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日記之250220從關係界線談自我認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跟家人之間的界線到底在哪裡,彼此都很努力了,到底怎樣才算是界線健康,每次都為了這個界線問題而變得關係不好,但雙方都沒有錯,這些都是導致精神壓力以及疾病的來源,不能不處理,但又不希望去傷害到任何人,也包含不想傷害到自己。

或許要從自我認識做起,我變得比以前敏感很多,只要家人過來說我的房間動線安排不好,那些言詞都讓我覺得自己被否定了,我已經盡力在做到當下的最好,有的時候會那樣做,也一定是有原因或不得已,我不再需要更多的否定了。

雖然我也能理解家人看見那些不順眼的事物,是基於一種害怕看見我處在不好狀態的擔憂,但我好像非得要按照那些他覺得安全的規矩才行,這也對我變得很難受,我想要按照自己的心意去過生活難道不行嗎,家人要練習去處理自己的不安感。

而我要練習去忽略家人不安感又出現時,那些對我的批評以及恐嚇,我當然希望家人具備判斷能力,甚麼事情是真的需要而來幫忙我,又怎樣的事情一但幫忙了就是形成對我的阻礙,我希望家人的愛能帶者智慧及自覺。

但或許需要學習『智慧及自覺』的人是我才對,當家人又帶者不安感而來批評及恐嚇我的時候,我要能夠辨識出來那是他的內在不安,我忽略就好,先把自己穩定住了之後,我或許還會有能量回來去照顧家人的不安感,這才會形成良好的迴圈。

而我覺得的智慧及自覺是甚麼呢,家人說的那些話一定刺到了我某個部位,所以我的心裡才不舒服了,我要去檢視我自己才對,即使那可能是以前的創傷經驗,那都沒有關係,任何時候它來了,我都有能力去直視它,處理並放下它。

而家人的不停觸碰,其實也就是代表處理的時間點到了,只要問題來了,去處理好內在那個被碰觸到的受傷部分,好好的去對話,使自己從舊有創傷中復原,那麼未來就不會碰到就痛了。

但為何年紀越大越敏感,這件事我不知道為什麼,明明以前可以的,現在卻都變得很不舒服,或許這也是我要去認識自己的部分,過去沒有這樣的資源去照顧自己,我想好好地對自己說抱歉,同時我也接受我自己的現狀。












