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所以更要紀律才不會痛苦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許多人在面對人生的時候總是無法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甚至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因為人類本來就是自由度很高的一種生物,沒有天花板,所以令人感覺到無所適從。

為何會有「戒」、「定」、「慧」一說呢?「戒」就是一種紀律,如果沒有紀律人就會沒有一個準則可以遵守,沒有準則遵守就會帶來混亂。很奇妙吧,自由居然是需要遵守某些規則才能夠實現,這其實就跟法律是一樣的,為了讓所有人都有極大的自由,就必須「限制」所有人不能妨礙他人的自由。

我們身為人也一樣,為了我們自己健全的發展,我們也必須給予自己一些準則,讓自己的「自由發展」有個框架,才不會因為「自由過了頭」而殘害自己。

難道不是這樣嗎?選擇困難症,就是因為自由度過高,所以自己無法做出選擇,有些人說那我都要。也可以,但同時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在金錢上、時間上、心力勞力上都要為自己的「想要更多」而負擇。

自由之所以要有所約束,就是為了讓自己一步一步慢慢來,「控制」自己,也就是「自律」才能帶來各種程度的「成功」。

無論是在做選擇上,因為自己的「自律」只選擇了一個,而讓自己一次消耗掉的資源降低,在每個「選擇」之下,緊接著的都是經過「自律」的結果,那麼也就不會出現自己做出無法負荷的選擇,自然也很難發生無法挽得「後果」。簡單來說,「自律」是在保護自己,也是在為了集體的利益貢獻。

舉例來說,自己控制住自己不要隨意生氣,不是因為自己有這個「能力」(比如角色能力:身為上司、權利高、顧客)而生氣,可以選擇用其他方式而達到自己所想要的目的的時候,相應的「生氣」這樣的能量就不會出現在這世界上,也不會因而波及傷害到自己身邊的人,或者是因為自己做出了「生氣」這樣的選擇,而必須承擔他所造成的後果(比如下屬辭職、其他人內心咒罵、服務者虛以委蛇等快速或緩慢累積的副作用,社會因而多出了許多怨言等。),造成了自己周遭生活中的負能量的累積,逐漸這樣的情緒就會傳染到整個社會,加上媒體肆意的傳播(說好聽是為了讓大家防患未然,實際可能造成社會恐慌或不安對立情緒),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了厭惡的種子。

蝴蝶效應也是這麼一回事,看似沒有關連的事情,蝴蝶揮揮翅膀就會造成颶風,難道我們不都是「共業」的「貢獻者」嗎?所有人都以為我們的社會不夠好,但同時又在為這個社會帶來困擾。

這難道不是自由出了問題嗎?

因為自己的貪婪,自己的想要,自己的無限膨脹的渴望,所以讓其他人受傷了。

不要再說不做選擇,若全部都要的話,那就負起相應的責任吧!能者多勞,肩膀夠強壯就扛起自己該有的責任吧!

戒律從不在禁錮自己,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做出傷害他人的事情,而許多人卻誤解了,好像規定自己做什麼事情就是一個不再的自由奔放的靈魂。

但所有的美好,自由的真諦都是在愛自己、愛別人的基礎下,不妨害別人,不給他人帶來困擾,也不為自己所做的事情找到藉口去迴避責任。

當懂得約束自己之後,自己才能夠真正「定」下來思考自己該怎麼樣做,自己的「戒律」怎麼樣去做更多造福自己或他人更加快樂,因為在「定中」釐清或領悟更多,「智慧」就是在此顯現出。

戒、定、慧不可分割,因為他們本身就是一個循環,不是直線,必須在良好的循環中,我們自己、身邊的人、更遠的他人,整個社會甚至是世界才會走向更美好,我們個人的自由也才能夠真正給予我們自己利益,也就是去發現自己原來真的「很自由」,而那時候也不會經常感受到痛苦,因為自己在限定的範圍內可以清楚了解到自己的人生是怎麼一回事。

