸崖和岩石上。(資料來源)
在親身感受這狂風跟天氣變化後,不難想像在古代科技不發達的時期,會有這麼多艘船因為能見度不佳而撞上礁石。
在去大洋路之前,心裡想像景色會像台東的台九線一樣,大海緊貼在旁,像是浮在海上。但這條路距離海有點距離,若隱若現,有時要特別開進去,再步行才能看到整片大海。除了壯觀的海岸線,一路上令我印象深刻地還有遼闊的平原草地、筆直的公路及一大片毫無遮擋的天空,令人心曠神怡。
自從2021年從澳洲打工度假畢業後,就一直很想回去拜訪朋友。終於2024年底我們完成了這件事!!花了一個月的時間遊澳洲,除了拜訪朋友外,也去了很多地方,體驗從沒體驗的事。再與大家分享我們去了哪些地方☺️也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旅程🛤️ 下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