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因為太思念公公的雲南口音,
我任性的請求外子模仿公公的口音跟我說話,
那曾是我難以聽懂的語言,
因為對外省口音有著「聽覺障礙」,
聽著外子模仿公公的口音,
淚水潰堤般的流不止。
幾年前女兒參加創意族譜比賽,
必須採訪公公的生平事蹟,
當時公公因跌倒撞傷頭部,
記憶力逐日退化,
我們收集到的都是片段資料。
於是,為能了解公公當時的時代背景,
而閱讀了龍應台女士《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那紛擾的年代與每則故事中顛沛流離的心境,
讓人鼻酸落淚。
這讓我記起幾年前公公住在蘇澳榮總療養院的日子,
許多老榮民坐著輪椅或是躺在床上,
這些孤伶伶的身影總是讓人感到不勝唏噓,
每位榮民都有著一篇篇說不完的故事。
上個月大伯在衣櫥隱密的角落,
找到一疊公公的手稿以及一些文件,
工整的文字細細述說,
二十歲當年如何因為拿一包綠豆去市場販賣,
而被抓去當兵的心路歷程,
我似乎在閱讀著一篇沒被收錄在《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中的一段故事,
而這正是公公親身經歷的事蹟,
無法描述逐字閱讀的心境,
感覺是透過不同時空的心靈交流,
在公公往生滿週年的今日,
我將公公的手稿與文件整理成冊,
姪子將其取名為「浮生散記」,
共為200多頁。
感謝公公透過這種方式「講」完了他的故事,
而我也終於「聽」懂了。
這是一份多麼棒又珍貴的禮物,
小心翼翼的將它包裝好收藏在女兒的「嫁妝箱」中,
公公對我的疼愛無法用言語形容,
在這特別的日子,
就讓自己任性的追思與悼念。
其實遺憾的是這群戰士隨著年齡的增長與辭世,
那些被遺忘的或是沒被保存下來的動人故事,
而我們是多麼有幸能尋獲這份手稿,
讓後代有機會可以追本溯源。
曾經,我看過一個動人的故事,
一位老兵隨身帶著當年離家時母親塞給他的一件外衣與一把梳子,
每當他披上那一件外衣時,
總感覺是他的母親在擁抱他。
每當他用那把梳子在梳頭時,
都想像是他的母親在撫摸他的頭,
那份思念之情,總讓人鼻酸心疼啊!
筆於2015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