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是什麼?人稱的「非同質型代幣」出自區塊鏈科技。本文研討迴路轉的各種 Offering、再到 DeFi⋯⋯。最後來到我們的重點 — — NFT。其背後核心概念,不外乎是 AppWorks 創辦人林之晨所總結的「虛實整合」四個字。那麼這項出於傳說中「去中心化」技術區塊鏈、眾望所歸的線上線下整合技術,究竟 — — 又是為什麼 — — 會比現存雲端資料整理更有發展價值呢?
俗話說幣圈一天,人間一年。區塊鏈世界變化之大,技術發展與商業模式之迭代更新,讓人目不不暇幾。嚴格來說,比特幣從發想至今不過十餘年,撇開他本身在價格的劇烈波動,每每造成話題之外,其背後所運用的區塊鏈技術,在這幾年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雖說,90% 屬於曇花一現的噱頭,但仍有 10%,或許,真的有點料,也是在技術為基礎的前提下,認真在嘗試一些改變市場的創新模式。不過老實說,實際比例應該還是遠小於 10% 啦。
因為區塊鏈技術,最具體化的應用就是各種的「幣」,無論是基於應用場景的「功能型代幣」,或是具有實際資產做兜底的「證券型代幣」,又或著是類似貨幣功能的「支付型代幣」。,再者,就是 2020 年底開始引起關注的「非同質值型代幣」[
1],眼花撩亂,但追根究底,講好聽來說是為了探索不同的商業應用,講直白點,就是在畫大餅,把夢賣給除了 3F(family, friend, fool)之外,更多的機構與一般班大眾。或著,企業礙於數位轉型的壓力,乾脆,根本不管有沒有實際需求,也弄個區塊鏈發展的小組/部門,以為整個檔次就會提升。
其實新創圈子也差不多,不成氣候的畫大餅,與那些畫餅的人,很多根本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在吹個什麼,反正看似專業的術語拼湊一下(不光是區塊鏈,還包含什麼 AI 啦、大數據啦、IoT 啦、AR/VR 啦⋯⋯),項目白皮書找個專業代寫隨便弄一弄,就又是一個「要改變世界」和「顛覆傳統」的夢想了。不諱言,夢想往往是伴隨著泡沫的,但這也並非壞事,如同 1637 年荷蘭的鬱金香泡沫,或是 2000 年左右的 .com 泡沫,去蕪存菁之後,總是會留下一些什麼。就像鬱金香至今仍每年幫荷蘭賺進數億歐元的外匯;而經過 2000 年的互聯網之亂後,谷歌、阿里巴巴等企業存續下來,提供無數改變人們生活的數位服務。
各種 O 到 DeFi,到底有多少種?
區塊鏈也很有這方面的味道,只是發展,演化與泡沫的時程又更短了些。關於區塊鏈的技術內涵,網路上已有不少探討 [
2],本文不多做贅述。而從 ICO(首次代幣發行)、IEO(首次交易所發行),大抵就是 IPO(首次公開發行)的變形版,而 STO(證券型代幣發行,簡單理解也就是繞過監管的私募)。,隨著各國金融以及幾監管機構的重視,項目想要操作法規之外的募資行為,也變得越來越受證券法的限制。至於在支付領域,除了比特幣、以太幣坊、泰達幣等發展較早,流通也較廣,尚屬可以充當交易媒介之外,政府與央行亦紛紛踏入這塊領域,所謂央行數位貨幣(CBDC)就是一例,雖說在背後運用的技術和記帳邏輯與傳統有別。,但對於終端消費者來說,若你早已習慣使用 LinePay、ApplePay、WechatPay 等數位支付方式,那根本沒差,日常的消費與買賣,並不太會因為數位貨幣或區塊鏈的引進而改變太多。
至於 DeFfi (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顧名思義就是想打破過去金融界。,銀行與各類機構作為中間媒介的角色,某種程度上,也想「顛覆」央行作為操縱貨幣,以不透明的決策過程操縱貨幣,動輒祭出QE或調升(降)利率,讓台幣升(貶)值等等,由春山出版的「致富的特權」,就直白的論述了央行政策對我們產生的(不良)影響。但礙於篇幅,針對 Defi 的討論,之後有機會再撰文分享。
而 NFT 放眼了更大的領域,讓在現實世界中的「所有東西」,以及任何只要你敢,萬事萬物通通可以被 NFT 化
來到重點,NFT,稱作「非同質型代幣」,系出同源,跟上述提到的區塊鏈科技,以及一路走來,套路峰迴路轉的各種 O 與 DeFi 都有關聯。AppWorks 創辦人 — — 林之晨在遠見雜誌上發表過看法 [
