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發現手上那檔「漲不動的股票」依舊穩穩撐著,別急著懷疑它,也許它正是下一個被點名的主角。
還記得我們在前幾篇文章的內容嗎?
當時我提過:「大盤要先拉權值股抬高空間,之後權值股自然會下跌,此時的指數震盪是為了換手,目的讓中小型股有表現的舞台。」如今走勢完全又中獎了。
指數準備進入震盪,但近期資金並未撤離,反而從高檔權值股逐步轉向題材型與原物料族群。
這正是我在近期提到的「一家烤肉、萬家香」效應,當資金輪動,市場熱氣開始擴散至其他股票上。
我的觀察:
目前大盤仍屬高檔換手,而非崩跌,指數會因為這個空間下跌的深度較大,所以別輕易追高權值股呦。
至於權值股多少可以買回,或是建倉,您就看我的舊文章什麼時候提到大盤要拉高空間,再去對照日期與權值股的股價。
然而權值股休息,是為了讓資金流向其他族群,中小型個股雖然修正深,但結構仍健康,沒有惡化跡象。
跌深不代表立刻反彈,但在震盪盤中,這些族群就是潛在的機會溫床。
我會選擇籌碼穩定、結構健康的中小型股,搭配原物料、傳產、與能源概念題材,逐步建立部位,不追高、不躁進。
題外話,我已建倉完畢,畢竟前期已經提醒了,我自然會進場。
理由:大盤創高強勢這種跌深弱勢的股票,自然會跌倒最低。
給正在觀望的朋友:
這段時間的震盪,是市場從強勢股向新主流轉移的過程。
觀察量能結構真正的低點,會伴隨「縮量止跌」或「換手爆量後的止穩」。
這些位置,就是未來反攻的起點。
策略上,採「分批進場、資金拆開佈局」的方式,避免一次押滿,讓自己保留迴旋空間。
結語:
市場從不會照劇本走,但會照節奏走。
我們的分析與節奏,而我們在做這種節奏的預測而已。
所以保持冷靜、按部就班,接下來,輪到各位在大盤強勢,而您手中跌深的個股,表現的機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