選擇困難、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這些都是因為自己沒有做到給自己一個框架,「框架是用來打破的」,但如果沒有框架,連開始都很難,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不了解,有和尚吃肉喝酒,那麼為何自己不能呢?因為當自己還不能遵守基本的戒律的時候,沒有一個框架的時候,是漫無目的充滿著痛苦,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幹嘛,那又怎麼能夠馬上學習那些從框架裡面已經歷經許多的人所體悟到之後打破框架之後是什麼樣的世界呢?如果倒果為因,許多事情都顛倒了,自己卻陷入了錯誤的認知之中,那就只能一直擁抱著痛苦,但如果先從約束自己,我們很快可以將那個約束找到突破,框架就是一個個小戒律,讓我們去遵循去發現,然後我們就能夠在框架裡安全的成長,然後直到我們已經成為了「框架中的龐然大物」時,再來打破它,再來建另一個框架,這麼一來我們才能夠保護自己,不再感受到痛苦,或因為自己的無知而傷害到他人。

框架是什麼?框架就是讓自己在「選擇困難」出現的時候能夠拉緊自己的繩子,避免自己掉入不可挽回的懸崖,例如:規定自己每天幾點前要睡、要有充足的睡眠,這麼一來就可以避免隔天行程受到影響,或者是每天因為睡眠不足而帶來的壓力,框架就是嚴格規定自己,這麼一來自己就能夠慢慢被改變,惡性循環就會變成良性循環,雖然一開始很痛苦,但當自己享受到因為約束自己而做出的改變後的結果,就再也不覺得自己放縱自己是快樂的,因為那種快樂會伴隨著痛苦,然而改變之後的自己再一開始的不習慣的痛苦之後只會感覺到快樂,先前的那種痛苦快樂循環會消失,而我們因為長期在快樂之中就能夠再有動力去完成下一個框架,逐漸人生就是這樣慢慢走向我們所希望的模樣,美好而快樂。