3],指出最核心的概念,就是「虛實整合」四個字。在電商領域行之有年,都知道線上線下相互導流的重要性,數位工具的運用,不僅幫企業賺進利潤,也能讓消費者享受到成本更低的便利生活,背後的概念,某種程度上,其實也是虛實整合的一種。而 NFT 放眼了更大的領域,讓在現實世界中的「所有東西」,包含以往在 STO 中對應的資產(如房地產、股票、債券等),以及任何只要你敢,萬事萬物通通可以被 NFT 化(NBA 明星球員卡,過去的舊式音樂卡帶)。不僅如此,虛擬世界的東西,同樣可以這般操作,例如網路遊戲中的虛擬寶物,線上的素材與內容(文字、影視、音樂、動畫),還有其他尚待開發的東西。
聽起來很新奇?老實說也還好,因為早就有一個很類似的應用,不管需不需要用到區塊鏈科技,你我都可能已經接觸過。那就是數位產銷履歷 — — 有機養生理念當道,只要去高檔超市買一把菜,包裝上的 QR 碼可以讓你掃一下,就知道這項產品的背景資料,以及那些「唯一」的資訊,什麼出產的農場與農夫是誰,運送的貨運公司是哪個,幾號抵達倉儲,然後幾天後又送達通路上架⋯⋯。相信時間很夠又無聊沒事的人,可能都經由手機掃碼,連上了某個網路平台,看過這些資訊。另一個例子是紅酒,不少高級酒莊,出廠的瓶裝酒,也都會附上象徵身份證明的「數位化」標記,而如果剛好他又是被上傳到所謂的區塊鏈世界的話,自然又可以被附加一堆,信也好,不信也沒差的優勢,諸如「不可串改」、「去中心化」、「透明度」等等。
所以,NFT 大抵也是如此,把實體的「東西」貼上一個數位化的身份認證,你也可以把它想成是數位版的所有權證書。至於所謂的「非同質型代幣」,就是擁有獨特特徵,與眾不同,無法被取代,然後幾乎不可能偽造的意思。與之相對應的「同質化代幣」,簡單來說就拿美金來比喻好了,你手上有 100 塊美金,我手上也有 100,兩張紙鈔(或在銀行系統上的一串符碼),在性質和價值上都一模一樣。但如果我手上的 100 美元紙鈔被我摺成一件藝術品,即便你可以模仿也創作出差不多的樣貌,可是一但開始將之視為有蒐藏價值的東西時,性質就不一樣了。而被我灌注心血,耗費時間所完成的東西,自然也有了(自以為?)的蒐藏價值。
NFT 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在被授與唯一性的認定
好,這裡我們就帶到了 NFT 很重要的一個功能:特殊收藏品所有權證明的數位化,或是,根本原生於網路的那些創作,如何被授與唯一性的認定,讓之後的人無論怎麼仿造,又或是如何透過數位化途徑無限複製,在你手上的這件作品,始終可以被證明是最初的原創。
那區塊鏈扮演什麼角色?自然就是所謂那套「分散式帳本」,和其他林林總總的「加密」與各種「鏈」的技術,組合成號稱去中心化和不可串改的機制,讓這個代表最初原創/原始檔案的NFT,能安全無虞的存放起來,以供隨時查閱。
去中心化有很神嗎?老實說除了幣圈、鏈圈的狂熱者之外,尚且還看不出他的不可取代性。再說了,以 99% 的大眾市場,即便會擔心紙本資料可能記載不實,而數位化資料也有被竄改的風險,仍然還是可以托付給 Google、Amazon 這些掌控數據的大公司。藝術家他們以現行的機制與技術,完全也可以跟更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合作,例如佳士得,蘇富比等,蒐藏品被認證後,直接以加密的方式傳輸並存放在雲端,而但凡通過授權的用戶,一樣隨時可以調閱那些資料。若以結果論,撇開「中心化」的疑慮,其實 Google 和 Amazon 可以做得比區塊鏈更好。
無風不起浪,NFT 可以捲起一陣炫風,除了搭上新創熱潮之外,當然也跟人為炒作有關。雖說泡沫是遲早的事,但不妨維持一慣態度,仔細分析泡沫之後,到底還有哪些有價值的模式,可以被逐漸運用在市場上。因為小眾市場如藝術品和蒐藏品,大眾市場如當前眼下的所有的線上與線下資產(個資其實也算一種資產),若可以被進一步數位化(虛擬化),增加流動性,並降低驗證與交易過程的成本和時間,倒也可能是個值得思考的發展。
- 經濟日報的這篇文章很淺顯的解釋了幾種「幣」的差異,詳見: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9740/4543707
- 天下雜誌亦做了淺顯易懂的解釋,詳見: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0842
-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9464
本文由 Jack H. 和 Jamie M.M. 授與 Ar.Token 出版,轉載請註明出處。
3Ar.T 官方網站: http://www.3art.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