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之後的自己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從小好好讀書,找份工作,出社會後好好工作,好好賺錢,這個社會的要求很單一。

離職後的人生彷彿才是真正認識自己的開始。除去了職銜、履歷、公司之後的我,還剩下的是什麼?

離開職場也很像某種「解毒」過程的開始,辦公室職場帶給我很多學習及社交經驗,同時也為我的身心靈帶來了很多不好的習慣,我逐漸意識到這些習慣帶來的不良影響,也還在緩慢地脫離這些毒素

比如說,對於訊息的迫切。明明離開了職場,不再需要時時刻刻關注工作群組(實際上也已經不在工作群組內)但對於訊息,卻存在「我不能落掉任何訊息」的焦慮,因此我焦慮著看即時新聞、看朋友動態,擔心著不屬於我的課題,害怕著那些不是我能解決的困難。時至今日,我還時不時有著「訊息接收不夠及時」的焦慮。

如何改變呢?我試著改變自己的習慣改為主動式接收訊息,我想要知道什麼,再去接收,盡可能地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想想自己需要的是什麼。這麼聽來或許有點自私,但這麼做的情況下,我的心靈狀態的確比較好。(儘管現在的演算法有時候不允許你事事主動搜尋,演算法會自動推送訊息)

再來是人際上對於輩分的框架,基於我所經歷過的職場文化都是有清晰位分階級的,因此在離開之後還是存有過往的習慣。以往長官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就算會試著溝通,但妥協的比率還是比較高,而現在脫離了那樣的場域,再被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的時候,我會直接提出自己的觀點及想法,試圖達到平衡的溝同而不再繼續吞忍或無底線的妥協包容。要改善這樣的行為模式著實不容易,直至現在我還在持續努力,但我認為對於找到「我」是誰,踩住一些底線是重要的行為改善。

離開之後的我多了很多的時間來摸索人生,曾經我對於人生的想法是「成就與達到」意指不斷訂立目標並且達成它們,但近期,我對於人生目標是什麼的答案,成了「探索與經歷」。我相信這個世界很大而人生就像是一場旅程,值得探索與好好經歷,而所有經驗到的,都是專屬於自己的寶藏。


