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職涯中最勇敢的一次決定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大自然中沉思

學術職涯的選擇

每個人在人生的職涯當中,
有些人可能會在同一個產業努力貢獻,
有些人可能會選擇自由工作者,
不論是哪一種選擇,都是勇敢的選擇,
筆者認為無論什麼工作,都承擔著不同的社會責任,
對於筆者來說,求學時間較於一般人長,半工半讀到了博士班,
對我而言,最勇敢的決定可能是走上「學術研究」這條道路,
記得當時選擇念博士班時,詢問了各式各樣的前輩,
「少子化」與「高齡化」時常是新聞或是社會探討的議題,
再來是「流浪博士」成為當下議題的探討,
在客觀條件下,面對到的第一點是「畢業後真的找得到好教職嗎?」
第二點是「真的寫得出好論述?投上好的期刊嗎?」
這些現實考量也是同時出現~
但我還是想嘗試看看,
「研究」在大學求學時已經是非常吸引我,至今也是如此,
不過職涯上選擇同時面對工作時間相對較長,
相對地能陪家人的時間相對較少,
能完成這個選擇,需要背後家人、女友與學校師長支持。

藝文博士生的類型

筆者在就讀時發現求學的選擇上面對著兩種樣態的學生(以藝文科系的學生來說):
第一種類型為工作產業上已經有很高的地位或是業界大師,
如:美術館館長或是副館長、或是上市公司的執行長或是董娘…等,
在上課中發現因他們有著豐富經驗,快速地將實務經驗轉為理論,
不過他們相較於全職學生來說時間較少,所以在撰寫論文或是發表期刊上,
他們的步伐相對地較慢,對我來說,
他們是我們在工作上可能無法接觸的人,
或許也是在博士班錄取後,
才有機會認識到一群不同階層的前輩或者是業界師長。
第二種類型的人比較偏向筆者的狀態,
透過專案讓自己有實務經驗,
大部分時間多以閱讀文獻以及參與學校舉辦的工作坊、沙龍、研討會,
慢慢地累積自己的學術資產,筆者認為這也是學術內捲市場常碰觸的死亡之谷,或許隨著每個人人生階段與規劃的不同,
有些人選擇離開學術、有些人是因為身體狀態等種種原因,
筆者認為能夠畢業可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畢業後有機會直接找到教職,或是找到博士後研究員,
持續地累積學術能量。

後天努力的潛在機會

至今覆盤後,
或許在學校累積人脈是必須的,
再來培養招生或者是面對銷售的業務能力,
少子化的狀態不單在高教其實在整體的學習行業中,
講師競爭十分激烈,或許在求學期間讓自己籌辦活動,
包含主持、演講、策畫、展示,
自我行銷能力變成十分重要,
而行銷能力伴隨著不同屬性的培養,
如需博雅教育的藝文或是身體律動,
讓自己不僅在口才上,培養表演與展示能力,
再來就是商業系統思維,了解市場運作模式,
以及自己在這市場中的狀態,
若想進入市場還需要培養哪些能力,
要怎麼建立團隊以及累積人脈,
讓自己有機會接觸到不同領域的人,
有了新觀點就有機會突破當下限制的知識框架,
筆者也是在畢業後持續地增強這些技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歡迎喜歡地方創生的朋友,一同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新人的焦慮與心態崩盤   從四月開始是屬於國小、國中、高中的戶外教育大月,這時聯繫各位合作夥伴時,常常會面對到時間不夠用的狀態,因活動需要面對各式各樣的人,每個人他本身就已有自身業務,所以對於戶外教育活動,時常是因為合作夥伴的熱情或是想增加學生體驗,合作夥伴們額外所付出的時間,所以當在請他們提供資料
未知的時期     每個人在出生嬰兒階段時,因對於這個世界處於未知的狀態,加上生理的本能,肚子餓、身體排泄或是身體不舒服都會哭,隨著進入幼稚園後,開始須依照世界的規則調整自我,甚至到了國小後,隨著臺灣教育體制規範,養成許多通則性的學習,如:小學教育的八大領域,筆者在小學期間,因認識同儕一同大籃球,開
