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不遠有一個公園,那裡有一排高大的樹木,每年秋冬季節都結著大量果子,從冬到春不斷往下掉落,鋪滿了下面的路面和草坪。
我常常路過那處,好奇是甚麼果子,於事撿來觀察,它長著一個表面皺紋狀的硬殼,質感如同半透明或不透明的亞克力,有的能透過外殼隱約看到裡面黑色的東西,搖一搖有響動。打開外殼裡面確實是黑色的果核,渾圓,質地堅硬。破碎的果殼會散發出一種微甜微酸的氣味。於是我隨手摘下來嚐了一口,發現不太好吃,就到河邊喝了一口水漱口,結果吐出來一嘴肥皂泡。這個事情太有趣,後來才知道這種果子叫無患子,俗稱洗手果。
原來無患子的果皮含有皂素,只要用水搓揉就會產生泡沫,可用於清洗,是古代主要的清潔劑之一。
所以,每當我經過那個公園,看到一地果子,都會撿幾十個回家,當肥皂使用,效果還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