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的最後的問題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艾西莫夫以基地系列及機器人系列這兩大系列科幻小說聞名於世,作家暮年之時分別寫了兩大系列的續集,把原本獨立的兩大系列故事巧妙地結合起來,兩大系列小說成了氣勢磅礡的萬年銀河世界史。在科幻小說上艾西莫夫的地位因這兩大系列而無可動搖。但是作家曾自敘過,他最滿意的作品卻是一篇僅數千字的短篇故事「最後的問題」。

熱力學第二定律表明若不對孤立系統施加額外的功或能量下,孤立系統的混亂程度會自然增加。這種混亂程度的度量值稱為熵值。最簡單例子是我們如果把有色溶液滴入一瓶水中,無須攪拌,最後有色溶液也會均勻分布整瓶水中,熵值達到最大化。這種現象如果擴大到整個宇宙,我們可以視整個宇宙為一個孤立系統,因此從初始的大霹靂開始,宇宙的熵值會持續增加,宇宙中的能量會慢慢轉變成熱能,到了最後,當系統熵值最大化後,宇宙會呈現熱寂狀態。此時宇宙中再也沒有任何能量可以提供給生命使用。這是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推導出的宇宙終極命運假說。

「最後的問題」這篇故事即是以此假說為基礎,在短短數千字內,勾畫出一個宇宙億萬年的生命史。敘述人類在道德提升、物質進步後,文明首次進化到一個嶄新世代。而人類也創造出具有一個能夠自我成長與自我調適的人工智慧。這人工智慧一直悉心照顧著人類的生活,創造新科技,解決人類的問題。某一天一個偶然裡,兩個負責人工智慧的保養維護工作的工程師,詢問了人工智慧關於若不施加功的情況下,如何使宇宙熵值降低的問題,面對這個違反熱力學定律的問題,人工智慧一時語塞無從回答,然而它也開始尋找、思考這個他回答不出問題的答案,他的思索一直到地老天荒,月殞星滅………,思索最後的問題的最後的答案。這篇故事的壯麗與恢弘不僅是它勾畫出我們身處宇宙的生命史,人的永恆進化,它甚至進一步寫到了「創世」,寫到關於「神」,以及整個宇宙時空的永恆循環。這樣巨大的主題即使用百萬字描寫也不為過,但是作者舉重若輕僅用了數千字就完成這些主題的故事。任何一個作家單憑這樣一篇作品即可不朽。如果說長篇巨著是人類靈魂的深邃隧道,通向無盡的過去與未來。短篇傑作就像是巫士的水晶球,燭照我們無邊的幻想與夢境。而「最後的問題」不僅燭照出我們最遠的幻想與夢境,它同時也通向那無盡的過去與未來。確實,艾西莫夫以單薄的一個短篇故事達到了史詩長篇才會有的震懾力。

這篇故事發表於1956年,依照當時的科技發展,作者描寫數位運算將走向集中化。人類的數位科技運算發展由早期大型電腦的集中化走向個人電腦的分散化,網路的發展有把這一切連結起來的趨勢,雲端的概念可能讓未來數位運算是又集中又分散,現階段的人工智慧離小說所描寫的境界還很遙遠,當然我們距離故事的開始時間2061年也還有38年,30餘年的科技變化或許會讓我們達到那個境界,如果這樣,那時我們也可以來問我們創造的「神」這最後的問題了。

主要是記錄自己的讀書心得,一些閱後的個人獨白與絮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歷史的書寫常常是政治的產物,或者說是各種政治觀點互相妥協之後的產物。因此詮釋歷史事件、臧否歷史人物所依據的觀點難以避免是服務政治需求與目的,而未必能真正還原歷史現場的時空情境。
雲圖由六個故事串連組成,故事的時代背景從19世紀到文明毀滅後的遙遠未來。而閱讀雲圖的過程彷彿是在觀看一場關於小說敘事結構的奇幻演出。大約許多人也會把這部小說歸類為後現代主義的範疇,或是所謂的meta-fiction。
<耶路撒冷三千年>紀錄一個城市三千年來的浮沉起落歷史。它是一部城市編年史。然而耶路撒冷不僅是一個城市而已。她同時是亞伯拉罕諸教的聖地,神的城市,人間的天上。因此從遙遠的三千年前大衛王征服此地開始,耶路撒冷就注定將成為世界史的交叉點,諸王夢想佔有的永恆之城,一個以火與劍書寫歷史的城市。
