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恐怖者,必將活於恐怖之中
——旭
統治世界
普京可以說是從蘇聯到俄羅斯,最擅於對自己形象包裝的政治人物。這種設計和包裝甚至進入到普京個人的骨髓,這不知道是克格勃中學習“偽裝”的成就,還是與生俱來。
在俄羅斯民族中,普京的身型更近東亞人,並且有些中國人講的“男生女相”。在中國相學中,有“女生男相勞碌命,男生女相富貴命”之說。
普京曾用德語拼寫方法,將他的名字寫為“Wladimir Putin”
證件上的印戳顯示普京曾與史塔西合作。作為東德的國安機構,史塔西曾因對普通公民的密切監視而聲名狼藉。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 (俄語: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羅馬化:Vladímir Vladímirovich Pútin,台灣譯名:普丁) 。普京的名字從讀音來講,更接近於中文的“普丁”。歐美人的姓名排列是“名字、父稱和姓”。Влади 是俄語”統治“的意思,мир 是俄語”世界“的意思,普京的名字Владимир 是”統治世界“的意思。這個名字也是蘇俄創始人列寧的名字。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 (俄語: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 ,通稱列寧(Ле́нин) 。
八百多年前,弗拉基米爾大公 (俄語:Великий князь владимирский) 是中世紀基輔羅斯封建分裂時期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大公國 (俄語:Владимиро-Су́здальское кня́жество。又被稱為 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羅斯 ,俄語:Владимирско-Су́здальская Русь。1168年-1389年。是中世紀基輔羅斯的諸侯國之一,存在時間為,首府在今俄羅斯的弗拉基米爾) 統治者的稱號。在蒙古統治時期,接受欽察汗國 (Golden Horde;蒙古語:Алтан Орд,Altan Ord;西里爾哈薩克語:Алтын орда улысы,拉丁轉寫:Altyn Orda ulysy;土耳其語: Altın Orda ;韃靼語: Altın Urda。 1242年-1502年。又稱 金帳汗國 ,是蒙古四大汗國之一,建立於蒙古帝國西北部、後來突厥化的汗國,位於今天哈薩克鹹海和里海北部,佔有東歐和中歐地區,至多瑙河,由拔都及其後裔管理) 的汗 冊封,真正變成了羅斯各王公的頭銜。當莫斯科大公排除一切競爭者並有能力向欽察汗國 的汗 挑戰之後,弗拉基米爾併入了莫斯科大公國。俄羅斯最先進的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 ( 955型核子動力潛艇 的俄文名為Борей,意為希臘神話中的北風之神玻瑞阿斯,俄方代號:955計劃,西方稱為多爾戈魯基級), 其中一艘就被命名為“弗拉基米爾大公”號。
公元988年,當時的弗拉基米爾大帝在克森尼索 (又譯赫爾松尼蘇斯,希臘語:Χερσόνησος; 拉丁語:Chersonesus。是古希臘的一個殖民地,建於約2500年前,位於克里米亞的西南部) 受洗,並隨後在基輔為他的家人和人民施洗。後者在烏克蘭和俄羅斯文學中傳統上被稱為羅斯受洗 (俄語:Крещение Руси, 烏克蘭語:Хрещення Русі) 。
歷史上,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正式頭銜:“蒙上帝恩典,全俄羅斯、莫斯科、基輔、弗拉基米爾 、諾夫哥羅德的皇帝和獨裁者,喀山沙皇,阿斯特拉罕沙皇,波蘭沙皇,西伯利亞沙皇,陶立克克森尼索沙皇,格魯吉亞沙皇,普斯科夫的領主,兼斯摩棱斯克、立陶宛、沃里尼亞、波多利亞、芬蘭大公和愛沙尼亞等所有區域的君主。”
遠東原中國領土海參崴,俄文名稱是符拉迪沃斯托克 (Владивосток) ,восток是俄語“東方”的意思。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文意思就是“統治東方 ”或“控制東方 ”。
