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影評就是從1到2的過程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一個infp的自白:寫書評是件很自癒的事》一文中,將寫書評的心路歷程記錄下來,寫完便覺得該為「寫影評」的過程記錄一下,畢竟過往的文章都是偏向評論類型的,所以算是為了至今的寫作留下少許記錄。

***

已經忘了從哪裏聽到「評論就是創作」這句話,反正印象深刻就是了。談起創作,很直觀便會想起故事、詩歌等類型,評論類的文章卻因為是建立在別人的作品上,彷彿缺乏了0到1的「純度」。直至最近參加了有關評論的寫作坊,我才明白評論為何裡頭包含了某種創作成份。在寫作坊中聽到幾個關鍵字,迅即在腦海中植根起來:「從重復中找出差異」、「拉出線頭」,這進一步讓我浮起「評論作為一種構圖」的意念。


回顧自己寫影評的歷程,一篇文章的誕生是始於不得不寫的衝動,但只要在網絡上搜尋電影的名字,便會跳出海量的文章,然後萌生起「少我這篇也沒差」的想法。起初我以為下筆的衝動都是想為自己留下一個記錄,後來卻發覺以「記錄」來形容寫影評一事也過於簡化,因為差不多寫每篇影評都有種被挖得乾乾淨淨的感覺。它更像是保留一種我從電影中體驗到的意象,類似因當刻的美景而按下快門的攝影經驗。


最近讀到梅洛龐蒂的視覺側影論,他指出當我們對事物進行感知時,我們的知覺有一套運作的邏輯:當觀看一個物件時,很自然便將物件放置在一個背景下觀看。隨著聚焦的部分不同,前景後景之間也會有不同的襯托,產生不一樣的領會。我們的知覺意識總是在一個角度、一個側面出發,因此不會一下子對事物有完全掌握,而是在逐點掌握的過程中,需要經過不斷修正的階段。


當浸沉在一個作品裡頭,不知哪位角色的處境或會勾起你的回憶,也不知道哪句話會讓你點頭⋯⋯一個作品總能以各種不同形式觸發觀者的想像、回憶、喜好厭惡、聯想,那些觸動人的地方便是線頭的冒起,有時會清晰地呈現在心中,有時則是十分模糊,就如一個毛球觸碰到肌膚時發出癢癢的感覺,讓你不得不理出個所以來。寫影評其實就是將整體瓦解後,把線頭拉出來,然後按照個人喜好將碎片的關係重新排序,編織出一個新的脈絡,在過程中意義便如此誕生了。


若用梅洛龐蒂的語言來說,觸動你的地方便是你的聚焦所在,會衍生出不同的前後景襯托,這些襯托將會為你心目中的「構圖」下一個定調,經過重新排序後,相同的事物也能蘊藏著一種「差異」在裡頭。寫影評既是對如何感知一個整體作記錄,也是個從1到2的過程,創作便是發生在如何(從1.1、1.2、1.3)走到2之間的過程體現出來。


