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的幻象:疫後反思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以為每個人應該都跟我一樣,會在疫情之後,更大量地、快速地採用各種數位工具。在公司層級,應該會藉著在疫情期間的“強制數位化”經驗,在疫後持續推進,加速轉型。原來,這些是我的幻覺。我是「錯誤共識效應(False consensus effect)」的受害者,誤以為自己的經驗是大多數人的經驗。

兩個幻覺

首先,我想分享的第一個幻覺,是關於公司層級的數位化進程。疫情期間,每家公司大量地導入Zoom、Teams等工具成為溝通、協作的重要平台,那時,那是每個人每日生活的一部份。疫情之後,以我熟悉的Teams來說,仍不斷更新,提供了更好的會議主持功能、新增了逐字稿記錄與會議摘要功能,而且專案管理與文件管理做得愈來愈好。真實使用狀況如何呢?各位可以有空問一問IT單位同仁:“嘿,我們公司的Teams還有人在用嗎?”,你會很訝異地發現,在大部分人眼中,這就只是一個開視訊會議時會用到的工具。這些能夠提升生產力的功能,都只是擺著不用,並沒有根本地改變回到實體上班環境的工作流程。
怎麼解釋這種停滯狀況?Ryan O'Hara在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提到,公司推出新科技的速度已經超過員工學習使用它們的速度。從一個工具切換到另一個工具的認知成本很高。在疫情期間,每個人都得要在最短時間內學會各種數位工具,對多數人來說,被迫改變工作模式是相當不舒服的體驗,而強制使用各種數位工具更是耗損心力。因此,一但回到了正常工作環境,多數人對於推陳出新的數位科技不再關注,更遑論使用了。
我的第二個幻覺,則是關於AI的普及應用。在疫後時期,最重要的數位化技術就是AI了,我以為AI已經成為每個人的工作助手,但事實上,只有極少數人大量使用AI協助自己的工作。
從ChatGPT開始出現的各種AI應用,讓我以為AI已經“破圈”了,但實則不然。我跟許多人聊過,得到兩個觀點。一種觀點可能是AI還不如預期的易用。很多人可能在使用AI一兩次後感到失望,然後就不再使用。現在使用AI的大多數人是專業工作者的頂尖一群人,這些人非常了解自己的生產力瓶頸,了解AI可以協助的環節,這也就意謂著AI的發展還在進行中,可能還未達到大眾的使用水平。另一種觀點可能是心理因素的,許多年輕人告訴我,「每天都有AI應用出現,這不就還沒有很成熟,不急啦,等到以後更好用時,再來用就好啦。」。我也發現,多數談到「AI很危險吧,有隱私問題」的人,並不是真的那麼在意隱私問題,而是基於上面兩個觀點,以安全與隱私做為不用的託詞。
這兩個觀點顯示了許多數位技術與應用並沒有從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s)跨越鴻溝進到主流市場。

那又如何?

當初公司在疫情時期投資的科技設備、訂閱的數位服務,發揮的價值如何呢?還是成了“數位遺跡”?從第一個幻覺可以得知,應該是無人聞問。
許多公司在數位科技的採購上,並未深思其對公司策略的價值,而只是視之為一個預算項目,這導致了大筆金額購入但幾乎無人使用的數位科技服務與產品,形成所謂的“數位遺跡”。
第二個幻覺則是顯示了許多人採用新數位技術的心理障礙,錯失了提升工作效率、贏在當下的機會窗口。
這些幻覺都存在,那麼,如何破除幻覺,繼續推進數位化?根據O'Hara (2021)和Richter & Sinha (2020)的觀點,我們可以匯整出給公司經營階層實質有用的作法,以提升公司的營運效能:
步驟一:設計整合的技術堆疊
首先,公司應該將他們的技術堆疊設計成單一產品(O'Hara, 2021)。這意味著,所有的數位工具應該能夠無縫地互相協作,以減少員工在不同工具之間切換的認知成本。此外,公司也應該考慮到員工的技術素養,並為具有各種技術熟練度的員工設計工具。
步驟二:激勵使用技術
為了鼓勵員工採用新的數位工具,公司可以提供各種激勵措施,例如金錢獎勵或解決難題的新解決方案(Richter & Sinha, 2020)。此外,公司也可以擴大員工評價的範疇,包括技術採用分數。
步驟三:投資基礎設施
如果使用技術會變得繁瑣,那麼其採用率也可能會令人失望(Richter & Sinha, 2020)。因此,公司需要投資在使技術基礎設施(包括IT網絡和系統、軟體、流程和實踐)變得更完善和使用者友善。
步驟四:進行再學習和學習
公司應該提供適當的培訓和支援,以幫助員工更好地使用和採用新的數位工具(Richter & Sinha, 2020)。這可能會根據行業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可以先從個體在工作性質演變中找到切入點。
步驟五:進行A/B測試
最後,公司應該進行A/B測試,以找出最有效的數位工具和實踐(O'Hara, 2021)。這可以通過比較不同的工具或策略,並根據員工的反饋和效能數據來進行。

