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日隨筆#30|覺察金星:不計較——做自己與好緣份的秘密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度日隨筆#30|覺察金星:不計較——做自己與好緣份的秘密-

-度日隨筆#30|覺察金星:不計較——做自己與好緣份的秘密-

許多人誤會了做自己,以為做自己是自私,以為做自己便和他人不再關聯,又或者是另一種,以為做自己是有錢有閒人家的事,自己沒有那樣的父母、沒有那樣的本事,於是鼻子摸摸說我們還是腳踏實地,彷彿做自己是什麼和社會脫節的事情一樣。

人們往往不明白那是一種錯誤歸因,無論將做自己置放在道德指責、又還是將它擺在不可抗力的嘲諷裡,於是催眠自己:我們沒有那樣的運氣,實際上,做自己才是一件最實際的事,要我說不做自己才是癡人說夢、沒有認清現實的胡言囈語,而腳踏實地本就是所有做人根基。

這裡的做自己,是指完成全部的自己,當一個人在完整全部的自己時,世界也隨之完整了,因為所有世界的問題皆是和自己的問題。這樣的人會發展出活力風采及深遠互助的人際關係,舉手投足走入他人心靈,而彼此的親暱存在沒有評判、沒有怨懟、沒有說三道四,通常也讓人說不上來為什麼喜歡跟他親近。

做自己的人,是覺知力、內省力、甚至世俗所需的工作力都特別顯現的人。這是由於他在凝視圓滿、生命實作的道途上,練就人性之辨認、理解社會之殘酷、看明白身而為「人」既傷悲又美麗的衝動、憐憫強勢無明的因果反應、同時持續內修於真實與良善的本質、寬恕與接納的頻率,所以容納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容易與不容易。

人生順遂不外乎底氣和德性,而這狹隘與否有充分的關聯。美好的人緣實在不存在利益,更無關是不是跟得上時下話題,當然無須陷入討好、評量或別人怎麼看的緊張兮兮,也不一定需要報名人際溝通課程,若有幫助亦為借假修真,因為技術固然重要,如果沒有以「認識自己」為出發點心口合一,關係也不會長久。

做自己自然明事理。此外,一個如實掌握做自己精髓的人,肯定也是豐盛的人,建立在一言一行都投注全然的意願,意思就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既然要做了,即是知道是為自己而做,沒有什麼虛張槓桿、或配合委屈。⠀⠀⠀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住」的意思即為「在意」,「無所住」便是不執著、不在意,與人連結不是迷惑於對方的名利與權勢、也不草率讓社會的度量定義剝奪「人」的本體,升起端正的心去知道:所有事情的利害得失,不是自己付出、判斷、衡量輕重的首要原因。

月亮天秤的今天,強調了金星獅子正在逆行的能量。以此篇開頭,延續下一篇引用文章:〈 覺察金星:期待回報的人生,終將讓我們的心變得貧乏 〉,和大家分享金錢、自我價值、個體化、自尊自愛、施與受、如何好命、如何進入富裕之流的心法奧妙。