46會員
23Content cou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ohn Hu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絕命毒師》的故事的設定,蘊藏不少海德格的存有論的影子。作為海德格的對手的列維納斯,認為海德格的存有論雖然起初讓人體驗到自由,同時也能為傷害他人提供了正當性。若從列維納斯的角度解讀《絕命毒師》,這是一個存有先於倫理的故事,Walter 的墜落,有助我們認識列維納斯的哲學關懷。
導演魯本·奧斯倫在這部電影展示了他將人害怕掉臉的一面,化成笑料的能力。《The Square》描繪了文化精英的表內不一:一方面以平等包容的態度示人,私底下卻是滿心偏見。若具體說出這種虛偽的來源,與我們身處在一個包容平等只是流於象徵形式的政治氛圍有關,這不得不由片中極具象徵意義、名為The Squar
假如《寄生上流》談的是一個貧、富之間不可跨越的界線,《瘋狂富作用》則是個將貧富的位置對調的思想實驗。導演魯本·奧斯倫用最胡鬧的方式,道出社會上最多人不願承認的事實:潛規則是無處不在的。
裸露總是引人注目。我們都曉得說,裸露是不雅、是下流低俗的,畢竟嘴裡說不,身體卻很誠實,但你出生的時侯不就是一絲不掛來到這個世上的嗎?為何如此自然的身體卻要故作神秘,東遮西掩,更為此衍生出a片這類的色情商品?
享受食物的最高境界,不是運用語言來評價它,而是流露出好吃得難以形容的滋味。後者表達的,是完全被食物的整體元素包圍、徹底沉浸其中。前者與後者的反應比較起來,因為是以理性來把握感受性經驗的關係,用語言來評價食物總是帶點抽離、不夠全心全意及直觀。
貓能教會我們的事,那就是盡可能在當下不帶焦慮看待世界。若是焦慮沒被消解,那就是分散自己的心智,徹底沉浸在俗世的活動之中。
《絕命毒師》的故事的設定,蘊藏不少海德格的存有論的影子。作為海德格的對手的列維納斯,認為海德格的存有論雖然起初讓人體驗到自由,同時也能為傷害他人提供了正當性。若從列維納斯的角度解讀《絕命毒師》,這是一個存有先於倫理的故事,Walter 的墜落,有助我們認識列維納斯的哲學關懷。
導演魯本·奧斯倫在這部電影展示了他將人害怕掉臉的一面,化成笑料的能力。《The Square》描繪了文化精英的表內不一:一方面以平等包容的態度示人,私底下卻是滿心偏見。若具體說出這種虛偽的來源,與我們身處在一個包容平等只是流於象徵形式的政治氛圍有關,這不得不由片中極具象徵意義、名為The Squar
假如《寄生上流》談的是一個貧、富之間不可跨越的界線,《瘋狂富作用》則是個將貧富的位置對調的思想實驗。導演魯本·奧斯倫用最胡鬧的方式,道出社會上最多人不願承認的事實:潛規則是無處不在的。
裸露總是引人注目。我們都曉得說,裸露是不雅、是下流低俗的,畢竟嘴裡說不,身體卻很誠實,但你出生的時侯不就是一絲不掛來到這個世上的嗎?為何如此自然的身體卻要故作神秘,東遮西掩,更為此衍生出a片這類的色情商品?
享受食物的最高境界,不是運用語言來評價它,而是流露出好吃得難以形容的滋味。後者表達的,是完全被食物的整體元素包圍、徹底沉浸其中。前者與後者的反應比較起來,因為是以理性來把握感受性經驗的關係,用語言來評價食物總是帶點抽離、不夠全心全意及直觀。
貓能教會我們的事,那就是盡可能在當下不帶焦慮看待世界。若是焦慮沒被消解,那就是分散自己的心智,徹底沉浸在俗世的活動之中。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每個人都追求過著不平凡的人生,所以才有了漫威等系列的電影,但這部片卻顛覆了我們的想像,《命運寫手》(Special)是一部輕鬆幽默的美國影集,男主角既沒有特異功能,不帥不有錢,也不是天才,還是28歲的腦性麻痺患者。
Thumbnail
過去曾以藍色窗簾的角度切口影評這件事,並引出評論就是意識型態的表述、碰撞與交流。光譜上,這可能偏左,討論社會議題,也能偏右,討論商業手法。甚者,不只侷限於政治,擴張到方方面面,私密的生長經驗、藝術感動或專業視野的看見,至此,影評有較清晰的輪廓,意即你想透過「討論電影」這件事敘說什麼主題?