  在大學或是研究所時期,筆者認為「多」就是好,多體驗、多嘗試,累積自己的經驗,讀這本書覆盤後,主是於學生時代「時間」成本相對地沒有那麼高,再者是學生時代,對於這個世界屬於「未知」的狀態,當時筆者選擇前往日本交換留學,學習不習慣語言與文化,對於學生時期的我來說,能夠看到另一個未知文化的狀態,是有著非
精密的理性思維   在工作期間尤其在休假之後,筆者往往會碰到因合作「廠商」或是「政府承辦人」需要馬上掌握節奏時,所以一開工就連續收到電話連連的狀態,這時或許要冷靜下來思考這些「利害關係人」需求是什麼?還有筆者能幫忙解決的是什麼?還有最重要的是面對「情緒」,在工作上很難控制別人情緒,所以當面對這樣困境
一致性理論─慣性行為模式   在華人社會當中「以和為貴」是時常聽到的成語,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確實如果有著太多「指責型」或是「超理智型」的人,或許讓整個社會產生衝突與對立,但這些詞語或許是我們閱讀時,學者或是經驗分享者想幫助作者釐清分類,給我們具體的名詞,看了這本書籍後,不同類型的人可能都會在自己身上發
  在大學期間時常聽到「創新」概念,教授鼓勵學生嘗試挑戰「創意」與「創新」,在大學期間累積自己的經驗,那時自己並沒有想那麼多,對於每一項技能不斷地嘗試,讓我花最長時間可能是「語言」以及「跑步」,不過在效果上並非是短時間的快速進步,真正讓自己具體進步是在進入社會後,我認為很重要的原因是「創新」科技
新人的焦慮與心態崩盤   從四月開始是屬於國小、國中、高中的戶外教育大月,這時聯繫各位合作夥伴時,常常會面對到時間不夠用的狀態,因活動需要面對各式各樣的人,每個人他本身就已有自身業務,所以對於戶外教育活動,時常是因為合作夥伴的熱情或是想增加學生體驗,合作夥伴們額外所付出的時間,所以當在請他們提供資料
未知的時期     每個人在出生嬰兒階段時,因對於這個世界處於未知的狀態,加上生理的本能,肚子餓、身體排泄或是身體不舒服都會哭,隨著進入幼稚園後,開始須依照世界的規則調整自我,甚至到了國小後,隨著臺灣教育體制規範,養成許多通則性的學習,如:小學教育的八大領域,筆者在小學期間,因認識同儕一同大籃球,開
  在大學或是研究所時期,筆者認為「多」就是好,多體驗、多嘗試,累積自己的經驗,讀這本書覆盤後,主是於學生時代「時間」成本相對地沒有那麼高,再者是學生時代,對於這個世界屬於「未知」的狀態,當時筆者選擇前往日本交換留學,學習不習慣語言與文化,對於學生時期的我來說,能夠看到另一個未知文化的狀態,是有著非
精密的理性思維   在工作期間尤其在休假之後,筆者往往會碰到因合作「廠商」或是「政府承辦人」需要馬上掌握節奏時,所以一開工就連續收到電話連連的狀態,這時或許要冷靜下來思考這些「利害關係人」需求是什麼?還有筆者能幫忙解決的是什麼?還有最重要的是面對「情緒」,在工作上很難控制別人情緒,所以當面對這樣困境
一致性理論─慣性行為模式   在華人社會當中「以和為貴」是時常聽到的成語,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確實如果有著太多「指責型」或是「超理智型」的人,或許讓整個社會產生衝突與對立,但這些詞語或許是我們閱讀時,學者或是經驗分享者想幫助作者釐清分類,給我們具體的名詞,看了這本書籍後,不同類型的人可能都會在自己身上發