對於如此“霸氣 ”的名字,普京當然非常滿意且表達過“自豪 ”,普京的夢想也是人如其名,一直瘋狂的崇拜俄羅斯歷史上那些世界征服者。普京的思想是一種蒙古式的征服慾望、農奴制強權統治和列寧主義 的混合體。這一切可以追溯到俄羅斯歷史上的“民科”思潮歐亞主義 。
歐亞主義
歐亞主義 是20世紀20年代俄羅斯流亡者的政治運動,他們認為俄羅斯文明不屬於“歐洲”的範疇。十月革命是俄羅斯社會的快速現代化一個必要的反應,蘇維埃有能力將俄羅斯發展成為一個歐亞國家。比起其他斯拉夫人 (Slavic peoples,主要分佈於東歐和中歐,語言屬於斯拉夫語族) ,圖蘭人與俄羅斯人的關係更為密切。
俄羅斯族人與西方不相干,與斯拉夫(Slavdom)也無關。
——克柳切夫斯基,論俄羅斯文化中的圖蘭成份
圖蘭人種 (Turanid Race) 是過往高加索人種的一個亞種。在人種人類學上,圖蘭人種是歐洲人用來形容中亞與南西伯利亞一帶最常見的人種。“圖蘭”是波斯語對中亞的名稱。傳統上,被劃歸圖蘭人種的民族有哈薩克族與吉爾吉斯族、哈扎拉族、伏爾加韃靼人、巴什基爾人、楚瓦什人、部分烏茲別克族和維吾爾人。古代匈奴、烏孫、阿史那家族(木桿可汗、阿史那思摩)為代表。泛突厥主義稱他們的種族為圖蘭。
歐亞主義的主要領導人包括特魯別茨科伊大公 (Nikolai Trubetzkoy,1890年4月16日-1938年6月25日,尼古拉·謝爾蓋耶維奇·特魯別茨柯伊,俄語:Никола́й Серге́евич Трубецко́й) 、亞歷山大·杜金。這運動從20世紀20年代末消褪,至20世紀90年代重新興起。歐亞主義有時也被稱為大俄羅斯主義,目標是把所有俄羅斯帝國和前蘇聯領土併入俄羅斯聯邦。
中國不屬於歐亞大陸的領域
——特魯貝茲科伊,成吉思汗的遺產
亞歷山大·杜金 (Aleksandr Dugin,1962年1月7日,亞歷山大·格利耶維奇·杜金,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Ге́льевич Ду́гин) ,也被稱為“普京大腦”。
俄羅斯在亞洲的光榮和野心將需要“中國領土的解體、分裂以及中國國家體系的政治和行政分裂”為基礎才能實現。
——亞歷山大·杜金,地緣政治的基礎:俄羅斯的地緣政治未來之“中國的覆滅”(fall of China),1997年
杜金堅持認為:在現代性毀掉一切之前,有精神上的俄羅斯人民有義務將歐洲和亞洲統一為一個由俄羅斯人適當統治的偉大帝國 。
被世界所孤立的俄羅斯,需要一個出錢的金主 支持在經濟上殘缺的俄羅斯擴張行動。因此,儘管不情願,杜金還是覺得自己有義務為中國指明未來的發展方向。杜金提議將西藏、新疆、蒙古、滿洲里劃為兩個國家的安全帶。失去了新疆和西藏,中國向哈薩克斯坦和西伯利亞的地緣突破將不再可能。為了補償中國的地緣損失,俄國將支持和鼓勵中國向南發展,擴展自己在印度洋地區、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的影響力。但是越南除外,因為越南是俄羅斯的勢力範圍。
安全帶的主要任務是使這些土地處於心臟地帶(heartland)的控制之下,同時利用俄羅斯潛在的地緣政治盟友印度和日本,以及在北京支配下受苦的當地人民。對於中國來說,這條安全帶可以作為’北上’、進入哈薩克斯坦和西伯利亞的戰略跳板。這些土地南面緊鄰勒那地區(Lenaland),世界主要勢力的地緣政治陣地對抗將不可避免地在此展開。
——亞歷山大·杜金,地緣政治的基礎:俄羅斯的地緣政治未來之“中國的覆滅”(fall of China),1997年
當然,在杜金的社會達爾文主義世界中,奉獻金錢 是不足以支撐俄羅斯的野心的。亞洲最具實力的日本,應該是莫斯科-東京軸心夥伴。杜金主張俄國把千葉群島歸還給日本,以此鼓勵日本按他的戰略構想成為俄羅斯的支持力量,重新激活日本的反西方傳統。通過確立日本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地位,推動中日之間的對抗性關係,幫助俄羅斯穩定和控制亞洲。
一個對中國極度蔑視,並且主張分裂中國的“民科”學者,一個敵視人類,反對現代文明”瘋子哲學家”,居然在2018年被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 (1958年12月23日,上海市人) 聘為複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這也算是人類腦殘史 上的巔峰奇蹟吧。
