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古典音樂家李斯特於名流貴族家中客廳、會客室所舉行的鋼琴獨奏會,蔚為一股風潮,眾人沉浸於音樂家的個人魅力,也聆聽其音樂即興演奏的風采。這樣的場景,或許也能從19世紀的歐洲,挪到了台南的孔廟,一個春日的下午,眾人圍繞在鋼琴旁,坐在草地上欣賞鋼琴家盧易之的演奏。 盧易之是國內中生代鋼琴演奏好手,其出色的演奏技術,是根植多年扎實的功底訓練,演奏能力不在話下。而他近年所嘗試的大眾流行曲目鋼琴改編,也足以顯現他的古典音樂素養與品味之不俗,本場音樂會正是表現他近年投注的演奏曲改編,選定的曲目,皆是大眾耳熟能想的曲目,舉凡〈四季紅〉、〈桃花過渡〉、〈望春風〉等,乃至安可曲的〈燒肉粽〉、〈草螟仔弄雞公〉等,皆是朗朗上口之曲。 之所以舉李斯特為例,正是因為李斯特改編了大量的作品,並開拓鋼琴演奏技法的可能性,並開啟了一個時代的鋼琴作品風格。我大膽推測,盧易之的改編,亦承襲且運用了十九世紀浪漫樂派鋼琴曲的創作技法,例如豐沛的聲響、大量的裝飾奏、大跳音程、平行八度下滑音程、顫音等種種繁複且演奏難度甚高的技法。 這樣的改編方式,並非僅僅顯露其精湛的演奏能力,以及對和聲技法的嫻熟,在大量的裝飾音與華麗變奏之外,更忠實呈現了每首樂曲內涵的精神,並展現盧易之品味不俗之處,一如〈思慕的人〉,盧氏在主旋律的處理上,明晰且靜美,不張狂亦不過曝,一如低詠,而妝點的裝飾奏,是千里之遙的煙花。 別具創意的是,盧易之透過和聲的轉借,巧妙地嫁接了流行歌和古典音樂,如〈雨夜花〉和蕭邦的前奏曲〈雨滴〉,姑且不論盧易之是否有意將「雨」的意象連結在一起,這兩首曲子的無縫接軌,就已有了完美而驚喜的縫合。 特別要提隨著音樂起舞的舞者們,1920年代的台灣碎花裙、清湯掛麵的裝扮,可看出編導企圖呈現這場音樂會裡流行金曲的時代性,這些隨著歌詞內容,帶有行動劇意涵的表演肢體,亦是盧易之改編曲之外的化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