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好奇的反思了一下
請好朋友GPT整理了以下
一、台灣室內裝修業的趨勢(近年走向)
1. 永續設計與綠建材意識抬頭
越來越多業主重視節能、低碳排與環保建材,政府也有推廣 綠建築標章、EEWH評估 等制度。
使用可再生、低污染建材,導入自然採光、通風設計,成為標準思維。
2. 數位化整合與BIM導入
尤其在大型案場或公家工程,越來越多採用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系統。
渲染圖、3D模擬甚至是VR導覽,成為與業主溝通的關鍵工具。
3. 老屋翻修與空間再生
台灣都市更新速度慢,但老屋市場需求強,許多設計師投入 室內空間再造、微型住宅設計 領域。
舊空間活化(如老公寓改Airbnb、文創空間)有很大的成長性。
4. 風格多元化與生活風格導向
從早期講究奢華、歐式裝潢,到現在走向「減法設計」、「無印風」、「侘寂風」、「北歐簡約」等生活感風格。
業主更重視「居住體驗」,而不只是外表好看。
二、公部門室內裝修的優缺點分析
優點
穩定與流程明確:採購流程與審查嚴謹,合約清楚,通常不會隨意追加減。
付款有保障:只要依流程申請請款,雖然不快但相對安全不會倒帳。
能見度高:參與公部門案場(如圖書館、展館、學校空間)對作品曝光有幫助,能提升履歷價值。
缺點
招標競爭激烈:需有一定資格與經驗,報價常需壓低搶案,利潤不高。
設計自由度較低:須配合政府審查單位、既定規範與標準工法,創意發揮空間有限。
流程繁瑣、溝通層級多:一案常要應對多個單位與主辦窗口,溝通成本高,時程容易拖延。
三、已開發國家/鄰近國家的室內裝修趨勢(簡要)
1. 日本
高齡化空間設計盛行:無障礙設計、溫潤木質風格、收納與動線思維非常成熟。
極簡與功能性導向:注重坪效、機能整合、極簡主義美學(ex:無印良品風格)。
職人工藝文化強:細節與完工品質要求極高。
2. 韓國
設計與品牌結合強烈:像「아파트멘터리」等設計品牌帶動韓系室內設計風潮。
生活風格導向強烈:大量出現拍照美感強的空間設計,風格鮮明(侘寂風、奶油風等)。
重視數位溝通與社群影響力:設計師透過IG、YouTube建立個人品牌。
3. 北歐(瑞典、丹麥)
設計民主化、強調使用者參與:設計不只是為美,而是為了解決生活問題。
永續與自然融合:大量使用天然材質、室內綠化設計、強調與自然共生。
4. 新加坡
小坪數空間優化設計成熟:政府大量推動 HDB 公宅裝修改善,形成強烈市場需求。
重視設計與施作分工專業化:設計師、施工監工、業主關係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