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y: 最近因為看了查理的影片,又把漫步華爾街再拿出來翻一次(2011年再版)我發現他的論點是:短期持有的話,高風險高報酬...
Ben: 多出來的勝率是莊家水錢,是莊家要賺的部位...
Hi, Kay:
短期持有一般來說風險比較高,因為長期持有會有「股利」的保護(如果我們談的是個股)。至於是不是「高風險高報酬」,可能就要看個股屬性,例如:電信股和IC設計股就截然不同。前者可能低風險低報酬,後者就可能高風險高報酬。
股市投資畢竟不是立即開獎的賭局,所以只要長期持有一群主要的公司,基本上是「低風險高報酬」。因為這樣的投資行為,至少加入了「品質」、「數量」和「時間」三個變因,這時它就可以是低風險高報酬。而要長期持有一群主要公司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指數型ETF。
其實當我們在談「風險與報酬」時,報酬比較容易理解,但風險定義就比較麻煩。例如:股價波動一般被視為風險,所以用什麼夏普值之類的來表示(這在做股債平衡時有用處)。但如果你像巴菲特一樣,認為永久損失金錢才是風險,而一時的「波動並不是風險」,這時股價下跌就不一定是風險。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墨爾基在漫步華爾街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系統性風險不是風險,而是機會」,這句話多少也重新定義了風險。當股市不分青紅皂白全面下跌時,那就是買進好公司的機會,此時就是低風險高報酬的時候,就是價值大於價格的時候...(雖然我還是像凡人一般,從沒把握住機會......^^")。
Hi, Ben:
嗯,沒錯,勝率之所以會大於100%,多出來的的確是莊家的水錢(即佣金、服務費)。因為怕片子太長,我沒有再進一步計算。其實只要把1除以1.03(總勝率103%),就會得到一個0.970的數字,它代表你下注100元,莊家會拿走3元,而兩隊的原始機率則分別是65%和35%。
我直接把兩邊勝率加總,是想說明我們以為勝率很高,但其實沒有(相對低,因為總勝率不可能超過100%);或反過來說,我們若贏了球,拿到的也是比應該拿到的少。至於台灣的運動彩券,則是你每次下注100元,就直接損失14%,專業賭客是不會下注台灣運彩的(只能當做公益)。
這支影片用賭球來娛樂大家,反倒失去我想要強調的重點。我要說的是:「高風險高報酬,低風險低報酬」是公平的賭局,在現實中並不存在太多這樣的賭局,你「拿到的報酬永遠比該拿到的少一點...或少很多」。也就是說,你承擔了高風險(即使你順利躲過高風險),但大多時候是拿到「相對的低報酬」。
我們舉幾個生活中的例子好了(但我加以簡化)。
彩券:我們總以為損失50元,但有機會贏得5千萬,這樣叫高風險高報酬。我們只知道賠率,卻忘了去了解機率是多少。假設中獎的機率是520萬分之一,那麼彩券若中獎應該贏得2億6千萬才對。所以這是高風險但「相對低報酬」。
福袋:福袋時常用一台汽車來做獎賞。假設福袋500元,汽車50萬,我們就會覺得可以花點小錢,試著去贏得大獎。同樣的,我們只知道賠率,花500元有機會贏得50萬元的汽車。但很少人在乎機率是多少?因為你永遠不知道福袋賣了多少個出去。所以這也是高風險但「相對低報酬」。
上述兩個例子,一般人很容易被50元或500元所影響,以為只是50元或500元。金額很少,就以為是低風險。在這裡我們的風險指的是失去金錢的機率,或說是勝率,而非單純金額的大小。
這個現象也時常發生在指數期貨、選擇權或權證等衍生性金融商品上面。可能有人會告訴你「損失有限,但獲利無限」,你就以為只是一點點錢(或保證金),就算賠光也是低風險。但......還是一樣,人們只看到賠率,忘了機率長什麼樣子,從沒去想過獲利無限的機率是不是很渺小。如果賠錢的機率很大,金額再小,也是高風險。
另外像保險:假設投保1塊錢,遇到保險事故理賠的機率是1/1,000,那你拿到的絕對不會是1,000,不然保險公司要賺什麼呢?所以對投保人而言,也可以說是「相對低報酬」。(當然,投保人有拿到保險公司的服務啦...^^")
所以...當我們換個位置思考時,你會發現,賭場、彩券商、福袋發行人、保險公司,他們全都在做「低風險高報酬」和「穩賺不賠」的事。當然,這其中還是有些學問,例如接受球賽下注的賭場,必須調整兩邊下注的比例,才能取得穩賺不賠的結果。至於其它的,則只需要靠大數法則,就能簡單地分散掉風險......
以上,若有任何錯誤,那就...算了...^^"
謝謝你。我是查理。(原文發佈於探路客 2020/10/28)
[更新] 下注光芒隊贏球@2.75...但輸了...^^"
賭球真的沒那麼容易...有趣就好...別浪費你寶貴的時間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