歐亞主義的來源其實就是俄羅斯被蒙古人征服歷史的濃縮現實版。
世界征服者
敘述俄羅斯歷史是離不開蒙古西征的。成吉思汗 (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 曾於1221年~1223年命速不台 (1176年-1248年,蒙古大將,被成吉思汗封為“四犬”之一) 及哲別 (12世紀-1223年,有蒙古帝國第一猛將稱號,亦是“四犬”之一) 西征,打到第聶伯河。
第聶伯河,或稱聶伯河(烏克蘭語:Дніпро,羅馬化:Dnipro、克里米亞韃靼語:Özü、古希臘語:Βορυσθένης、拉丁語:Danapris、白俄羅斯語:Дняпро,羅馬化:Dnjapro、俄語:Днепр,羅馬化:Dnepr)
居住在第聶伯河的欽察人 (古代中亞地區的突厥語民族之一) 向基輔羅斯 (882–1240年,古東斯拉夫語:Рѹ́ськаѧ землѧ,Рѹ́сь,希臘語:Ῥωσία,拉丁語:Ru(s)ia, Rucia, Ruzia, Rut(h)enia,俄語:Киевская Русь,烏克蘭語:Ки́ївська Русь,白俄羅斯語:Кіеўская Русь) 的加利奇公國 求助。由於兩國存在姻親關係,加利奇 (俄語:Га́лич) 王公姆斯季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維奇 (?-1228年,俄語:Мстисла́в Мстисла́вич Удало́й) 決定聯合其他羅斯的公國對抗蒙古,組成了8萬大軍。
哲別及速不台,統率的蒙古軍駐守在第聶伯河的下游支流卡利奇克河 (或譯卡爾卡河,俄語、烏克蘭語:Кальчик) 。大膽的姆斯季斯拉夫率先兵渡河發動進攻,蒙古軍則向後假裝退卻,引誘姆斯季斯拉夫率領的加利奇軍隊孤軍突進,當突進到卡利奇克河平原之時,蒙古軍發起反擊,姆斯季斯拉夫才發覺自己陷入了蒙古人的包圍。此時,其他羅斯大公帶領的軍隊也先後到達戰場,看著被分割的七零八落的加利奇公國軍隊,各自打起了小算盤,“只拉弓不放箭,擺足Pose不向前”。
經過苦戰,姆斯季斯拉夫最終逃離戰場回到了卡利奇克河的對岸,也是“心生無名火,怒向膽邊生”,他一把火燒毀了所有的船隻,造成其他羅斯軍隊無路可逃,通通成為了蒙古人的戰俘。這就是著名的卡爾卡河之戰 (俄語:Битва на реке Калке,烏克蘭語:Битва на річці Калка) ,也做迦勒迦河之戰 。由此戰觀之,把俄羅斯人的很多不仗義,背後捅刀子的“劣根性”歸罪於蒙古人,應該算是“嫁禍栽贓”,拉個墊背去背鍋吧。
姆斯季斯拉夫的“背信棄義”很快得了現世報。1227年,加利奇的大貴族們,聯合加利西亞-沃里尼亞國王丹尼爾·羅曼諾維奇 (Prince Danylo of halych,1201年-1264年,俄語:Даниил Романович,烏克蘭語:Данило I Галицький,Danylo Halyc’kyi,英語:Prince Danylo of halych) 推翻了姆斯季斯拉夫的統治,姆斯季斯拉夫被迫把女兒瑪麗亞嫁給了安德烈·烏戈爾斯基,並把大公之位一起讓給了安德烈。姆斯季斯拉夫退到托爾切斯克,不久在那裡去世。
雖然蒙古人的第一次西征戰果輝煌,但是無法完全控制欽察、基輔羅斯、東歐等地。1235年,蒙古大漢窩闊台 (1186年11月7日-1241年12月11日,成吉思汗第三子,蒙古帝國第二位大汗) 命朮赤 (1181年-1227年,成吉思汗的長子)之子拔都(1208年-1255年,鐵木真之孫,朮赤的次子) 與諸王長子在老將速不台的輔佐下統軍西征。蒙古遠征軍先後征服了欽察、俄羅斯,直入歐洲腹地。大漢蒙哥根據當年成吉思汗分封的旨意,將”拔都征服的所有疆域”,包括欽察、阿蘭、阿速、斡羅斯等的土地,以及諸如不里阿耳,蔑怯思等其他國土”都授予拔都 — — 蒙元王朝分封的四大汗國中疆域最廣,持續最久的欽察汗國。
欽察汗國統治俄羅斯長達二百二十五年,對其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都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俄羅斯史學界通常把這兩百多年的時間,稱為“韃靼 — — 蒙古人的桎梏 ”時期。諸羅斯被蒙古人入侵後,被分割為三部分:
西北方的諾夫哥羅德 (俄語:Новгород,羅馬化:Novgorod):獨立,但是要繳納重稅。
南方的烏克蘭 (烏克蘭語:Україна,羅馬化:Ukrayina):由欽察汗國直接管理。
中、東北部森林區的羅斯公國,即莫斯科公國 (莫斯科公國 (俄語:Великое Княжество Московское ,羅馬化:Velikoe Knjažestvo Moskovskoe。1283年-1547年):需定期到薩萊可汗大帳叩頭領取汗敕,繳稅和提供兵源,是嚴格的封臣關係。
在蒙古人統治之前,諸羅斯公國林立,各不從屬,從未形成任何統一的關係。蒙古王朝征服俄羅斯,並將其分封為欽察汗國後,俄羅斯的土地上第一次出現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蒙古征服者入侵俄羅斯後,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各公國聯合起來同入侵者進行鬥爭。客觀上蒙古的入侵促進了俄羅斯的統一,同時為俄羅斯境內的蒙古汗國滅亡後建立統一的、強大的俄羅斯國創造了條件。從這一點來講,蒙古人對今天世界上最大的俄羅斯聯邦版圖是一個最大的貢獻。
——阿·勒·奧克帕拉德尼科夫(前蘇聯科學院院士)
繼承蒙古統治的俄羅斯,歷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同時,蒙古的統治促進了采邑制和農奴制的發展。蒙古人對土地的極度渴望和對俄羅斯人的奴役剝削,也同樣深深地刺激了俄羅斯統治者,激發了他們對土地的佔有慾和對農民的控制欲。
蒙古人的統治,在血緣上也深刻地影響了俄羅斯。考古基因研究發現,11世紀的莫斯科居民與8世紀的莫斯科居民,母系基因完全聯繫,就是東斯拉夫人,而父系基因有近半數改變。13 世紀前,日耳曼人侵略波及歐洲各地,到處姦淫婦女,使得現代歐洲大陸上法、西、葡、意、巴爾幹半島以及英國的80%以上人的父係是日耳曼人,俄羅斯也沒有倖免。到了13世紀,莫斯科及周邊地區迎來了更強大的生殖侵略者,那就是蒙古人,蒙古人與日耳曼人、高加索人種之內的混血。
蒙古人的入侵直接导致新民族鞑靼人的诞生,鞑靼族已成爲今日俄罗斯联邦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之後,一個龐大的、父係是蒙古人,母係是歐洲各族人的新民族完全成熟,這就是有著部分高加索人外貌的韃靼人 (英語: Tatars ,韃靼語:татарлар,俄語:татары,或音譯 達怛dá 、 達旦 、 達達 、 達靼 等,是突厥語“室韋”的意思。室韋指的是位在契丹北方的柔然後裔或相關蒙古語系族諸部。是多個族群共享的名稱) 。韃靼人遍布東歐、南歐、中歐、西亞、中亞和北亞,人數甚至超過了自認為是“純種蒙古”的衛拉特人。13世紀後的俄羅斯族歷史,實際就是韃靼族之間的,逐鹿歐亞大草原的歷史。
间谍立国
俄羅斯78%的主要政治人物,包括總統辦公廳主任、政府成員、俄羅斯聯邦會議(議會)議員、聯邦機構領導人、地區執法和立法機關領導人,在其政治生涯中或多或少地與克格勃或聯邦安全局等特工機關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繫。
— — 俄羅斯科學院莫斯科精英研究中心( Moscow-based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lites at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Headed for lives as ‘siloviki’? (epa) December 20, 2006 (RFE/RL)
俄羅斯帝國的很多製度,都可以在蒙古統治時期找到源頭。例如政治上的中央集權、經濟上的農奴制度、軍事上的擴張好戰、宗教上的服從世俗等等,都與蒙古人的統治相關。
蒙古人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把間諜提升到國家利益高度相關的民族。每次戰役前,他們都會派出間諜,盡量收集有關敵人的道路、河流、防禦工事、政治和經濟狀況等方面的情報。同時,蒙古也善於利用間諜大打輿論戰,散佈關於蒙古勢力強大、抵抗者必敗的謠言。在世界範圍內,蒙古是第一個將間諜系統化、建制化的國家。