Thumbnail
嗨大家好,在經營IG的一年多以來,最多人會問的就是有關於影評寫作的問題。在這裡會給大家一些提升你寫作技巧的方法,讓你更精準的能夠表達你的論述。
Thumbnail
總覺得自己對於電影的熱愛,還是有一段距離。不過身為一個不太資深的影迷,好像可以隨口扯些影展的心得了。⋯⋯
Thumbnail
2020 年第一季的釀電影講座【上擂台寫影評|金馬徵文評審的點點滴滴X頒獎典禮】在上週六(1/18)順利舉行,在本次「釀電影 X 2019 金馬影展影評徵文比賽」擔任評審的楊元鈴、謝佳錦、張硯拓皆來到現場,除了和大家分享評審過程的心得,也談了從事影評多年的心路,從寫作初衷到社群時代的文章特質變遷⋯⋯
Thumbnail
「怎麼罵爛片,既要罵到七寸,也不能把自己罵得跟漢奸似的。怎麼讚美,既要奉獻專業的眼光,又不能無座標地拔高。」 寫專欄的能不能算作家?寫影評的文章能不能單獨有價值?看澎湃新聞訪問這位不按套路出牌的影評人,看她如何看待專欄影評的審美,以及對這類寫作的看法。
Thumbnail
<p>觀看這部劇時非常容易陷入沈重的情緒中:「如果那是我會怎麼辦?」、「我有勇氣站出來反抗嗎?」檢視自己的傷痕,是否有曾經努力忘記卻輕輕觸碰就會爆裂的痛楚?</p>
Thumbnail
<p>黃以曦和張硯拓都一致認為,寫出來的東西不會是客觀的。張硯拓說,如果真的有客觀存在,只專注在評論藝術的好壞標準,最後寫影評將淪為制式化的「重複性生產過程」。他再強調,影評真正要打動人,必須是主觀的;當導演用電影與觀眾對話,或當影評人用文字紀錄下生命經驗與電影的連結、而和讀者的感動相通時,是最迷人的時刻。</p>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每個人都追求過著不平凡的人生,所以才有了漫威等系列的電影,但這部片卻顛覆了我們的想像,《命運寫手》(Special)是一部輕鬆幽默的美國影集,男主角既沒有特異功能,不帥不有錢,也不是天才,還是28歲的腦性麻痺患者。
Thumbnail
過去曾以藍色窗簾的角度切口影評這件事,並引出評論就是意識型態的表述、碰撞與交流。光譜上,這可能偏左,討論社會議題,也能偏右,討論商業手法。甚者,不只侷限於政治,擴張到方方面面,私密的生長經驗、藝術感動或專業視野的看見,至此,影評有較清晰的輪廓,意即你想透過「討論電影」這件事敘說什麼主題?
Thumbnail
嗨大家好,在經營IG的一年多以來,最多人會問的就是有關於影評寫作的問題。在這裡會給大家一些提升你寫作技巧的方法,讓你更精準的能夠表達你的論述。
Thumbnail
總覺得自己對於電影的熱愛,還是有一段距離。不過身為一個不太資深的影迷,好像可以隨口扯些影展的心得了。⋯⋯
Thumbnail
2020 年第一季的釀電影講座【上擂台寫影評|金馬徵文評審的點點滴滴X頒獎典禮】在上週六(1/18)順利舉行,在本次「釀電影 X 2019 金馬影展影評徵文比賽」擔任評審的楊元鈴、謝佳錦、張硯拓皆來到現場,除了和大家分享評審過程的心得,也談了從事影評多年的心路,從寫作初衷到社群時代的文章特質變遷⋯⋯
Thumbnail
「怎麼罵爛片,既要罵到七寸,也不能把自己罵得跟漢奸似的。怎麼讚美,既要奉獻專業的眼光,又不能無座標地拔高。」 寫專欄的能不能算作家?寫影評的文章能不能單獨有價值?看澎湃新聞訪問這位不按套路出牌的影評人,看她如何看待專欄影評的審美,以及對這類寫作的看法。
Thumbnail
<p>觀看這部劇時非常容易陷入沈重的情緒中:「如果那是我會怎麼辦?」、「我有勇氣站出來反抗嗎?」檢視自己的傷痕,是否有曾經努力忘記卻輕輕觸碰就會爆裂的痛楚?</p>
Thumbnail
<p>黃以曦和張硯拓都一致認為,寫出來的東西不會是客觀的。張硯拓說,如果真的有客觀存在,只專注在評論藝術的好壞標準,最後寫影評將淪為制式化的「重複性生產過程」。他再強調,影評真正要打動人,必須是主觀的;當導演用電影與觀眾對話,或當影評人用文字紀錄下生命經驗與電影的連結、而和讀者的感動相通時,是最迷人的時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