約瑟夫.康拉德(1857-1924)是一位波蘭裔英國作家,據說他直到二十歲以後才真正學會英文,然而在1998年由美國現代圖書公司、紐約公共圖書館及藍燈書屋合作評選的「20世紀百大英文長篇小說」中,康拉德一人就入選了四本,包括<密探>、<諾斯特羅莫>、<黑暗之心>及<吉姆爺>。
阿露拉宛若那位歷史的天使,她要喚醒遺忘的人,她要喚醒克瓦胡的記憶,他們雖已無可能再回到阿依提島進行靈魂交換的返回以獲得最終的救贖,而那並非救贖唯一之路,只要喚醒了記憶,過去/歷史對於現在就有了意義,生命還會在一次開始,故事可以重來,彌賽亞不必然存在於遙遠的未來,現在也可以是彌賽亞時刻。
在生命演化的長河裡,從無生命時代開始,當出現第一個生命後,生命由單細胞演化到多細胞,而後植物出現,動物出現,一路到智慧生物-----也就是我們-----的出現,在這漫長過程裡,生命的演化不斷遭到挑戰甚至毀滅,但是生命總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創新頑強存活下來,甚至改造了我們的唯一故鄉地球
歷史的書寫常常是政治的產物,或者說是各種政治觀點互相妥協之後的產物。因此詮釋歷史事件、臧否歷史人物所依據的觀點難以避免是服務政治需求與目的,而未必能真正還原歷史現場的時空情境。
雲圖由六個故事串連組成,故事的時代背景從19世紀到文明毀滅後的遙遠未來。而閱讀雲圖的過程彷彿是在觀看一場關於小說敘事結構的奇幻演出。大約許多人也會把這部小說歸類為後現代主義的範疇,或是所謂的meta-fiction。
<耶路撒冷三千年>紀錄一個城市三千年來的浮沉起落歷史。它是一部城市編年史。然而耶路撒冷不僅是一個城市而已。她同時是亞伯拉罕諸教的聖地,神的城市,人間的天上。因此從遙遠的三千年前大衛王征服此地開始,耶路撒冷就注定將成為世界史的交叉點,諸王夢想佔有的永恆之城,一個以火與劍書寫歷史的城市。
約瑟夫.康拉德(1857-1924)是一位波蘭裔英國作家,據說他直到二十歲以後才真正學會英文,然而在1998年由美國現代圖書公司、紐約公共圖書館及藍燈書屋合作評選的「20世紀百大英文長篇小說」中,康拉德一人就入選了四本,包括<密探>、<諾斯特羅莫>、<黑暗之心>及<吉姆爺>。
阿露拉宛若那位歷史的天使,她要喚醒遺忘的人,她要喚醒克瓦胡的記憶,他們雖已無可能再回到阿依提島進行靈魂交換的返回以獲得最終的救贖,而那並非救贖唯一之路,只要喚醒了記憶,過去/歷史對於現在就有了意義,生命還會在一次開始,故事可以重來,彌賽亞不必然存在於遙遠的未來,現在也可以是彌賽亞時刻。
在生命演化的長河裡,從無生命時代開始,當出現第一個生命後,生命由單細胞演化到多細胞,而後植物出現,動物出現,一路到智慧生物-----也就是我們-----的出現,在這漫長過程裡,生命的演化不斷遭到挑戰甚至毀滅,但是生命總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創新頑強存活下來,甚至改造了我們的唯一故鄉地球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刊登於風傳媒,連結:www.storm.mg/article/4796622) 所以,很有意思地,為什麼在當今眾多發展的AI當中,竟然是由自然語言的大型語言模型,來讓人們驚覺有那麼一點通用人工智慧AGI的感覺和發展之可能方向。正是因為概念就藏在語言裡。
Thumbnail
閱讀科幻小說的心情很複雜,簡言之就是喜歡看但又怕看不懂。喜歡科幻世界的設定,它提供了另一個觀看我所在的現實世界的視角,注入了新的思考可能;但科幻元素對我來說往往都過於專業艱深、難以想像,在沒有畫面、很難讀懂的情況下,最後也只好棄書。
Thumbnail
龍騰版第三冊中出現了一課新的科幻小說--艾西莫夫的真愛。這一篇,以現在學生閱讀科幻小說的習慣看來,故事的情節相對簡單許多,但是當中涉及的議題,卻是很值得跟學生細細討論的,以下分享一些我在設計課程時的教學活動。
你覺得問問題是一件會被重視、被鼓勵的事嗎?還是說會讓人退卻呢? 記得國中時被老師叫「妙麗」,只因為我時常在課堂中提出和回答各種問題。而愛問問題的行為,被老師視為難搞、打壞課堂秩序的學生。 漸漸的,求學階段的我,不再隨意提問,希望自己是個「正常人」。 那麼你呢?你也是個愛問問題的人嗎?