參考文獻

O'Hara, R. (2021). Does Your Team Really Need Another Digital Tool?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Retrieved from https://hbr.org/2021/10/does-your-team-really-need-another-digital-tool
Richter, F.-J., & Sinha, G. (2020). Why Do Your Employees Resist New Tech?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Retrieved from https://hbr.org/2020/08/why-do-your-employees-resist-new-tech
8會員
11Content count
用強大的基於個案的培訓在你的企業中激發變革性的思考。學習成功的應用,並掌握創作自己的個案的技巧,以培養成長和持續學習的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相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籃球場上,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生活中的真實情況:成功需要團隊合作,而這種合作往往需要我們對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而不是指責他人。
ChatGPT的Link Reader是非常強大的外掛,善用這項功能,你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一份堪用的報告草稿。這些AI工具都是助手,然而,你得先搞清楚怎麼跟助手溝通。只有多試著與AI工具溝通,累積試誤經驗,才能得到較具生產力的結果。
「Jobs to be Done」是一種創新理論,由克雷頓·克里斯汀森(Clayton Christensen)提出。這個理論的核心觀點是,當消費者購買產品或服務時,他們實際上是在「僱用」該產品或服務來完成某項工作。
個案教學在高等教育中已有相當長久的應用歷史,在商學院尤其如此。個案教學把學習者放在決策者的位置上,要求他們分析複雜的、現實生活中的情況,並做出決策,就像他們在職場角色中所做的那樣。儘管個案教學法有諸多好處,但在企業培訓計畫中的採用率相對較低。企業內部的個案教學已不容易,更何況自產自教。
最近最熱的議題之一是政府為縮短公、私立大學學費落差,政府將補助學費差額至少五成以上,也就是至少補助25000元以上。這讓台灣高教存續與競爭力又再次回到公眾視野。 這次,我讓Bing AI深入談網路上所提到的各種觀點,並要求Bing收集資料以增加論證。Bing表現的比ChatGPT好上許多。
在籃球場上,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生活中的真實情況:成功需要團隊合作,而這種合作往往需要我們對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而不是指責他人。
ChatGPT的Link Reader是非常強大的外掛,善用這項功能,你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一份堪用的報告草稿。這些AI工具都是助手,然而,你得先搞清楚怎麼跟助手溝通。只有多試著與AI工具溝通,累積試誤經驗,才能得到較具生產力的結果。
「Jobs to be Done」是一種創新理論,由克雷頓·克里斯汀森(Clayton Christensen)提出。這個理論的核心觀點是,當消費者購買產品或服務時,他們實際上是在「僱用」該產品或服務來完成某項工作。
個案教學在高等教育中已有相當長久的應用歷史,在商學院尤其如此。個案教學把學習者放在決策者的位置上,要求他們分析複雜的、現實生活中的情況,並做出決策,就像他們在職場角色中所做的那樣。儘管個案教學法有諸多好處,但在企業培訓計畫中的採用率相對較低。企業內部的個案教學已不容易,更何況自產自教。
最近最熱的議題之一是政府為縮短公、私立大學學費落差,政府將補助學費差額至少五成以上,也就是至少補助25000元以上。這讓台灣高教存續與競爭力又再次回到公眾視野。 這次,我讓Bing AI深入談網路上所提到的各種觀點,並要求Bing收集資料以增加論證。Bing表現的比ChatGPT好上許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以及網路科技的崛起,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更為餐飲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轉變。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會介紹一種新型的供應鏈管理工具 -「鮮速訂APP」,這是一款專為餐廳訂貨需求設計的應用程式(APP)。
Thumbnail
資通安全階層架構如同金字塔的三層,由上而下依序是:政策管理安全(法令、規範)、系統與應用安全(程式、網路、資料庫、雲端、軟硬體)、基礎安全(密碼學演算法,包括數位簽章、雜湊函數)。所以首當其衝必須了解何謂「資通」?其相關管理安全的法令政策為何?才能得到較保障的資通安全。
Thumbnail
「自動駕駛汽車」不僅全球發燒,在法律界也對此新科技風險的法律容許程度甚感興趣。自駕車的核心技術在於AI,而企業以AI系統或軟體作為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時,消費者有可能依消費者保護法第7條第3項請求負商品責任,或依民法侵權行為等責任規範請求損害賠償。因此,立法上關於AI系統應用於汽車商品或服務時,