  在大學期間時常聽到「創新」概念,教授鼓勵學生嘗試挑戰「創意」與「創新」,在大學期間累積自己的經驗,那時自己並沒有想那麼多,對於每一項技能不斷地嘗試,讓我花最長時間可能是「語言」以及「跑步」,不過在效果上並非是短時間的快速進步,真正讓自己具體進步是在進入社會後,我認為很重要的原因是「創新」科技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當AI遇上職涯,我的好奇心驅使我前往 最近AI話題火熱,身為一個對新科技充滿好奇的人,當我看見104人力銀行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辦職涯博覽會時,我決定前往一探究竟。 說來慚愧,雖然我已在職場打滾多年,卻從未參加過求職博覽會。這次會吸引我前往的原因,除了想了解AI在職場上的應用,更重要的是,我對「
Thumbnail
閱讀《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的契機其實是因為我現在的室友兼摯友 Jo。那時她先買了這本書,看了前面幾章後跟我說:「 欸我看的時候一直想到妳,妳也去讀讀看,我覺得妳會喜歡。」
    幫別人職涯諮詢,我自己的職涯至少要先搞好,我是這麼深信的。   因此我從去年年底打定主意今年秋天要轉職,然而,這幾個月下來挫折重重。   轉職果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qwq   我也很深刻的體會到,何謂待業焦慮。   雖然自己明明還有正職,但在前幾個月沒有辦法馬上媒合上自己想
Thumbnail
今年年初,我無意間從午間新聞的報導中得知某前老闆驟然離世的消息,十分震驚,整整一周無法正常作息。 她的辭世讓我錯愕和悲傷,但更多的震盪是因為這個消息而讓我清晰地想起我們最後一次碰面的場景。 這位女性長官是我主管的主管,她跟我談話的原因是因為我的男性主管跟我之間的種種複雜的問題,但是這一切被綜
Thumbnail
*看似浮躁的經歷 在很多時候不管是親朋好友、師長、前輩等等,在工作上,都在告誡著我們說:要好好弄好你的履歷、不要隨便換工作、每份工作都要做到多少多少年、要讓履歷漂亮。 這當然是沒錯的,我也一直朝這個目標前進。 只是攤開我的履歷來說,這裡指的是全部的細節,在外人來看,整個經歷是非常浮動的,從最早的設備
Thumbnail
「退休」是一種狀態,而非目的地,不該成為思考人生時主要的依據。請換一個框架思考:重點不在「退休」,而是如何規劃更適合自己的人生下半場。 我目前正在運用與實踐的一個思考框架:職涯第二曲線。50歲的那年,我開始進行我職涯第二曲線的探索。接著讓我更進一步來告訴大家我是怎麼想的,以及過程中與正在進行的情況。
Thumbnail
面試是雙向的,面試者須展現求職的自信,同時表達自身工作能力;面試官除了展現招聘誠意,同時從中培養識人才的慧眼。 YC從學生時期到正式出社會,經歷過各種面試場面,也曾以面試官的角度來應徵求職者,在兩個位置感受截然不同的立場,今天這篇文章就想透過經驗分享,和求職者或公司方聊聊「面試」該注意甚麼? #心態
Thumbnail
『如果那達~達~的馬蹄聲是美麗的錯誤,那現實中,實驗室裡的達~達~聲絕對是迎向正確之途的奔跑聲。』這是緯寶最近收到RD-James 與我們分享的故事,讓我們來看看他每天在緯創的工作趣事及分享吧! …………………………………………………………………………………………………………………. 我任職於射頻驗
Thumbnail
原本的標題其實沒有「在職場上」幾個字,但在寫完稿子後,我發現所有的延伸故事都是關於職場的,才發現自己工作短短幾年,也從各種做人做事的經歷中醒悟出一些想法來,不過最重要的當然還是要「有意識」得保持生產力、讓自己進步,畢竟身為打工人,準時下班和薪水的成長才是第一要務!🤪
Thumbnail