這些東西至今仍在俄羅斯發生作用。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維奇 (Ivan the Terrible,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28日,俄語:Иван IV Васильевич) ,作為俄羅斯沙皇國的開創者,留里克王朝君主,俄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沙皇。他在位後期,曾一度實行特務恐怖統治。他組成了一支人數為1000人的”特轄軍”。他們身穿黑色服裝,在馬鞍上掛著掃帚和狗頭,是沙皇的鷹犬。特轄軍負責抓捕和處決沙皇的反對者。也由此,被稱為可怕的伊凡 或恐怖伊凡。
伊凡雷帝殺子。此圖由19世紀畫家列賓在1873年繪成
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羅曼諾夫 (1672年6月9日[儒略歷5月30日- 1725年2月8日[儒略歷1月28日],俄語:Пётр Алексе́евич Романов) 。也被稱為彼得一世 (俄語:Пётр Первый,羅馬化:Pyotr Pyervyy) ,為俄羅斯帝國羅曼諾夫王朝的沙皇(1682年-1725年) ,及俄羅斯皇帝(1721年- 1725年)。彼得一世 在位時,為了加強對教會的控制,規定實行“忠誠審查 ”。神職人員發現有人正在進行違背國家利益的行為,甚至是教徒在懺悔時,說出自己有過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都必須立即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彼得一世設立的“秘密辦公廳 ”,負責抓捕和審查政治犯,在俄羅斯開始了秘密偵探和特務制度。
克格勃的歷史和恐怖伊凡 特務統治、彼得大帝的“忠誠審查 ”一樣臭名昭著。我們先看看克格勃的時間線:
1917年12月,費利克斯·埃德蒙多維奇·捷爾任斯基(1877年9月11日-1926年7月20日, 俄語:Фе́ликс Эдму́ндович Дзержи́нский, 波蘭語:Feliks Dzierżyński)創立了全俄肅清反革命和消除怠工特別委員會(契卡)。
1918年,該合同更名為“全俄反革命、反革命和全俄電影用時機及旅行方用電影特別委員會”。
1922年,契卡劃歸內務人民委員部,改制為國家政治保衛局,首字母縮寫ГПУ。
1923年7月,升格為國家政治保衛總局(格別烏),歸蘇聯政府直接領導。
1934年7月,國家政治保衛總局劃歸內務人民委員部,更名為內務人民委員部國家安全總局。
1941年2月,升格為蘇聯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為蘇聯政府部委級機關。
1941年7月蘇德戰爭爆發後,國家政治保衛總局降格為國家安全總局,仍歸內務人民委員部指揮。
1943年4月,復設蘇聯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
1946年3月,蘇聯政府改革後,改組為蘇聯國家安全部。
1947年10月-1951年11月間,蘇聯對外情報工作劃歸情報委員會管轄。
1953年斯大林死後,蘇聯黨和政府對國家安全部進行徹底重組和裁員,以謀求改變斯大林化的社會和國家。
1953年3月,蘇聯政府宣布,撤銷蘇聯國家安全部,所屬機構與人員劃入蘇聯內務部。至1954年,相關工作人員的數量相比1950年已減少了50%以上。共有3,500多個市(區)級單位被撤銷或合併。
1954年3月,情報單位從內務部分出獨立,併升格為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俄語: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俄文羅馬化:Komitet gosudarstvennoy bezopasnosti,簡稱KGB ,中文音譯克格勃)。
1955年,克格勃進一步減少超過7.5萬名職員。約8,000名克格勃軍官轉業到地方工作,成為行政機關人員。
1961年12月,蘇共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赫魯曉夫成為蘇共總書記,克格勃的組織結構被分化,成立內部安全和情報總局,同時分支機構被減少。
