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追求過著不平凡的人生,所以才有了漫威等系列的電影,但這部影集卻顛覆了我的想像,《命運寫手》(Special)是一部輕鬆幽默的美國影集,男主角既沒有特異功能,不帥也沒有錢,也不是天才,只是28歲的腦性麻痺患者。
主角萊恩歐康納(Ryan O'Connel),2015年出了自傳《我很特別:我們告訴自己的其他謊言》(I’m Special:And Other Lies We Tell Yourself),獲得吉姆帕森斯(Jim Parsons)關注,嘗試改編成戲劇,2019年得到Netflix的投資,用每集15分鐘的長度,表現關於Ryan人生各種的「小題大作」,企圖告訴所有人,對於常人只是普通的事,但對於主角卻能成為最大的挑戰!
而我想說,「他」真的很精彩,值得你們去看!
過去 : 媒體再現-身心障礙者的苦主形象
以前我們對身心障礙患者的印象從小說開始,例如西方經典《海倫凱勒》主角是一名失明與失聰的美國作家,社會運動家和講師,但我只記得都是一位「正常人」蘇利文老師既有耐心又有愛心,最終才使凱勒成為人類的模範。無獨有偶,打著感動人心的勵志故事,曾在台灣非常有名的《汪洋中的一條船》,不用說電影中鄭豐喜是多麼的奮發向上和不畏艱難,維基百科上評語為「觀眾皆無不動容落淚,創下極高的賣座紀錄,以尊嚴克服逆境創造自己的人生,更有位偉大的「正常人」妻子吳繼釗陪伴,最終成為一位生命的勇士,帶給世人艱辛燦爛的榜樣。」這些故事不論真假,都想表示「同情」和「感動」,好像障礙者絕不能幼稚或偷懶,這種苦情卻勇敢的單一形象,不僅是所有人的模範,還成為所有身心障礙者必須模仿的榜樣,直到今日還是如此。
在主流媒體中,障礙者經常是缺席的,不然就是受害者、依賴者或被照顧者,論者認為是強化了常人的自我認同和加深優越感。澳洲喜劇演員及人權利家史黛拉楊(Stella Jane Young)在演講時稱這類影像為勵志情色片(inspiration porn),也就是障礙者還須透過他人幫助,最終表現得比常人還優秀,進而用以鼓勵常人:「他都可以做到了,為什麼你不行 ?」僅是作為激勵常人的配角。
對於弱勢族群總是用「他者」(the Other)差異化方式呈現,從旁觀者的角度審視「霸凌」、「歧視」事件,一再複製相同的角色,究竟我們能否以「正常」的面目示人?
現在 : 自現媒體-我們很忙,除了障礙還有很多事要煩
就在我要放棄之時,《命運寫手》出現了,一部每集只有15分鐘的幽默輕鬆小品,第1季共8集(第2季即將要上映)。講述身為輕度腦性麻痺的男主角,在日常、工作、愛情及親情發生的各種情形,推薦一口氣看完。原本我想著,又來了,又是一部自傳,又是賺取他人眼淚的故事嗎?結果,第一幕就出乎意料,為了不爆雷,我僅講述預告片裡的劇情。一開始,有位小男孩問主角「甚麼是腦性麻痺? 」他認真回答後,小男孩聽完後根本不理解,立即大聲的尖叫和轉身逃跑!和我說過老師上課時問到:
「為什麼她的座號和你們不同?甚麼是癲癇?」有異曲同工之妙,對比下一幕他在公司時解釋「全是因為被車撞的關係!」(這恰好也是我在自我介紹或與不熟的人交談時,常用的「白色謊言」!)還有拆信、拆箱子、綁鞋帶等生活細節,的確都是我曾經碰到的麻煩,並且看完不會覺得「二次傷害」。
或許對其他影評家來說,首先會注意到本片播放的內容不長,是新穎的溫馨小品,這也是我特別喜歡的地方,再來會看到身障者及同志的多元議題。而我認為最重要的,卻是能以「自我」為主體,自演自編的故事真是振奮人心,不只是劇情安排及人物塑造,更接近了真實情形,同時也展示出主角也不盡然都是優點,每句所說出的對白,會下意識的攻擊或防衛自我,這是現實中障礙者很容易發生的情境。另外,主角與其他角色的關係,並沒有刻意安排過多的衝突或情感渲染。確實,真實職場上不常有人動手腳、暴力相向,而是你周遭的人不經意說出口的傷害,歧視和偏見通常就在日常生活裡。如果連Ryan都能夠站上主流的舞台,我想未來能夠看到越來越多身心障礙者本人,不論在書寫、網路平台或者大眾媒體,以自己的角度展現故事和魅力。
未來 : 公益性到商業性,從少數到多數
以往拍攝身心障礙議題、弱勢團體的影視多以公益或人權角度,個人傳記式或紀錄片方式上映,因為內容總是不切實際或沉重感,所以向來無法成為大多數觀眾長期買單的題材。當然,選角上也是如此,以往出現在西方電影、影集裡的有色演員少之又少,更不用說是身障演員。
近年來,西方電影納入越來越多的種族、弱勢議題,不僅演員樂於挑戰,也被影評家戲稱這類主題像是得獎的風向球,於是當我看到《命運寫手》時非常感動,終於擺脫大眾對於身障議題,只限於個人傳記色彩及公益形象的時候了,不僅是內容的幽默、和自己相似的日常讓我會心一笑,我明白這也使得觀眾能長久而輕鬆的觀看,忘記面對身障者應該要「感人」、「同情」的負擔,單純從劇情細節中理解這個主角所碰到的戀愛與工作困難,享受他如何在生活中解決或心境上的變化,就像其他族群一樣,像常人一樣,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身障議題的系列影視作品,甚至是身障演員,加入到主流媒體中。另外想起《金魚俱樂部》,該片不僅榮登德國電影3周冠軍,也是描述多位身障者的喜劇電影,其中每個人個性各異且生動,不賣弄勵志且笑料百出,翻轉了身障者的形象。
所以,書寫身障議題的文章也能如此,即使大眾對身心障礙者仍有過多的想像和偏見,也很少投資者和出版社願意買單,但事實上,身障者的人生經歷是豐富的,和旅行家、異國者的旅途也未必相異。如果有好的眼光,有好的文筆,能夠兼顧既嚴肅又輕鬆,既特別卻親切,誰能不喜歡?
如同吉姆受訪時所說的:
「It's got substance to it, it's got meat to it. ...Because it's really great.」
補充好片:
「身障心無礙」也有聲音了 ! 頻道可以直接點以下連結 :