avatar-img
14會員
3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蘇火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敘述一段人生經歷,它默默影響你,而你不自知,但逐漸你一直發現,好像都會對這件事情有感覺,或許敘述一下你為何一直都不知道這件事如此影響你』 這個題目有點難,既然不自知,那麼現在的我也不會知道,但如果真的要去探索自己的話,我覺得前任仍然是影響我最多的那個人,如果我對於自己受到的影響是不自知的,那我想
『能不能敘述一件令你開了眼界的事情,或是你感到驚奇的事物也可以,或許是你未曾體驗過或看過,也就是超出你認知範圍以外的事情』 有一次陪前任一起招待中國來的客戶去逛夜市,前任在走夜市的過程中就會介紹,關於這個夜市的事情,以及哪個攤位值得去品嚐等等的,我也跟者在旁邊,所以我也跟者聽他說的那些介紹。 聽
我對巴黎是有個遺憾在的,有個教堂的玻璃窗花,因為開放時間已經超過而無法進去,地點應該就在聖母院對面,我很清楚記得書上的圖片很美,那大概是我想再去探險的地方之一。 我想那與我的人生是有關連性的,那個時候的我還不算是被敲的夠破碎,所以也無法去做出那樣漂亮的窗花,現在已經破碎的亂七八糟的我,好像才開始能
『能不能敘述你對一個人好好過生活的看法,以及在你的經驗中,你曾經有過甚麼掙扎,衝突或是不知所措的心情,都請分享出來讓我們知道』 好像是被某個對象直接切斷聯繫之後,我才開始有了這個念頭,『我可能要開始學習一個人過生活了』,在此之前,因為有他的陪伴,所以都不太知道,原來我其實都不是一個人,我是直到大約
『如果讓你許一個今年一定能實現的願望,請問你會想許甚麼願,這個願望可以很瘋狂,但同時你要承擔實現後,可能會有你當初未曾想到的事情發生,同時你也得接受它』 如果願望的實現還要伴隨者可能的其他風險承擔,那感覺許願就要變的很小心了,深怕願望一成真,好像還要承擔別的事情,想到這裡就會覺得,那不然不要許願好
I don’t know why I can’t write articles in Chinese, but that’s okay. It’s an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writing in English. Flexibility is necessary for
『敘述一段人生經歷,它默默影響你,而你不自知,但逐漸你一直發現,好像都會對這件事情有感覺,或許敘述一下你為何一直都不知道這件事如此影響你』 這個題目有點難,既然不自知,那麼現在的我也不會知道,但如果真的要去探索自己的話,我覺得前任仍然是影響我最多的那個人,如果我對於自己受到的影響是不自知的,那我想
『能不能敘述一件令你開了眼界的事情,或是你感到驚奇的事物也可以,或許是你未曾體驗過或看過,也就是超出你認知範圍以外的事情』 有一次陪前任一起招待中國來的客戶去逛夜市,前任在走夜市的過程中就會介紹,關於這個夜市的事情,以及哪個攤位值得去品嚐等等的,我也跟者在旁邊,所以我也跟者聽他說的那些介紹。 聽
我對巴黎是有個遺憾在的,有個教堂的玻璃窗花,因為開放時間已經超過而無法進去,地點應該就在聖母院對面,我很清楚記得書上的圖片很美,那大概是我想再去探險的地方之一。 我想那與我的人生是有關連性的,那個時候的我還不算是被敲的夠破碎,所以也無法去做出那樣漂亮的窗花,現在已經破碎的亂七八糟的我,好像才開始能
『能不能敘述你對一個人好好過生活的看法,以及在你的經驗中,你曾經有過甚麼掙扎,衝突或是不知所措的心情,都請分享出來讓我們知道』 好像是被某個對象直接切斷聯繫之後,我才開始有了這個念頭,『我可能要開始學習一個人過生活了』,在此之前,因為有他的陪伴,所以都不太知道,原來我其實都不是一個人,我是直到大約
『如果讓你許一個今年一定能實現的願望,請問你會想許甚麼願,這個願望可以很瘋狂,但同時你要承擔實現後,可能會有你當初未曾想到的事情發生,同時你也得接受它』 如果願望的實現還要伴隨者可能的其他風險承擔,那感覺許願就要變的很小心了,深怕願望一成真,好像還要承擔別的事情,想到這裡就會覺得,那不然不要許願好
I don’t know why I can’t write articles in Chinese, but that’s okay. It’s an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writing in English. Flexibility is necessary for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透過各種案例探究為什麼他人言行會造成自身痛苦,解析其心理狀態,進而維繫健全的人際互動。 生活中最難熬的往往都是人際關係,正確洞察他人內心,就能提升所有人的生存能力。
這次要來和大家談談心理諮商倫理、邊界以及雙重關係   下列幾個問題,歡迎大家可以一起先來思考看看:   你會和朋友/家人分享心事嗎? 你所分享的內容是否會有"界限"呢? 你會和所有的朋友及家人分享一樣的事情嗎?   你是否有尋求過諮商或是心理師的協助呢? 如果有的話,當遇到難以啟齒
