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爺協助進寶財神爺鎮守財庫,具備招財、守財的能力

虎爺協助進寶財神爺鎮守財庫,具備招財、守財的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灣的虎爺指的是虎神而非普通的虎。「爺」字是長輩的意思,因此,虎爺是對虎神的尊稱,也稱「虎將軍」。過去人們將虎視為萬獸之王,認為虎的勇猛氣勢可以避邪驅魔,所以許多廟宇的牆上常繪有虎相來避邪氣。有的廟宇則配祀有虎爺,除了禳災避邪外,也做為迎神賽會中的開路先鋒。


傳說虎爺是土地公的屬神,被土地公收服後,才被當作神來祭祀。虎是人類最害怕的猛獸,為了除去其災禍,於是向土地公祈禱,土地公收服牠後,就加以馴服、騎乘,即使虎要傷人,也要土地公同意才行。


此外,還有保生大帝與虎的傳說。保生大帝又稱「吳真人」或「大道公」,是宋朝的名醫。在他生前,有隻老虎吞吃了一位婦人,卻不幸梗住了喉嚨,痛苦萬分,大帝以咒水取出骨頭,老虎連跪謝恩,誓言不再傷人。後來,虎感念大帝之恩,便寸步不離跟隨保生大帝,並供做大帝的坐騎。


主神如果為保生大帝、財神爺、張天師、城隍爺、土地公的廟宇大多會供奉虎爺,拜拜時也別忘了祭拜哦!


虎爺的祭祀之所以興旺,據說是因為虎的強勢威嚴能禳疫癘惡魔、鎮護廟宇家宅之故,還有人說虎爺會啣錢金錢來(虎爺台語發音相近「好野」(有錢),被人們視為可以增進財運),因此商人與賭客更加信仰。虎爺大多置於桌底,小孩喜歡在桌下爬來爬去,所以虎爺也是兒童保護神。以前的男孩或嬰兒常在身上佩帶虎符,甚至穿上虎飾的虎帽、虎鞋等,據說可以驅魔保平安。


拜虎爺最好準備生食,如生香腸、生肉、生雞蛋等,但要特別注意,不是每間廟宇、每尊虎爺都能夠拜生食或肉,像是北港武德宮的「黑虎神」則是吃素的,記得準備水果類祭拜即可。因此拜虎爺之前,建議先詢問要去拜的廟宇。另外,供品如為生肉、生食,在未冷藏的情況下容易腐敗,反而會造成廟方與其他信眾的困擾,所以一定要記得將供品帶回家。


raw-image
raw-image
  • 祭拜時間:農曆六月初六 虎爺生日
  • 祭拜地點:供奉虎爺的廟宇
raw-image
  1. 上供
  2. 點燭(廟方有供則省略)
  3. 神前獻茶、酒(廟方有供則省略)
  4. 焚香迎神(每一香爐一或三柱香)並祈求平安(至廟宇拜拜,要先至廟前的天公爐焚香朝天祭拜)
    【祈願文參考】
    「恭請虎爺公,今逢虎爺公聖誕,信士/信女○○○,於_____年,國曆/農曆_____月_____日出生,現居在_________(地址),特備供品和金紙為虎爺公祝壽,祈求虎爺公保佑閤家平安健康、事業順利、財源廣進.......」(祈求事項因人而異)
  5. 擲筊以問虎爺之降臨
  6. 虎爺既降,有祈禱於虎爺者擲筊以請示(一邊擲筊一邊唸欲祈求的事,並許下答謝的報酬)
  7.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雙手捧持金白錢拜供虎爺公
  8. 燒金白錢
  9. 擲筊,問虎爺公是否餐畢
  10. 如餐畢,將酒灑於紙灰上(奠酒),撤供
    ◎到廟裡參拜,先拜天公→再拜主神和配祀神明後,最後再拜虎爺。若對祭拜流程不清楚,建議先跟廟方人員詢問。
    ◎有些廟宇的虎爺神龕旁會擺放「錢水」,信眾可以與虎爺交換錢幣以招財,但切記不能小錢換大錢,最少都要用等值的硬幣。換來的錢順著香爐過3圈,放進紅包袋或香火袋內,隨身帶在身上就能招來好財氣。


raw-image
raw-image
  1. 上供
  2. 點燭(廟方有供則省略)
  3. 神前獻茶(廟方有供則省略)
  4. 焚香迎神(每一香爐一或三柱香)並祈求平安 (至廟宇拜拜,要先至廟前的天公爐焚香朝天祭拜)
    【祈願文參考】
    「恭請虎爺公,信士/信女○○○,出生於_____年,國曆/農曆_____月_____日,現居在__________(地址),今日特備供品敬奉虎爺公,祈求虎爺公保佑閤家平安健康、事業順利、財源廣進.....。」(祈求事項因人而異)
  5.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雙手捧持金白錢拜供虎爺
  6. 燒金白錢
  7. 撤供


avatar-img
拜拜免煩惱
0會員
7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拜拜免煩惱 的其他內容
西秦王爺又稱「西秦王」或「郎君爺」,是台灣地方戲界與傳統音樂從事者所供奉的兩大主神之一(其一是田都元帥)。 西秦王爺就是唐明皇,名隆基,少時曾平韋氏之亂,奉睿宗之命即位,即位後,先後以姚崇、宋璟為相,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所謂的「開元之治」。昇平日久,唐明皇逐以歌舞為樂,
在民間的信仰中,有時候佛教與道教的神佛是混淆不清的,托塔李天王李靖是最明顯的例子之一。以佛教來說,他是佛教四天王之一,鎮守北天門,居須彌山水晶陲,統領夜叉羅剎將,以福德之名聞四方,為佛家弟子奉為護法天神。因其掌托古佛舍利塔,故稱「托塔天王」。在道教來說,他是玉皇大帝的重臣,被封為「降魔
田都元帥民間俗稱「雷公帥」、「相公爺」、「相江爺」,與西秦王爺共為台灣戲劇界及傳統音樂的兩大主神。 關於田都元帥的背景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唐朝時的樂師,天寶年間被唐玄宗召見,負責管理梨園,主管戲劇,死後被封為太常寺卿,後被梨園子弟奉為守護神,進而成為北管西皮派的
西秦王爺又稱「西秦王」或「郎君爺」,是台灣地方戲界與傳統音樂從事者所供奉的兩大主神之一(其一是田都元帥)。 西秦王爺就是唐明皇,名隆基,少時曾平韋氏之亂,奉睿宗之命即位,即位後,先後以姚崇、宋璟為相,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所謂的「開元之治」。昇平日久,唐明皇逐以歌舞為樂,
在民間的信仰中,有時候佛教與道教的神佛是混淆不清的,托塔李天王李靖是最明顯的例子之一。以佛教來說,他是佛教四天王之一,鎮守北天門,居須彌山水晶陲,統領夜叉羅剎將,以福德之名聞四方,為佛家弟子奉為護法天神。因其掌托古佛舍利塔,故稱「托塔天王」。在道教來說,他是玉皇大帝的重臣,被封為「降魔
田都元帥民間俗稱「雷公帥」、「相公爺」、「相江爺」,與西秦王爺共為台灣戲劇界及傳統音樂的兩大主神。 關於田都元帥的背景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唐朝時的樂師,天寶年間被唐玄宗召見,負責管理梨園,主管戲劇,死後被封為太常寺卿,後被梨園子弟奉為守護神,進而成為北管西皮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