Thumbnail
故事描述一對夫妻決定離婚,原想好聚好散的他們卻為了爭取兒子的監護權陷入掙扎,原本都想理性的討論如何離開,不像一般離婚,我們所想像的兩人互相撕破臉的爭吵,至少在最一開始,兩人表面互動仍然保持互相尊重以及彼此已經保持一定的默契了。 這是其實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兩人仍舊喜歡這彼此,發生什麼事情了?
Thumbnail
〈真愛〉出自艾西莫夫《機器人短篇全集》,敘述電腦程式「喬」為程式設計師米爾頓尋找真愛的過程。在科幻題材中加入推理成分,製造懸疑效果,結局出人意表。 關於〈真愛〉,我打算從小說情節和人物塑造兩個部分,來談談艾西莫夫向讀者提出的兩個問題:「在真愛中,外表重要嗎?」以及「人工智慧是人類的毒藥還是解藥?」
Thumbnail
劍要鋒利需要什麼? 磨刀石。人呢?什麼是人的磨刀石?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四為你說故事。
Thumbnail
然而除卻地理因素,在土耳其震後的斷垣殘壁間,側寫的並非僅是天災的不可預知,更有經濟高速發展的階級陰影:城市貧困人口叢生、低劣住房增加,致使地震來襲後,諸多建築不堪一擊,傷亡人數飆升。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刊登於風傳媒,連結:www.storm.mg/article/4796622) 所以,很有意思地,為什麼在當今眾多發展的AI當中,竟然是由自然語言的大型語言模型,來讓人們驚覺有那麼一點通用人工智慧AGI的感覺和發展之可能方向。正是因為概念就藏在語言裡。
Thumbnail
閱讀科幻小說的心情很複雜,簡言之就是喜歡看但又怕看不懂。喜歡科幻世界的設定,它提供了另一個觀看我所在的現實世界的視角,注入了新的思考可能;但科幻元素對我來說往往都過於專業艱深、難以想像,在沒有畫面、很難讀懂的情況下,最後也只好棄書。
Thumbnail
龍騰版第三冊中出現了一課新的科幻小說--艾西莫夫的真愛。這一篇,以現在學生閱讀科幻小說的習慣看來,故事的情節相對簡單許多,但是當中涉及的議題,卻是很值得跟學生細細討論的,以下分享一些我在設計課程時的教學活動。
你覺得問問題是一件會被重視、被鼓勵的事嗎?還是說會讓人退卻呢? 記得國中時被老師叫「妙麗」,只因為我時常在課堂中提出和回答各種問題。而愛問問題的行為,被老師視為難搞、打壞課堂秩序的學生。 漸漸的,求學階段的我,不再隨意提問,希望自己是個「正常人」。 那麼你呢?你也是個愛問問題的人嗎?
Thumbnail
故事描述一對夫妻決定離婚,原想好聚好散的他們卻為了爭取兒子的監護權陷入掙扎,原本都想理性的討論如何離開,不像一般離婚,我們所想像的兩人互相撕破臉的爭吵,至少在最一開始,兩人表面互動仍然保持互相尊重以及彼此已經保持一定的默契了。 這是其實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兩人仍舊喜歡這彼此,發生什麼事情了?
Thumbnail
〈真愛〉出自艾西莫夫《機器人短篇全集》,敘述電腦程式「喬」為程式設計師米爾頓尋找真愛的過程。在科幻題材中加入推理成分,製造懸疑效果,結局出人意表。 關於〈真愛〉,我打算從小說情節和人物塑造兩個部分,來談談艾西莫夫向讀者提出的兩個問題:「在真愛中,外表重要嗎?」以及「人工智慧是人類的毒藥還是解藥?」
Thumbnail
劍要鋒利需要什麼? 磨刀石。人呢?什麼是人的磨刀石?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四為你說故事。
Thumbnail
然而除卻地理因素,在土耳其震後的斷垣殘壁間,側寫的並非僅是天災的不可預知,更有經濟高速發展的階級陰影:城市貧困人口叢生、低劣住房增加,致使地震來襲後,諸多建築不堪一擊,傷亡人數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