1991年11月6日,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境內的原克格勃機關改制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其第1總局改制為俄羅斯對外情報局。白俄羅斯則完整保留境內克格勃機關的建制及原有名稱。
克格勃前身契卡的創始人,就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革命家”費利克斯·埃德蒙多維奇·捷爾任斯基 (俄語:Фе́ликс Эдму́ндович Дзержи́нский;波蘭語:Feliks Dzierżyński,1877年9月11日-1926年7月20日。波蘭裔白俄羅斯什拉赫塔, 波蘭和俄羅斯職業革命家。在革命剛結束的動亂中,他指揮著秘密警察,並由於他的無情行動,被稱為“鋼鐵菲利克斯”) 。
別以為我會尋求革命的公道途徑。我們現在不需要公道 ,現在是面對面的戰爭,是你死我活的戰爭。我建議並請求建立一個同反革命進行革命清算的機構。……
我們代表的就是自我組織的 — — 恐怖主義 — — 這話要先說清楚。……
我只要清水、麵包和工作就能生存下去,我深邃的眼神被稱為聖徒的目光,我的人生被稱作燃燒的一生,我在逝世之前三個小時還在指出黨內的效率低下和混亂,我建立了孤兒收容和救助體系,被稱為俄羅斯孤兒們的”父親“。……
當然我也將無數人送進監獄和刑場。……
紅色恐怖包括了實施恐怖政治,逮捕和消滅階級敵人,消滅他們的階級聯盟,消滅他們在革命前所的扮演的角色。
— — 捷爾任斯基,捷爾任斯基選集
捷爾任斯基手段嚴厲殘暴,已遜位的俄皇尼古拉二世一家人就是在他主導下被秘密處決。全俄大量的“政敵”未經審訊即被槍決。曾經的知識分子、資本家、地主或神職人員(東正教天主教神父、新教牧師、猶太教拉比)都被槍決。據估計,從1917年到1922年改制為止,契卡處決人數在14萬至50萬之間。
捷爾任斯基為這個世界做的最大善事就是自己死亡,這也是他為自己做的最對的一件事。1926年7月20日,捷爾任斯基在聯共(布)中央全會上,發表反對黨內反對派的講話時,心髒病突發而猝然逝世。葬於莫斯科紅場。
我們有材料說明,捷爾任斯基和你們的組織有關聯。這就是為什麼他槍殺了許多與敵人作鬥爭的忠誠偵查員的原故。捷爾任斯基在波蘭城堡蹲監獄的時候並沒有被處決,這難道是偶然的嗎?列寧和斯大林被他矇騙了。現在我們已掌握了這方面的材料。
——米哈伊爾·帕夫洛維奇·施賴德爾,曾任哈薩克斯坦副內務人民委員,1939年初他被指控為波蘭情報機構工作。他在回憶審問他時,內務人民委員部伊万諾沃州的偵緝處長對他說的話
顯然,再多活一些時間,捷爾任斯基將被斯大林作為“波蘭間諜”處決。正是因為死得其時,捷爾任斯基是這個組織能夠有幸得以善終的頭目之一。
克格勃的历任大头目,都是以杀人努力得到升迁,大多数也以被杀而终结。列昂尼德·姆列钦专门著有《历任克格勃主席的命运》一书,描述了24位以恐怖他人为己任,同时也时时刻刻生活在对领袖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的恐怖生活之中。
提箱子的人
而與列寧關係密切的早期社會民主黨人格·亞·所羅門的記錄,就更加精彩地描述了克格勃頭子們的“讓別人悲慘也讓自己悲催”的工作場景。
維亞切斯拉夫·魯道福維奇·緬任斯基 (1874年8月19日-1934年5月10日,俄語:Вячесла́в Рудо́льфович Менжи́нский,波蘭語:Wiaczesław Mężyński) ,又譯明仁斯基,是捷爾任斯基的繼任者,他在1926年至1934年擔任蘇聯國家政治保衛局主席。
在第一次俄國革命以後,緬任斯基在布魯塞爾接頭迎接列寧。那天,所羅門親眼目睹了當時的情形:
我首先看到的是滿面病容的緬任斯基,而後才看見列寧。緬任斯基病得不輕,他從巴黎來時整個人都因腎病而浮腫了,而且幾乎是身無分文。我為他找了一個醫生,治療後他慢慢好了一些,但樣子仍然相當可怕:眼袋下垂,雙腿腫脹。……
使我非常驚訝的是,因為病痛而全身發抖的緬任斯基,從下了電車以後一直滿頭大汗地為列寧提著沉重的大箱子,而列寧卻輕鬆地跟在他後面,手裡只拿著一把傘。我趕緊奔上前去,一把從緬任斯基手裡搶過那馬上就要掉在地上的箱子,知道提重東西對他的病會多麼有害,一面埋怨列寧:“您怎麼能讓他提這麼重的大箱子,您看看,這人連喘氣都夠困難的!”