⠀⠀⠀⠀⠀⠀

✹ 照片:阿里山上跳舞的樹。

46會員
189Content count
以月亮星體的韻律為指引,翻譯出照顧人性的當日計畫參考。來自宇宙流動向你的生活私信,讓我們一起從小事開展練習,跟著時序運行,活得更從容、更優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沒有人能強迫這種認知的閃現出現,它是自動發生的,它只會自己發生。」
順著內在轉變的次第,不再為腦內的故事傷神,那些重複的現實輪迴,有什麼值得戀棧和渴盼的呢?⠀⠀
真正的靜心是走出頭腦、走進感覺確實去感受我們的感覺。
願意為自己工作,不只是為了興趣、不只是為了自由、不只是為了挑戰、不只是為了各種單方面的理由,願意成為獨立且容納在社會之中的工作者,僅只是願意實現全部的人,也就是全部的我。
世界上最遙遠的,是「說」與「做」的距離。
「沒有人能強迫這種認知的閃現出現,它是自動發生的,它只會自己發生。」
順著內在轉變的次第,不再為腦內的故事傷神,那些重複的現實輪迴,有什麼值得戀棧和渴盼的呢?⠀⠀
真正的靜心是走出頭腦、走進感覺確實去感受我們的感覺。
願意為自己工作,不只是為了興趣、不只是為了自由、不只是為了挑戰、不只是為了各種單方面的理由,願意成為獨立且容納在社會之中的工作者,僅只是願意實現全部的人,也就是全部的我。
世界上最遙遠的,是「說」與「做」的距離。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現在回想起來,伴侶在相處初期的情緒波幅震盪是大的,但我沒有發現。更精確的說,是我沒意識到她的應對方式跟情緒是否穩定有關。「你們會吵架嗎?」友人問。「會啊。」我說。「算是溝通吧?」伴侶說。生命歷程不同,詮釋同一件事情的方式也會不同。重要的不是爭論對錯,而是釐清我們該如何取得關係中最大的共好?
Thumbnail
同理心就像戰逃間的真空狀態,是行動前的靜止、決策中的覺知,同時也是一種選擇。 「但我因為同理心而感到痛苦。感受到他人的難受所以自己的情緒也很不好。」友人說。我透過對話,整理了從「同理心」切入的不同視角,用更立體的詮釋覺察到那些尚未被同理的地方,並且允許自己也有被關照的需求,就有機會重新選擇人生。
Thumbnail
文/張靜宜 鄭有美以獨特的動畫短片開啟她的導演之路,初登壇橫掃各大影展,接連兩年獲得拉加茲獎更讓她成了繪本領域的新秀。她的圖畫書創作有別於一般圖畫書作家行走的路徑,她的創作養料與圖像風格受到哪些作家、作品影響?如同心理小劇場的動畫圖畫靈感從何而來?以下介紹這三部由動畫改編的圖畫書作品,以及鄭有美的
Thumbnail
正是因為這個無聊又痛苦的過程,才能讓我們收回平常被各種資訊填滿且混亂不已的大腦天線,放空平常已經超速運轉的腦袋,然後藉由紊亂的呼吸、緊繃的小腿,強制將注意力拉回到當下,重新連結身體的覺知,好好地回到自己身上。
Thumbnail
「我想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在關係矛盾時,傾訴者最常提出這個疑問。 對方想什麼,究竟影響了「什麼」呢? 這篇文章想要淺淺的討論,為什麼我們需要知道對方想什麼?知道為什麼後,可以怎麼面對這份膠著與焦慮?我將分成三個部分來淺嚐這個衝動: 「想知道」的心理動機? 如何面對這份膠著與焦慮?
Thumbnail
觀察到自己失衡的感覺,卻始終騷不到真正的癢處,我試著從書籍與文章中,心理師與諮商時時常提到的「每個情緒背後,都有一個心理需求」為方向,去探索我的不平衡是出於什麼樣的需求呢?
Thumbnail
「如果沒有煩惱,那我要想什麼?」朋友神情真切地說。我透過看見小我與活在當下來回答這個時常被忽略的bug。
Thumbnail
當憂鬱女友將一件事評論為不好的、不開心的時候,我會鼓勵她再想一次。並不是要壓抑或忽視她的想法,而是陪她一邊整理事情的其他可能性,看看有沒有其他面向可以切入,一邊陪她重新調整自己的信念。
Thumbnail
「你每天在家裡,會不會覺得無聊或恐慌呢?」 「不會啊,為什麼會這麼問呢?」 這類出於善意的對話,每隔一段時日就會出現。因為性格不同、對事物的價值與觀感不同,而延伸出的「對話」。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現在回想起來,伴侶在相處初期的情緒波幅震盪是大的,但我沒有發現。更精確的說,是我沒意識到她的應對方式跟情緒是否穩定有關。「你們會吵架嗎?」友人問。「會啊。」我說。「算是溝通吧?」伴侶說。生命歷程不同,詮釋同一件事情的方式也會不同。重要的不是爭論對錯,而是釐清我們該如何取得關係中最大的共好?
Thumbnail
同理心就像戰逃間的真空狀態,是行動前的靜止、決策中的覺知,同時也是一種選擇。 「但我因為同理心而感到痛苦。感受到他人的難受所以自己的情緒也很不好。」友人說。我透過對話,整理了從「同理心」切入的不同視角,用更立體的詮釋覺察到那些尚未被同理的地方,並且允許自己也有被關照的需求,就有機會重新選擇人生。
Thumbnail
文/張靜宜 鄭有美以獨特的動畫短片開啟她的導演之路,初登壇橫掃各大影展,接連兩年獲得拉加茲獎更讓她成了繪本領域的新秀。她的圖畫書創作有別於一般圖畫書作家行走的路徑,她的創作養料與圖像風格受到哪些作家、作品影響?如同心理小劇場的動畫圖畫靈感從何而來?以下介紹這三部由動畫改編的圖畫書作品,以及鄭有美的
Thumbnail
正是因為這個無聊又痛苦的過程,才能讓我們收回平常被各種資訊填滿且混亂不已的大腦天線,放空平常已經超速運轉的腦袋,然後藉由紊亂的呼吸、緊繃的小腿,強制將注意力拉回到當下,重新連結身體的覺知,好好地回到自己身上。
Thumbnail
「我想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在關係矛盾時,傾訴者最常提出這個疑問。 對方想什麼,究竟影響了「什麼」呢? 這篇文章想要淺淺的討論,為什麼我們需要知道對方想什麼?知道為什麼後,可以怎麼面對這份膠著與焦慮?我將分成三個部分來淺嚐這個衝動: 「想知道」的心理動機? 如何面對這份膠著與焦慮?
Thumbnail
觀察到自己失衡的感覺,卻始終騷不到真正的癢處,我試著從書籍與文章中,心理師與諮商時時常提到的「每個情緒背後,都有一個心理需求」為方向,去探索我的不平衡是出於什麼樣的需求呢?
Thumbnail
「如果沒有煩惱,那我要想什麼?」朋友神情真切地說。我透過看見小我與活在當下來回答這個時常被忽略的bug。
Thumbnail
當憂鬱女友將一件事評論為不好的、不開心的時候,我會鼓勵她再想一次。並不是要壓抑或忽視她的想法,而是陪她一邊整理事情的其他可能性,看看有沒有其他面向可以切入,一邊陪她重新調整自己的信念。
Thumbnail
「你每天在家裡,會不會覺得無聊或恐慌呢?」 「不會啊,為什麼會這麼問呢?」 這類出於善意的對話,每隔一段時日就會出現。因為性格不同、對事物的價值與觀感不同,而延伸出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