最近兩年,因著家中長輩的身體健康狀況,讓我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生活形態。對於長年處在對原生家庭產的的矛盾與恐懼中,如何慢慢發展出一套方式與長輩溝通。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界線的型態包括適應和不適應,分為模糊、鬆散及僵化。這些界線型態與童年經驗有關且影響人際關係。塑造健康界線需要家庭氛圍尊重孩子的界線,讓孩子理解與建立自己的界線。提供不適應界線的童年經歷和不健康界線狀態的例子,介紹內在與外在界線的區分以及辨識界線被侵犯的狀況。下一篇,將介紹如何設立和練習界線的彈性。
Thumbnail
面對與家人的衝突,你總是選擇退縮或逃避嗎?你想學習新的應對衝突的方式,卻始終找不到方向嗎?歡迎4/25(四)早上10:00-12:00來聽我們的生命故事喔~看這些年來我們是如何把敘事治療的精神與方法應用在生活中,在面臨與家人的衝突時,如何翻譯對方看似指責的語言,將衝突由大化小,活出更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雖然以嚴謹的心態看待這樣的議題,卻不輕易認為這是種「病」,很多時候只是人生路途上或有磕磕絆絆、或有塵土濛濛,於是越走越遲疑,總懷疑是不是在哪裡遺落了什麼,以至於步步都深陷,且再看不見明媚風光。這時候若有個專業力量,引領你回溯、爬梳,並適時提供力量,也未嘗不是件壞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歸屬感 安全感 被在乎的 跟你同一隊的 支持的 陪伴的 繼續列舉等等等 近期有朋友遭到情變, 去看了諮商師, 沒想到他感情受叛的事件只花了一點點時間, 但原生家庭的問題卻持續在治療, 每週要回諮商師去研討, 所費不貲 所費不貲的重點是在於, 這件事對他的影響佔了生命抉擇的很大因子
我曾有過很黑暗的過去 跟父母還有兄弟姊妹的關係很差 從小就憂鬱有心理問題跟控制不了脾氣 當一個人搞不定自己的內心 就會搞不定外界的人際關係 不過那些都過去了 現在只想寫一些光明面&短篇讓人看了開心的文字 昨天回去探望父母 又知道他們想回去山上老家搬東西 我立馬就說我要一起
Thumbnail
我認為一個人最早的人際關係始於家人之間的互動。倘若父母很常拿孩子與別人做比較,或是說你怎麼做才會被別人喜歡,那就很有可能讓孩子活在他人的眼光底下,心情也會隨之波動而無法得到真正的心靈自由。 鄭宇烈醫師在《你無法破壞我的心情》一書中提到會因為人際關係而困擾的人,多半是期待值很高,也就是沒有認
Thumbnail
透過各種案例探究為什麼他人言行會造成自身痛苦,解析其心理狀態,進而維繫健全的人際互動。 生活中最難熬的往往都是人際關係,正確洞察他人內心,就能提升所有人的生存能力。
這次要來和大家談談心理諮商倫理、邊界以及雙重關係   下列幾個問題,歡迎大家可以一起先來思考看看:   你會和朋友/家人分享心事嗎? 你所分享的內容是否會有"界限"呢? 你會和所有的朋友及家人分享一樣的事情嗎?   你是否有尋求過諮商或是心理師的協助呢? 如果有的話,當遇到難以啟齒
最近兩年,因著家中長輩的身體健康狀況,讓我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生活形態。對於長年處在對原生家庭產的的矛盾與恐懼中,如何慢慢發展出一套方式與長輩溝通。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界線的型態包括適應和不適應,分為模糊、鬆散及僵化。這些界線型態與童年經驗有關且影響人際關係。塑造健康界線需要家庭氛圍尊重孩子的界線,讓孩子理解與建立自己的界線。提供不適應界線的童年經歷和不健康界線狀態的例子,介紹內在與外在界線的區分以及辨識界線被侵犯的狀況。下一篇,將介紹如何設立和練習界線的彈性。
Thumbnail
面對與家人的衝突,你總是選擇退縮或逃避嗎?你想學習新的應對衝突的方式,卻始終找不到方向嗎?歡迎4/25(四)早上10:00-12:00來聽我們的生命故事喔~看這些年來我們是如何把敘事治療的精神與方法應用在生活中,在面臨與家人的衝突時,如何翻譯對方看似指責的語言,將衝突由大化小,活出更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雖然以嚴謹的心態看待這樣的議題,卻不輕易認為這是種「病」,很多時候只是人生路途上或有磕磕絆絆、或有塵土濛濛,於是越走越遲疑,總懷疑是不是在哪裡遺落了什麼,以至於步步都深陷,且再看不見明媚風光。這時候若有個專業力量,引領你回溯、爬梳,並適時提供力量,也未嘗不是件壞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歸屬感 安全感 被在乎的 跟你同一隊的 支持的 陪伴的 繼續列舉等等等 近期有朋友遭到情變, 去看了諮商師, 沒想到他感情受叛的事件只花了一點點時間, 但原生家庭的問題卻持續在治療, 每週要回諮商師去研討, 所費不貲 所費不貲的重點是在於, 這件事對他的影響佔了生命抉擇的很大因子
我曾有過很黑暗的過去 跟父母還有兄弟姊妹的關係很差 從小就憂鬱有心理問題跟控制不了脾氣 當一個人搞不定自己的內心 就會搞不定外界的人際關係 不過那些都過去了 現在只想寫一些光明面&短篇讓人看了開心的文字 昨天回去探望父母 又知道他們想回去山上老家搬東西 我立馬就說我要一起
Thumbnail
我認為一個人最早的人際關係始於家人之間的互動。倘若父母很常拿孩子與別人做比較,或是說你怎麼做才會被別人喜歡,那就很有可能讓孩子活在他人的眼光底下,心情也會隨之波動而無法得到真正的心靈自由。 鄭宇烈醫師在《你無法破壞我的心情》一書中提到會因為人際關係而困擾的人,多半是期待值很高,也就是沒有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