34會員
9Content count
曾任專業顧問、科技業、新創產業,因為因緣際會接觸到許多高資產及各產業的領袖級人物,對這些擁有許多成功經驗人物的待人接物、行事作風等都有一番心得。在此分享這些見聞及感悟予有緣人參考,盼能成為各位讀者投資自我及成長的養分,都能活得舒心自在。預計一個月三至五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左丘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基於我的人生經驗,這個方法絕對超級實用,不管什麼樣的證照或大型考試都可以通用這個法則。 我曾經在基礎超級不好的情況下,也就是在群體中平時成績倒數5%,在三個月內將大考成績衝刺至前5%。 如果讀者有遇到急迫的考試(三個月內便算是急迫),短時間內需要提升成績的話,絕對要繼續看下去。 一、考試範圍
基於我的人生經驗,這個方法絕對超級實用,不管什麼樣的證照或大型考試都可以通用這個法則。 我曾經在基礎超級不好的情況下,也就是在群體中平時成績倒數5%,在三個月內將大考成績衝刺至前5%。 如果讀者有遇到急迫的考試(三個月內便算是急迫),短時間內需要提升成績的話,絕對要繼續看下去。 一、考試範圍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前幾個禮拜去參加工作營,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活動結束後沉澱了一下心情,重看了《原子習慣》,閱讀了《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前些日子的心得感悟,回顧過去幾篇文章,藉由書寫來整理思緒。
Thumbnail
錢並沒有消失,它只是變成我需要的樣子,從被逼退的第一天,我開始長達兩年的棄業準備計畫。 大約2020年,當時我在台灣號稱幸福企業的某防毒軟體公司工作(標榜亞洲最大的那家),在公司已工作快滿五年,本來都還算順利,每年調薪、工作內容也都很固定,但沒有任何預兆地,從某一天開始,我的主管突然變成一位老番顛
Thumbnail
一開始只是在筆記本上零零散散寫了幾點,後來念頭一轉:「為什麼不像做設計時用泡泡圖(心智圖)來分類?」於是,我把xmind打開,開始歸納專長、興趣、技能,結合前篇摸索出來的人生規劃,思索怎樣的工作/領域是我現在想嘗試的,同時與我興趣相符的,以及哪些工作對於現在/未來的我幫助較小的。
Thumbnail
  《精準成長》這本書不知不覺間也讀到了尾聲,裡面有許多小方式來幫助讀者了解自己這件事情,我也按書裡建議挑選出幾個問題來,釐清自己想做的事,以及仍顯不足待改進之處。
Thumbnail
  昨天在整理想法的同時,找到幾個月前面試的心得感想,想著最近正好是畢業求職旺季,整理一下供有需要的人及未來的自己參考。(註:這份經驗可能比較適用於建築領域,僅自身經驗)
Thumbnail
  下定決心離職之後,人生問題並沒有因此減少,反而接二連三而來,我個人遇到的情況大致有幾項急需檢視及處理,我想大部分的人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做過同樣的思考,最後得出不一樣的解答。
Thumbnail
  今年五月,我從學生時代實習就待著的建築事務所離職了。離職不是一件簡單且容易的決定,工作上計畫結案、人事交接、廠商聯絡……等項目都是小事,最重要的事情是:「我有了想做的事,我想去試試看。」   在下離職決定之前,我有過幾段起伏的生活經驗,決定趁這段短暫空閒的時間書寫下來,留作紀錄給未來的自己翻閱。
Thumbnail
討論從北部回到南部家鄉工作的文章常常出現一句話:「還好南部這裡的物價比較低」,但很可惜我的家鄉不在南部,且拜運輸成本所賜,這裡的物價完全不輸台北。
Thumbnail
 離職要離的漂亮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像是我覺得調動單位,就接受慰留,其實不太好為什麼會這麼說?【離職接受單位異動慰留:不尊重原主管】 如果調了單位,就可以讓你不想離開公司,那豈不是代表原單位出了問題
Thumbnail
很多人敲碗離職這一篇,我是抱著戰戰兢兢的心情來寫的,這一篇有我離職的過程紀錄,這個過程讓我收穫很多,但如今回頭看,還是有不少可以更好、更圓融的方式。 還記得第一次正職要提離職之前,心裡其實想了好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前幾個禮拜去參加工作營,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活動結束後沉澱了一下心情,重看了《原子習慣》,閱讀了《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前些日子的心得感悟,回顧過去幾篇文章,藉由書寫來整理思緒。
Thumbnail
錢並沒有消失,它只是變成我需要的樣子,從被逼退的第一天,我開始長達兩年的棄業準備計畫。 大約2020年,當時我在台灣號稱幸福企業的某防毒軟體公司工作(標榜亞洲最大的那家),在公司已工作快滿五年,本來都還算順利,每年調薪、工作內容也都很固定,但沒有任何預兆地,從某一天開始,我的主管突然變成一位老番顛
Thumbnail
一開始只是在筆記本上零零散散寫了幾點,後來念頭一轉:「為什麼不像做設計時用泡泡圖(心智圖)來分類?」於是,我把xmind打開,開始歸納專長、興趣、技能,結合前篇摸索出來的人生規劃,思索怎樣的工作/領域是我現在想嘗試的,同時與我興趣相符的,以及哪些工作對於現在/未來的我幫助較小的。
Thumbnail
  《精準成長》這本書不知不覺間也讀到了尾聲,裡面有許多小方式來幫助讀者了解自己這件事情,我也按書裡建議挑選出幾個問題來,釐清自己想做的事,以及仍顯不足待改進之處。
Thumbnail
  昨天在整理想法的同時,找到幾個月前面試的心得感想,想著最近正好是畢業求職旺季,整理一下供有需要的人及未來的自己參考。(註:這份經驗可能比較適用於建築領域,僅自身經驗)
Thumbnail
  下定決心離職之後,人生問題並沒有因此減少,反而接二連三而來,我個人遇到的情況大致有幾項急需檢視及處理,我想大部分的人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做過同樣的思考,最後得出不一樣的解答。
Thumbnail
  今年五月,我從學生時代實習就待著的建築事務所離職了。離職不是一件簡單且容易的決定,工作上計畫結案、人事交接、廠商聯絡……等項目都是小事,最重要的事情是:「我有了想做的事,我想去試試看。」   在下離職決定之前,我有過幾段起伏的生活經驗,決定趁這段短暫空閒的時間書寫下來,留作紀錄給未來的自己翻閱。
Thumbnail
討論從北部回到南部家鄉工作的文章常常出現一句話:「還好南部這裡的物價比較低」,但很可惜我的家鄉不在南部,且拜運輸成本所賜,這裡的物價完全不輸台北。
Thumbnail
 離職要離的漂亮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像是我覺得調動單位,就接受慰留,其實不太好為什麼會這麼說?【離職接受單位異動慰留:不尊重原主管】 如果調了單位,就可以讓你不想離開公司,那豈不是代表原單位出了問題
Thumbnail
很多人敲碗離職這一篇,我是抱著戰戰兢兢的心情來寫的,這一篇有我離職的過程紀錄,這個過程讓我收穫很多,但如今回頭看,還是有不少可以更好、更圓融的方式。 還記得第一次正職要提離職之前,心裡其實想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