列寧的反應是這樣的 — — “他怎麼了?” 列寧高高興興,滿不在乎地問:“難道他有病麼?我還真不知道……不要緊,不要緊,他會好的。”……
從此,我不禁記住了列寧性格中的這一面:他從來不注意別人的痛苦,他根本看不見別人的痛苦,對別人的痛苦全然不放在心上。”
— — 格·亞·所羅門
格·亞·所羅門由此明白了:“由這樣的領袖領導的革命,並不是如同傳單上寫的那麼純潔和偉大。”。在十月革命成功後,所羅門雖然同列寧關係良好,但一直沒有返回俄國,最終,他得以保全了性命。
所羅門當時不知道,那個在列寧面前任勞任怨、溫文爾雅,臉上無時不堆滿微笑的老好人,緬任斯基,他不要命地幫列寧一個人提箱子(當然,列寧去世之後是斯大林)。越是有病,越要賣力地去提,因為只有這樣做才能通過列寧的“忠誠度審查”。列寧與緬任斯基之間其實是“心心相印”的,領袖所任命的克格勃頭子必須是“那個任勞任怨地提箱子的人”。
對待列寧和對待人民可不是一回事。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布洛克 (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Блок,1880年11月28日-1921年8月7日) ,是二十世紀早期俄羅斯詩人、戲曲家。1921年,他請求出國去治病,列寧詢問當時任特別處處長緬任斯基的意見。緬任斯基當天就回答說:“布洛克具有詩人的氣質,任何一個事件都可能對他產生不良影響,他就會很自然地寫詩反對我們。我認為最好不要放他出去。”。
馬雅可夫斯基,В. Маяковский. Фото 1915 г. 蘇聯著名詩人
在布洛克的葬禮上,緬任斯基派出的特務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前來的詩人和作家。連沙皇都不曾如此仇恨詩人 — — 據最新公開的材料顯示,當年被宣佈為自殺的著名詩人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馬雅可夫斯基 (俄語: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Маяковский;1893年7月19日-1930年4月14日) 和謝爾蓋·亞歷山德羅維奇·葉賽寧 (Sergey Yesenin,俄語: 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Есе́нин ,1895年10月3日-1925年12月28日) 都是死於克格勃精心安排的謀殺,行動計劃得到了克格勃最高官員的批准。
葉賽寧,Sergey Yesenin,俄國詩人,以創作抒情詩文為主。
我一生戴著假面具,冒充布爾什維克,而我從來就不是。裝相的不只我一個,幾乎所有的人,首先是斯大林。只要仔細,就會發現俄國舞台現在發生了什麼事!掌握著一切權力的人都像在舞台上一樣在做戲,他們戴著假面具,乾著隱秘的勾當,裝模作樣忠於偉大的黨,對領袖卑躬屈膝,而心裡想的卻是把那些領袖們拖到盧比揚的地下室,並把他們扔下去,到處都在演戲!為人民服務是演戲!這種恬不知恥的表演或者血淋淋的表演,在過去是拿老百姓尋開心!而今天這就是我們的生活。第一種人演’人民崇高的父親’,第二種人演告密者、叛賣者,第三種人演’不幸的女人’,第四種人演’劊子手’。所有這些荒唐的表演都以嚴肅的形式出現,就像表演俏皮的時事諷刺一樣,真實莫名其妙!
— — 亨里希·格里戈里耶維奇·雅戈達(1891年11月7日-1938年3月15日,俄語:Ге́нрих Григо́рьевич Яго́да;),在1934年至1936年期間擔任內務人民委員領導克格勃,引自他被槍決之前寫下的懺悔書
旭,2022年5月17日
改變世界的四十四天: 一場事先張揚的戰爭
關注我 ,和我一起看朝陽; 分享我 ,我們就是世界; 讚賞我 ,我們一起榮耀天地 — — 旭,日在九天
少年不識愁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