    18會員
    93Content count
    人生探尋,目標與意義,生活中的一些想法,自己試了覺得好像是這麼一回事,可以分享,可以談談,可以隨意聊聊,發現生活,發現人生不同的觀點,跳脫原本的思考框架,找到快樂與幸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zun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小到大似乎養成了一個二元論的思維方式,這帶來多少困擾,明明這個世界並非非黑即白,但往往對或錯總是在考卷上、習題裡頻繁出現。 正解,想要獲得正確的答案,答對了獲得滿分,覺得人生就此完美了? 人生不是這麼一回事,所有事情都不在對或錯,只有立場,只有念頭,只有我們做了什麼然後獲得什麼,無論是從人、事
    如果說一定要有個標題才能夠寫作,那麼就完全侷限住了思考,怎麼可能人的腦袋是完全理性的直線性思考的呢? 不具有商業性的文字,像是日記一般的內容是不被歡迎的? 是如此?那麼文學性的東西,藝術,都是屬於小眾而主觀,自娛自樂,孤芳自賞的,像是熟知的唐詩、宋詞,甚至是詩經,這些都是內心的想法,無故抒發,或許一
    在面對不同的人的時候會用不同的人格面對,榮格提出的人格面具Persona。 確實是這樣沒錯,比如面對某個朋友總是會用更加輕鬆詼諧的方式去交談,而又有些朋友則是會更加謹慎,字句如何使用都要小心翼翼,怕是什麼樣的一個錯誤就會將自己的形象崩壞。 然後當接觸越來越多的人,更加社會化的時候,就會有點不知道自己
    自今年年初我才真正了解自己,是個INFJ(如果不清楚這是什麼東西,建議google查詢MBTI人格特質以了解,總共有16種不同的人格特質,這是其中一種),然後又理解到自己是個共感人(高敏感族群)。 共感人與高敏感族群有些書中會將這兩類人稍微區分,原因是因為共感人相較於高敏感族群是屬於被動吸收周遭能量
    有時候我們因為我們的想法是對的,可是我們如何確信我們的想法是「真」對還是「假」對? 對錯或許不是重要,但是否我們也有去感覺自己所感覺到的,有時候我們覺得我們是對的,可是卻讓自己陷入無比的執著之中,比如認為自己要養成一個「好」習慣,但養成了以後有一天沒有做就覺得有罪惡感,可能有強迫症覺得必須得做,也有
    不願意面對的真相,不是只有眼前的氣候變遷,還有包含自己每天身邊會出現的各種問題。 所有人都習以為常,無論是自己的習氣或是周遭發生的各種事情,都覺得自己好像沒有問題,對於自己的生活覺得滿意,但實際上在滿意之中又伴隨著各種煩惱與痛苦,在沒有人針對這些痛處灑上鹽巴之前,都覺得像沒事一樣,而一旦戳破了看似沒
    從小到大似乎養成了一個二元論的思維方式,這帶來多少困擾,明明這個世界並非非黑即白,但往往對或錯總是在考卷上、習題裡頻繁出現。 正解,想要獲得正確的答案,答對了獲得滿分,覺得人生就此完美了? 人生不是這麼一回事,所有事情都不在對或錯,只有立場,只有念頭,只有我們做了什麼然後獲得什麼,無論是從人、事
    如果說一定要有個標題才能夠寫作,那麼就完全侷限住了思考,怎麼可能人的腦袋是完全理性的直線性思考的呢? 不具有商業性的文字,像是日記一般的內容是不被歡迎的? 是如此?那麼文學性的東西,藝術,都是屬於小眾而主觀,自娛自樂,孤芳自賞的,像是熟知的唐詩、宋詞,甚至是詩經,這些都是內心的想法,無故抒發,或許一
    在面對不同的人的時候會用不同的人格面對,榮格提出的人格面具Persona。 確實是這樣沒錯,比如面對某個朋友總是會用更加輕鬆詼諧的方式去交談,而又有些朋友則是會更加謹慎,字句如何使用都要小心翼翼,怕是什麼樣的一個錯誤就會將自己的形象崩壞。 然後當接觸越來越多的人,更加社會化的時候,就會有點不知道自己
    自今年年初我才真正了解自己,是個INFJ(如果不清楚這是什麼東西,建議google查詢MBTI人格特質以了解,總共有16種不同的人格特質,這是其中一種),然後又理解到自己是個共感人(高敏感族群)。 共感人與高敏感族群有些書中會將這兩類人稍微區分,原因是因為共感人相較於高敏感族群是屬於被動吸收周遭能量
    有時候我們因為我們的想法是對的,可是我們如何確信我們的想法是「真」對還是「假」對? 對錯或許不是重要,但是否我們也有去感覺自己所感覺到的,有時候我們覺得我們是對的,可是卻讓自己陷入無比的執著之中,比如認為自己要養成一個「好」習慣,但養成了以後有一天沒有做就覺得有罪惡感,可能有強迫症覺得必須得做,也有
    不願意面對的真相,不是只有眼前的氣候變遷,還有包含自己每天身邊會出現的各種問題。 所有人都習以為常,無論是自己的習氣或是周遭發生的各種事情,都覺得自己好像沒有問題,對於自己的生活覺得滿意,但實際上在滿意之中又伴隨著各種煩惱與痛苦,在沒有人針對這些痛處灑上鹽巴之前,都覺得像沒事一樣,而一旦戳破了看似沒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理財與生活習習相關。 近幾年因通膨的關係,多少錢可以退休的議題,吵得沸沸揚揚,這樣的思維,不切實際,對我而言,退休不是只要有錢就好。
    Thumbnail
    你是自由業者嗎?還是你嚮往自由接案者自由的生活步調,未來也想成為其中一員呢?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科技的普及等,也出現了越來越多元的工作樣態,加上疫情的影響,讓許多人經濟受到衝擊,因此除了節流外,開源也變成許多人的選擇,有些人會在正職工作下班後兼職,投身自由接案者的領域。
    Thumbnail