- 瓦基|閱讀前哨站電子報 & Podcast -《底層邏輯》紀錄筆記 - 「方法論 = 底層邏輯 + 環境變數」 - 「工作應該是創造未來的價值,而不是消耗現在的價值。」 - 『「那些能幫到你的人,不是你的人脈;只有那些你能幫到的人,才是你的人脈。」我們能「幫」到的人的高度,決定了我們自己的高度。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當AI遇上職涯,我的好奇心驅使我前往 最近AI話題火熱,身為一個對新科技充滿好奇的人,當我看見104人力銀行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辦職涯博覽會時,我決定前往一探究竟。 說來慚愧,雖然我已在職場打滾多年,卻從未參加過求職博覽會。這次會吸引我前往的原因,除了想了解AI在職場上的應用,更重要的是,我對「
Thumbnail
閱讀《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的契機其實是因為我現在的室友兼摯友 Jo。那時她先買了這本書,看了前面幾章後跟我說:「 欸我看的時候一直想到妳,妳也去讀讀看,我覺得妳會喜歡。」
    幫別人職涯諮詢,我自己的職涯至少要先搞好,我是這麼深信的。   因此我從去年年底打定主意今年秋天要轉職,然而,這幾個月下來挫折重重。   轉職果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qwq   我也很深刻的體會到,何謂待業焦慮。   雖然自己明明還有正職,但在前幾個月沒有辦法馬上媒合上自己想
Thumbnail
今年年初,我無意間從午間新聞的報導中得知某前老闆驟然離世的消息,十分震驚,整整一周無法正常作息。 她的辭世讓我錯愕和悲傷,但更多的震盪是因為這個消息而讓我清晰地想起我們最後一次碰面的場景。 這位女性長官是我主管的主管,她跟我談話的原因是因為我的男性主管跟我之間的種種複雜的問題,但是這一切被綜
Thumbnail
*看似浮躁的經歷 在很多時候不管是親朋好友、師長、前輩等等,在工作上,都在告誡著我們說:要好好弄好你的履歷、不要隨便換工作、每份工作都要做到多少多少年、要讓履歷漂亮。 這當然是沒錯的,我也一直朝這個目標前進。 只是攤開我的履歷來說,這裡指的是全部的細節,在外人來看,整個經歷是非常浮動的,從最早的設備
Thumbnail
「退休」是一種狀態,而非目的地,不該成為思考人生時主要的依據。請換一個框架思考:重點不在「退休」,而是如何規劃更適合自己的人生下半場。 我目前正在運用與實踐的一個思考框架:職涯第二曲線。50歲的那年,我開始進行我職涯第二曲線的探索。接著讓我更進一步來告訴大家我是怎麼想的,以及過程中與正在進行的情況。
Thumbnail
面試是雙向的,面試者須展現求職的自信,同時表達自身工作能力;面試官除了展現招聘誠意,同時從中培養識人才的慧眼。 YC從學生時期到正式出社會,經歷過各種面試場面,也曾以面試官的角度來應徵求職者,在兩個位置感受截然不同的立場,今天這篇文章就想透過經驗分享,和求職者或公司方聊聊「面試」該注意甚麼? #心態
Thumbnail
『如果那達~達~的馬蹄聲是美麗的錯誤,那現實中,實驗室裡的達~達~聲絕對是迎向正確之途的奔跑聲。』這是緯寶最近收到RD-James 與我們分享的故事,讓我們來看看他每天在緯創的工作趣事及分享吧! …………………………………………………………………………………………………………………. 我任職於射頻驗
Thumbnail
原本的標題其實沒有「在職場上」幾個字,但在寫完稿子後,我發現所有的延伸故事都是關於職場的,才發現自己工作短短幾年,也從各種做人做事的經歷中醒悟出一些想法來,不過最重要的當然還是要「有意識」得保持生產力、讓自己進步,畢竟身為打工人,準時下班和薪水的成長才是第一要務!🤪
Thumbnail
- 瓦基|閱讀前哨站電子報 & Podcast -《底層邏輯》紀錄筆記 - 「方法論 = 底層邏輯 + 環境變數」 - 「工作應該是創造未來的價值,而不是消耗現在的價值。」 - 『「那些能幫到你的人,不是你的人脈;只有那些你能幫到的人,才是你的人脈。」我們能「幫」到的人的高度,決定了我們自己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