Thumbnail
關於著作權、個資及營業秘密等法律風險與爭議,所伴隨的責任問題,其實都能透過契約去配置其法律風險,尤其是在「AI軟體開發契約」的情形,也就是關於AI軟體研發的承攬契約,定作人(業主)與承攬人(承包商)之間的權利義務內容、責任歸屬及分險分配,在現行法律規範及實務見解有所欠缺而無從發揮補充功能時
Thumbnail
前述提到個人資料,要進一步說的是,個資並非機密,與個資相關的權利通常不是智慧財產權,但這些個資的使用可能具有商業價值,規範第三方使用個資的法律,一般來說會與營業秘密法區隔。然而隨著資訊技術與網路發展,人們已可透過AIoT技術跨國界蒐集、傳輸與分享各種資訊或數據。
Thumbnail
資料數據可以多種型態呈現,例如照片、影片、文字或語音等,就會牽涉個人資料保護的態樣與範疇。 我國個人資料保護法(下稱「個資法」)採行「當事人知情同意」、「目的拘束」及「資料蒐集最小化」等原則,也就是說: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及利用,原則上必須充分告知當事人蒐集之「特定目的」,並
Thumbnail
企業投入人工智慧產業時應注意著作權的議題並事先規劃,應注意重製行為之合理使用,以避免侵犯他人著作權,以免喪失產出之經濟效益。  
Thumbnail
全球遭受新冠肺炎(COVID-19)重擊,為在疫情期間持續維持運作,透過數位科技以遠端通訊、遠端協作方式進行內外溝通,成為各國政府、企業與個體的重要措施,也進一步推動數位化的進程。筆者身為「中華亞太智慧物聯發展協會」理事與法律顧問,看見該協會在協助台灣中小企業進行數位轉型的過程中面對到許多法
Thumbnail
由於全球疫情的催促下,很多企業變得更專注於「數位轉型」,認為數位轉型對於產業商業模式的轉換有著相當顯著的改變,不論是對於產品或服務方面的銷售,線上化儼然成為不可逆的趨勢。
Thumbnail
11/28(六)我參加了成大企研所舉辦的講座,講者是微軟公司的首席營運長兼行銷長 — 何虹博士,講座主題是「數位轉型」。本文將紀錄該講座的重點,包括何虹博士談論企業為什麼需要數位轉型(Why)、數位轉型對微軟來說是什麼(What)、以及企業如何進行轉型(How)。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以及網路科技的崛起,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更為餐飲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轉變。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會介紹一種新型的供應鏈管理工具 -「鮮速訂APP」,這是一款專為餐廳訂貨需求設計的應用程式(APP)。
Thumbnail
資通安全階層架構如同金字塔的三層,由上而下依序是:政策管理安全(法令、規範)、系統與應用安全(程式、網路、資料庫、雲端、軟硬體)、基礎安全(密碼學演算法,包括數位簽章、雜湊函數)。所以首當其衝必須了解何謂「資通」?其相關管理安全的法令政策為何?才能得到較保障的資通安全。
Thumbnail
「自動駕駛汽車」不僅全球發燒,在法律界也對此新科技風險的法律容許程度甚感興趣。自駕車的核心技術在於AI,而企業以AI系統或軟體作為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時,消費者有可能依消費者保護法第7條第3項請求負商品責任,或依民法侵權行為等責任規範請求損害賠償。因此,立法上關於AI系統應用於汽車商品或服務時,
Thumbnail
關於著作權、個資及營業秘密等法律風險與爭議,所伴隨的責任問題,其實都能透過契約去配置其法律風險,尤其是在「AI軟體開發契約」的情形,也就是關於AI軟體研發的承攬契約,定作人(業主)與承攬人(承包商)之間的權利義務內容、責任歸屬及分險分配,在現行法律規範及實務見解有所欠缺而無從發揮補充功能時
Thumbnail
前述提到個人資料,要進一步說的是,個資並非機密,與個資相關的權利通常不是智慧財產權,但這些個資的使用可能具有商業價值,規範第三方使用個資的法律,一般來說會與營業秘密法區隔。然而隨著資訊技術與網路發展,人們已可透過AIoT技術跨國界蒐集、傳輸與分享各種資訊或數據。
Thumbnail
資料數據可以多種型態呈現,例如照片、影片、文字或語音等,就會牽涉個人資料保護的態樣與範疇。 我國個人資料保護法(下稱「個資法」)採行「當事人知情同意」、「目的拘束」及「資料蒐集最小化」等原則,也就是說: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及利用,原則上必須充分告知當事人蒐集之「特定目的」,並
Thumbnail
企業投入人工智慧產業時應注意著作權的議題並事先規劃,應注意重製行為之合理使用,以避免侵犯他人著作權,以免喪失產出之經濟效益。  
Thumbnail
全球遭受新冠肺炎(COVID-19)重擊,為在疫情期間持續維持運作,透過數位科技以遠端通訊、遠端協作方式進行內外溝通,成為各國政府、企業與個體的重要措施,也進一步推動數位化的進程。筆者身為「中華亞太智慧物聯發展協會」理事與法律顧問,看見該協會在協助台灣中小企業進行數位轉型的過程中面對到許多法
Thumbnail
由於全球疫情的催促下,很多企業變得更專注於「數位轉型」,認為數位轉型對於產業商業模式的轉換有著相當顯著的改變,不論是對於產品或服務方面的銷售,線上化儼然成為不可逆的趨勢。
Thumbnail
11/28(六)我參加了成大企研所舉辦的講座,講者是微軟公司的首席營運長兼行銷長 — 何虹博士,講座主題是「數位轉型」。本文將紀錄該講座的重點,包括何虹博士談論企業為什麼需要數位轉型(Why)、數位轉型對微軟來說是什麼(What)、以及企業如何進行轉型(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