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在淡水河西岸,有一座十八連峰組成的山脈,名為觀音山。當地的人總說,這座山得名於形狀,它就像一尊橫臥的觀音菩薩。然而,真正賦予這座山傳奇色彩的,並非它的形狀,而是一個古老傳說。
「你們可曾注意過,每逢秋日清晨,山谷間總會飄起一層白白的霧氣?」
據說,那道霧氣並非普通的晨霧,它曾經化作人形。在漢人開墾的時代,徘徊於田園之間,默默注視著這些外來的開墾者。它也曾在農耕繁盛的歲月裡,悄悄地穿行於努力耕作農夫,聆聽著土地的脈動;隨著時光流轉,人們逐漸轉往城市,田野也漸漸被遺忘,而這股霧氣依然徘徊在土地的每一個角落,靜靜等待。
等待著什麼?沒人知道。
然而,這個故事,並未結束。
某個秋日,一位農夫上山採竹筍,途中感到疲倦,在一棵樹下不知不覺睡著了。當他醒來的時候,已經是過了一夜,他慌忙地跑下山,卻在小路上踢到一顆石子——石子滾落,帶動了一縷霧氣,緩緩從前方的樹林中飄出,忽明忽滅,彷彿在呼喚著什麼。
「你,還記得這片土地嗎?」
霧氣緩緩凝聚,化作模糊的人影,靜靜地站在樹林之間。農夫瞪大了眼睛,渾身僵硬,他不敢回答,也不敢移動,直到霧氣再次消散,他才跌跌撞撞地逃下山去。
「啊!啊!啊!」
故事講到這裡,原本圍在說故事者周圍的七個小孩子,因為故事過於可怕,紛紛被嚇得四散奔逃。尤其是其中的三個小女孩,邊跑邊哭,只剩下一個五歲的小男孩,嘴裡還含著一根棒棒糖,綁著一條沖天辮,光著屁屁呆呆地站在原地。
「拜託,洞主,你這次的故事也太可怕了吧!孩子們都嚇跑了。」一位穿著黑衣的女子無奈地開口,她的聲音中帶著幾分焦急。「這下凝禪珠充能怎麼辦?眼看淡水河神的三千聖誕快到了,我們還得送禮啊!」
白衣女子端坐在木椅上,輕輕歎氣,「怪我嗎?上次你說,我的的故事太無聊,孩子們都睡著了,幻想力不足充能。這次,我把故事改得稍微曲折點,誰知道會把他們嚇成這樣。」
白衣女子是觀音山圭柔洞的洞主—禮宮沙繪,一隻古老的狐妖。而黑衣女子則是與她同行的蝶妖—穗恭圓,已經跟隨修練了二百五十年。
穗恭圓皺著眉:「那現在怎麼辦?」
兩人互相對視,無言地收拾起手中繪有故事插圖的畫板。
就在這時,唯一還留在原地的小男孩,蹦蹦跳跳地走到她們身邊,將手中的棒棒糖遞給她們,純真無邪地笑著。他拍拍自己的光屁股,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似的,隨後扭頭跑回家。
「這小傢伙,挺有意思的。」禮宮沙繪捏著棒棒糖,微微笑著。
「也許,晚餐可以加個雞屁股。」穗恭圓看著小男孩的背影,若有所思。
兩人對視一眼,然後輕笑著化作兩道霧氣,朝著觀音山的方向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