    當我們談到「自由」時,多數人想到的可能是政治上的自由權利。綜觀近現代史,即是一部自由權利的擴展史,我們從封建時代的宗教與王朝中脫離出來,走向今日自由民主的社會。很自然會覺得自由就是捍衛人們「可以做各種選擇」的權利。然而在這種「進步」的歷史敘事中,我們卻時常遺忘了當人們擁有自由選
    Thumbnail
    上一篇談到不動產經濟學,這次要呼應一下分享幾本與經濟學、空間的社會學著作。本書作者以圖畫書的方式解說各種概念,每個小故事都是類比人類發展史的某些階段,說明經濟發展過程,然後連結到真實事件或社會情況,非常簡單易讀。
    Thumbnail
    一直以來,他總是聽到旁人說著,要努力要奮鬥,要和別人一樣追求穩定,才能有飛黃騰達的人生,但他心中總是有所疑惑,一邊疑惑著,一邊盲目地,跟著大家的腳步前行,竟也不知不覺過完了他的前半生。
    Thumbnail
    網路上有個國際孤獨等級表,將孤獨,由一個人逛超市、到餐廳吃飯等,到一個人搬家、動手術,分為十級(但沒有一個人徒步)。這十件事我都曾經歷,但與其說是孤獨,不如說是獨立,有時還參雜著任性,不受拘束。
    Thumbnail
    超级难不把明天的忧虑一起扛起来。甚至一个星期的忧虑都借着行事历给列了出来,如果没做完,心里就不自在。那么该如何避免一个潜意识无法避免却会发生的事情呢?到底耶稣的意思是? 前面他说到: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 (马 6:25
    Thumbnail
    身為自由工作者,本來每天就都是宅行程,一整天不出門根本稀鬆平常。 進入三級警戒後,我以為我會很適應,結果錯得徹底。幾乎每天都得用所剩不多的意志力,阻止自己想出門的念頭。
    Thumbnail
    沒有社群軟體的日子,已經有三年的時光了 不是因為討厭而不用,而是因為覺得沒必要 好友人數幾百個,真正會聊天,有親密互動的不到10個人 有的時候覺得到底距離是變短,還是拉的更長了 明明就坐在對面跟你聊天,結果你還是在看手機裡的社群 然後邊跟我抱怨大家怎麼都過得那麼好,那麼光鮮亮麗 但~朋友你有思考一個
    Thumbnail
    要成為自由工作者是要有策略的,不是因為我一開始就很有策略而這麼說,而是有許多跌撞與嘗試的親身經驗,與你分享在成為自由工作者前,你可以準備與思考的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理財與生活習習相關。 近幾年因通膨的關係,多少錢可以退休的議題,吵得沸沸揚揚,這樣的思維,不切實際,對我而言,退休不是只要有錢就好。
    Thumbnail
    你是自由業者嗎?還是你嚮往自由接案者自由的生活步調,未來也想成為其中一員呢?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科技的普及等,也出現了越來越多元的工作樣態,加上疫情的影響,讓許多人經濟受到衝擊,因此除了節流外,開源也變成許多人的選擇,有些人會在正職工作下班後兼職,投身自由接案者的領域。
    Thumbnail
    當我們談到「自由」時,多數人想到的可能是政治上的自由權利。綜觀近現代史,即是一部自由權利的擴展史,我們從封建時代的宗教與王朝中脫離出來,走向今日自由民主的社會。很自然會覺得自由就是捍衛人們「可以做各種選擇」的權利。然而在這種「進步」的歷史敘事中,我們卻時常遺忘了當人們擁有自由選
    Thumbnail
    上一篇談到不動產經濟學,這次要呼應一下分享幾本與經濟學、空間的社會學著作。本書作者以圖畫書的方式解說各種概念,每個小故事都是類比人類發展史的某些階段,說明經濟發展過程,然後連結到真實事件或社會情況,非常簡單易讀。
    Thumbnail
    一直以來,他總是聽到旁人說著,要努力要奮鬥,要和別人一樣追求穩定,才能有飛黃騰達的人生,但他心中總是有所疑惑,一邊疑惑著,一邊盲目地,跟著大家的腳步前行,竟也不知不覺過完了他的前半生。
    Thumbnail
    網路上有個國際孤獨等級表,將孤獨,由一個人逛超市、到餐廳吃飯等,到一個人搬家、動手術,分為十級(但沒有一個人徒步)。這十件事我都曾經歷,但與其說是孤獨,不如說是獨立,有時還參雜著任性,不受拘束。
    Thumbnail
    超级难不把明天的忧虑一起扛起来。甚至一个星期的忧虑都借着行事历给列了出来,如果没做完,心里就不自在。那么该如何避免一个潜意识无法避免却会发生的事情呢?到底耶稣的意思是? 前面他说到: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 (马 6:25
    Thumbnail
    身為自由工作者,本來每天就都是宅行程,一整天不出門根本稀鬆平常。 進入三級警戒後,我以為我會很適應,結果錯得徹底。幾乎每天都得用所剩不多的意志力,阻止自己想出門的念頭。
    Thumbnail
    沒有社群軟體的日子,已經有三年的時光了 不是因為討厭而不用,而是因為覺得沒必要 好友人數幾百個,真正會聊天,有親密互動的不到10個人 有的時候覺得到底距離是變短,還是拉的更長了 明明就坐在對面跟你聊天,結果你還是在看手機裡的社群 然後邊跟我抱怨大家怎麼都過得那麼好,那麼光鮮亮麗 但~朋友你有思考一個
    Thumbnail
    要成為自由工作者是要有策略的,不是因為我一開始就很有策略而這麼說,而是有許多跌撞與嘗試的親身經驗,與你分享在成為自由工作者前,你可以準備與思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